霜天曉角 其一 三衢道中
雨馀風勁。霧重千山暝。茅舍寒林相映。分明是、畫圖景。
去程何日定。天遠長安近。喚起新愁無盡。全沒個、故園信。
雨馀風勁。霧重千山暝。茅舍寒林相映。分明是、畫圖景。
去程何日定。天遠長安近。喚起新愁無盡。全沒個、故園信。
雨后風勢強勁,濃霧籠罩,千山一片昏暗。茅屋與寒林相互映襯,分明是一幅天然的圖畫。歸程何日能確定?天高地遠,卻覺長安近在咫尺。這景象喚起無盡新愁,偏偏連家鄉的音信都沒有。
雨馀:雨后。馀,同“余”。
暝(míng):昏暗。
茅舍:茅草蓋的房屋。
去程:歸程、行程。
長安:此處或代指京城,亦可能借指故鄉。
故園信:家鄉的消息。
此詞或作于作者途經三衢(今浙江衢州)的旅途中。南宋時文人多有漂泊之嘆,詞中“去程何日定”“故園信”等句,反映了亂世中旅人對歸期的迷茫與對家鄉的牽掛。
全詞上片繪旅途清寒之景如畫卷,下片直訴歸期無定、故園無信之愁,情景相生,以小見大,展現了南宋文人漂泊生涯中的普遍心緒。
裊裊風蒲亂,猗猗水荇長。
小舟浮鴨綠,大杓瀉鵝黃。
得意詩酒社,終身魚稻鄉。
樂哉無一事,何處不清涼。
百川日夜逝,物我相隨去。惟有宿昔心,依然守故處。
憶在懷遠驛,閉門秋暑中。藜羹對書史,揮汗與子同。
西風忽凄厲,落葉穿戶牖。子起尋裌衣,感嘆執我手。
朱顏不可恃,此語君莫疑。別離恐不免,功名定難期。
當時已凄斷,況此兩衰老。失途既難追,學道恨不早。
買田秋已議,筑室春當成。雪堂風雨夜,已作對床聲。
淮上東來雙鯉魚,巧將詩信渡江湖。
細看落墨皆松瘦,想見掀髯正鶴孤。
烈士家風安用此,書生習氣未能無。
莫因老驥思千里,醉后哀歌缺唾壺。
君家玉臂貫銅青,下客何時見目成。
勤把鉛黃記宮樣,莫教弦管作蠻聲。
熏衣漸嘆衙香少,擁髻遙憐夜語清。
記取北歸攜過我,南江風浪雪山傾。
針頭如麥芒,氣出如車軸。間關脈絡中,性命寄毛粟。
而況清浄眼,內景含天燭。琉璃貯沆瀣,輕脆不任觸。
而子于其間,來往施鋒鏃。笑談紛自若,觀者頸為縮。
運針如運斤,去翳如拆屋。常疑子善幻,他技雜符祝。
子言吾有道,此理君未矚。形骸一塵垢,貴賤兩草木。
世人方重外,妄見瓦與玉。而我初不知,刺眼如刺肉。
君看目與翳,是翳要非目。目翳茍二物,易分如麥菽。
寧聞老農夫,去草更傷谷。鼻端有余地,肝膽分楚蜀。
吾于五輪間,蕩蕩見空曲。如行九軌道,并驅無擊轂。
空花誰開落,明月自胐朒。請問樂全堂,忘言老尊宿。
十里清淮上,長堤轉雪龍。
冰崖落屐齒,風葉亂裘茸。
萬頃穿銀海,千尋度玉峰。
從來修月手,合在廣寒宮。
書生苦信書,世事仍臆度。不量力所負,輕出千鈞諾。
當時一快意,事過有余怍。不知幾州鐵,鑄此一大錯。
我生涉憂患,常恐長罪惡。靜觀殊可喜,腳淺猶容卻。
而況錢夫子,萬事初不作。相逢更何言,無病亦無藥。
君知六鑿皆為贅,我有一言能決疣。
病客巧聞床下蟻,癡人強覷棘端猴。
聰明不在根塵里,藥餌空為婢仆憂。
但試周郎看聾否,曲音小誤已回頭。
荒田雖浪莽,高庳各有適。
下隰種秔稌,東原蒔棗栗。
江南有蜀士,桑果已許乞。
好竹不難栽,但恐鞭橫逸。
仍須卜佳處,規以安我室。
家僮燒枯草,走報暗井出。
一飽未敢期,瓢飲已可必。
君看三代士執雉,本以殺身為小補。
居官死職士死綏,夢尸得官真古語。
五行勝己斯為官,官如草木吾如土。
仕而未祿猶賓客,待以純臣蓋非古。
饋焉曰獻稱寡君,豈比公卿相爾汝。
世衰道微士失已,得喪悲歡反其故。
草袍蘆箠相嫵媚,飲食嬉游事群聚。
曲江船舫月燈毬,是謂舞殯而歌墓。
看花走馬到東野,余子紛紛何足數。
二生年少兩豪逸,詩酒不知軒冕苦。
故令將仕夢發棺,勸子勿為官所腐。
涂車芻靈皆假設,著眼細看君勿誤。
時來聊復一飛鳴,進隠不須煩伍舉。
忽驚春色二分空,且看樽前半丈紅。
苦戰知君便白羽,倦游憐我憶黃封。
年來齒發老未老,此去江淮東復東。
記取六人相會處,引杯看劍坐生風。
前年過南京,麥老櫻桃熟。
今來舊游處,櫻麥半黃綠。
歲月如宿昔,人事幾反復。
青衫老從事,坐穩生髀肉。
聯翩閱三守,迎送如轉轂。
歸耕何時決,田舍我已卜。
兩翁歸隠非難事,惟要傳家好兒子。
憶昔汝翁如汝長,筆頭一落三千字。
世人聞此皆大笑,慎勿生兒兩翁似。
不知樗櫟薦明堂,何似鹽車壓千里。
山川不改舊,歲月逝不留。
百年一俯仰,五勝更王囚。
同僚比岑范,德業前人羞。
坐令老鈍守,嘯諾獲少休。
卻思二十年,出處非人謀。
齒發付天公,缺壞不可修。
聞君開龜軒,東檻俯喬木。
人言君畏事,欲作龜頭縮。
我知君不然,朝飯仰旸谷。
余光幸分我,不死安可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