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樂府十首 其七 田西邊
刀劍作鋤犁,耕田古城下。
高秋禾黍多,無地放羊馬。
刀劍作鋤犁,耕田古城下。
高秋禾黍多,無地放羊馬。
把刀劍改制成鋤犁,在古城墻下開墾田地。深秋時節,莊稼豐碩,連放牧牛馬的地方都沒有了。
高秋:深秋。
禾黍:泛指莊稼。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處于戰亂后社會趨向和平時期。當時社會經歷戰爭創傷,人們渴望和平,開始將戰爭工具轉變為生產工具,投入農業生產,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和平帶來的轉變和繁榮。其突出特點是對比鮮明、意境生動。在文學史上反映當時社會心態和人們對和平的期盼,有一定歷史和文學價值。
咄咄青天怪。怪天公,聰明懵懂,一般看待。處仲唾壺成底事,如意鐵都敲壞。此公死,諸君大快。
落拓江湖年少侶,只君先、了結文魔債。作仙佛,永無礙。
雨聲燈影魂何在。還記他、偏衫醉帽,狂奴故態。滿紙白描秋水影,落筆山林氣慨。在秦柳、蘇辛之外。
不少旗亭同賭酒,奈詞壇、從此無君派。眼中淚,為誰灑。
舊國啼霜淺渚邊,入秋詩思冷于煙。
江南客夢三千里,塞北音書十九年。
露白不堪如此夜,月明無可奈何天。
傷心寒到蘆花水,莫叩瀟湘漁父舷!
朝發南康道,沙洲駟馬班。
寒云連北浦,凍雨合西山。
物候風霜外,人家水石間。
征夫驚歲晚,愁思上容顏。
客思蕩如何,心知令序過。
韶吹先閏□,花信緒風和。
瑤草從誰拾,落英念已多。
盈盈雙白鳥,著意浴清波。
出邑瘠而僻,古不通舟車。我來當四月,斗米三百余。
中家力已殫,貧者將何如。有司急民隱,力請開倉儲。
惻然語眾民,為我待須臾。茲邑距大府,迢迢千里途。
大吏坐堂皇,幕客省文書。市區例供應,朝夕進所需。
價廉米又鑿,反斥斯言誣。有司默無策,束手徒嗟吁。
貧民不敢怨,忍饑對妻孥。新禾登尚早,粒米真如珠。
矯詔賑河內,吾思汲長孺。
兩朝執法太微臣,繡斧云霄早致身。
嶺險昔年殲虎豹,閣開他日畫麒麟。
驅車曉帶金陵月,到闕長依玉座春。
調鼎宅揆真有待,須知崧岳為生申。
周王此日思周道,伯囧還應作仆臣。
豈為渥洼龍驥好,欲令云錦渭河新。
長城鐵騎時尋窟,西域金牌舊入秦。
八駿久閒天廄滿,燕臺馬骨更何人。
星軺北上天顏近,卻憶披裘伏闕時。
萬里獨憐明主惠,三湘誰為賈生悲。
灌園講罷還溪澗,鳴玉朝回祇夢思。
幽側儻承閒燕問,迂疏早已鹿門期。
王路風流縞帶長,霸圖聊托晉初鄉。
遺音西國思千里,老眼中原淚數行。
春逼夢隨池草綠,臘殘清引閣梅芳。
曾論徽祀虛籩豆,許傍新宮自筑堂。
是翁明徹一塵無,
養就江心秋月孤。
自舊相從杯酒里,
豈惟今日見冰壺。
有興萍蹤集,無端雁影單。
關山愁日暮,風雨感宵闌。
歷歷京華夢,行行蜀道難。
汪倫倘相問,寄語勸加餐。
二紀金華侍從臣,升平看足作閒人。
身躋顯仕由稽古,世有陰功為庇民。
但見朝廷方貴老,那知河岳遽收神。
哀榮終始公無憾,況有清名服搢紳。
欲制寒衣下剪難,
幾回冰淚灑霜紈。
去時寬窄難憑準,
夢里尋君作樣看。
黃葉村莊路莫知,當時壞壁剩題詩。
階前片石曾無主,偏有人爭吳六奇。
盦無風木墓空存,百軸觀音一夕燔。
辨利藏真聞尚在,歸舟恰入艮山門。
洛閩正學偽殷頑,講習堂余水一灣。
空腹高談焉取信,敬觀禹鼎識神奸。
一拳紫石力能扛,異事何來瓦塔雙。
此日可能驚伯有,我曾深夜辨經幢。
白發悲何限,青氈計尚疏。
安心原是藥,引睡可無書。
園吏今為蝶,溪翁昨獻魚。
加餐須努力,贏得腹如壺。
天地為一家,萬人生其中。父母甚愛之,產智牧其蒙。
雖蒙亦吾子,一一關天胸。所以圣賢心,相傳極哀恫。
晝夜當競競,明命敢不龔。此意一以忘,萬命為牢饔。
誰能指斯路,鄒魯兩衰公。侃侃太史孫,風誼美于玉。
生才天豈虛,此士世所屬。秦槌不敢贈,孔道以相告。
一世須大輿,長途要堅轂。神天極虔恭,萬姓吾骨肉。
念此心跡融,永以天下福。
遺響簫韶猺尚奏,啼痕湘竹淚新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