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夜二首 其一
月淡霜清夜漏遲,
疏鐘杳杳度南陂。
燈殘有恨欲誰語,
雞老無聲如我衰。
使入蜀川方在道,
書傳淮浦定何時。
若為可遣閑愁得,
獨擁寒爐爇豆萁。
月淡霜清夜漏遲,
疏鐘杳杳度南陂。
燈殘有恨欲誰語,
雞老無聲如我衰。
使入蜀川方在道,
書傳淮浦定何時。
若為可遣閑愁得,
獨擁寒爐爇豆萁。
月光暗淡,霜色清冷,夜晚的更漏走得遲緩;稀疏的鐘聲悠遠,飄過南邊的山坡。燈芯將殘,心中有恨卻不知向誰訴說;老雞無聲,就像我這般衰老。出使蜀川的使者正行在途中,淮水之濱的家書何時才能傳到?要怎樣才能排遣這無盡的閑愁?只能獨自擁著寒爐,燒起豆莖。
夜漏遲:古代用漏壺計時,夜漏遲指夜晚時間流逝緩慢。
杳杳(yǎo yǎo):形容聲音悠遠、模糊不清。
南陂(bēi):南邊的山坡或池塘邊。
燈殘:燈芯將盡,光線微弱。
雞老:年老的雞,因衰老而不再打鳴。
使入蜀川:出使蜀地(今四川一帶)的使者。
淮浦:淮水之濱,代指遠方親人所在之地。
爇(ruò):燃燒。
豆萁(dòu qí):豆類植物的莖稈。
此詩或作于詩人客居他鄉、孤寂難眠的秋夜。可能因戰亂或仕途奔波,詩人與親人分隔兩地,既感自身衰老之悲,又盼家書慰藉,故借霜夜之景抒懷。
全詩以霜夜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景物描寫與生活細節,層層遞進地展現詩人內心的孤寂與愁思。語言質樸而情感深沉,是一首典型的秋日懷人之作。
吳兒沿路唱歌行,十十五五和歌聲。唱得小娘相見曲,不解離鄉去國情。
北來游騎日紛紛,斷岸長堤是陣云。萬落千村藉不得,城池留著護官軍。
山無洞穴水無船,單騎驅人動數千。直使今年留得在,更教何處避明年。
青山高處望南州,漫漫江水繞城流。愿得一身隨水去,直到海底不回頭。
風沙昨日又今朝,踏碎鴉頭路更遙。不似南橋騎馬日,生紅七尺系郎腰。
雁雁相送過河來,人歌人哭雁聲哀。雁到秋來卻南去,南人北渡幾時回。
竹溪梅塢靜無塵,二月江南煙雨春。傷心此日河平路,千里荊榛不見人。
太平婚嫁不離鄉,楚楚兒郎小小娘。三百年來涵養出,卻將沙漠換牛羊。
饑烏坐守草間人,青布猶存舊領巾。六月南風一萬里,若為白骨便成塵。
黃河千里扼兵沖,虞虢分明在眼中。為向淮西諸將道,不須誇說蔡州功。
出群須是英靈漢,
敵勝還他師子兒。
選佛若無如是眼,
假饒千載亦奚為。
莫嘆潛鱗久在池,已喧才譽滿朝知。雄辭自可吞云夢,博識應能對仲師。榮辱早諳真采選,競謙不校古儒棋。使還即見金門召,況有中和樂職詩。
聞君八法擅臨池,擪押工夫世少知。學者伏膺虞秘監,時賢求范永禪師。流傳異日須懸帳,交質何人敢對棋。斂手姜芽柳家樣,解嘲幾困老劉詩。
兵廚釀酒宅連池,為郡優悠每自知。鈴下文移歸幕府,案前頤指走簽師。農桑課罷聊行樂,朱墨閒來好序棋。飽食將何報豐祿,歌時惟詠阜財詩。
蕭條冬事堂堂去,
拍塞韶光點點開。
明月清風遮不斷,
暗香時入夢中來。
山路崎嶇險且危
此行才得化為夷
誰知海水波瀾闊
比較山巖險更奇
壇上竹珊珊,
秋風六七竿。
至今含雨色,
長夏拂云寒。
神女金絲佩,
仙翁錦籜冠。
建標應有待,
曾此下青鸞。
千枝萬朵怨春紅,
白纈黃樓髻子中。
折向尊前君不飲,
參差笑殺浣花翁。
名山堪避俗,
好雨更宜人。
塵凈竹林翠,
堂虛金氣新。
焚香殘夜火,
薦粥煮秋莼。
轉覺空門趨,
能令客意親。
傲睨須知古有秦,
卻將黔首等微塵。
當時虛上峰頭望,
不見桃源避世人。
丘郎一官一再左,手版三投三不可。
進退艱如躑躅羊,功名澀似威蕤瑣。
憶昔與子初結歡,觴詠浣韨章江干。
別來忽下閬中命,五馬重歌蜀道難。
閬中君家舊治域,父子分符如畫一。
耆舊摩挲去后碑,少年捃拾毛中跡。
縱有詩名天地間,那能相見一開顏。
我擅秦聲君楚舞,醉望城頭千仞山。
君當強仕不得意,我尚沉冥未知止。
與君各自斗身強,四十頭顱已如此。
詩翁磊塊胸,大邑佳麗地。
瓊也領蝤蠐,懿也目秋水。
清歌釂碧筒,粗足令公喜。
醉呼翩欲仙,誰要卿料理。
側身無定所,鷗鷺托圓沙。
今古幾天地,升沉各一家。
微吟還積草,枯管漫生花。
惆悵江南別,春來感蔓華。
草亭斜倚白云邊,
石上清風一醉眠。
兩耳怒濤驚夢破,
松花吹滿碧欄前。
系纜昏黃傍驛橋。柁樓吹笛雨瀟瀟。一鐙紅得太無聊。
尋夢尋煙秋冷淡,聽風聽水夜迢遙。累儂到此又魂銷。
孤竹君原稱苦節,晚遺弱息江村。夜涼薦寢暫承恩。斑留江上點,冷浸月中魂。青女秋來休見妒,此身自有根源。化為橫笛響夔門。但憑關塞曲,吹裂小龍孫。
十載蕭蕭湘岸住,捎煙惹雨參差。如今枕畔露華滋。身居清暑殿,夢到竹郎祠。琢就細腰冰幾尺,宵來御輦頻辭。一生疏直許誰知。霜砧來別院,紈扇憶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