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即事四首
放燈時節快晴天,紅杏梢頭璧月圓。物色似嫌人意懶,故撩吟思著風煙。
昭覺芙蕖萬炬紅,馬蹄無處避香風。勝游似夢難重省,最憶瓊酥點綴工。
懶慢無才可熱官,良辰何以博親歡。翻思田舍朋簪盍,濁酒青燈語夜闌。
不用長檠換短檠,一窗圖史任縱橫。定知太乙青藜杖,合向書邊分外明。
放燈時節快晴天,紅杏梢頭璧月圓。物色似嫌人意懶,故撩吟思著風煙。
昭覺芙蕖萬炬紅,馬蹄無處避香風。勝游似夢難重省,最憶瓊酥點綴工。
懶慢無才可熱官,良辰何以博親歡。翻思田舍朋簪盍,濁酒青燈語夜闌。
不用長檠換短檠,一窗圖史任縱橫。定知太乙青藜杖,合向書邊分外明。
放燈的時候正趕上晴朗的天氣,紅杏枝頭掛著如璧般的圓月。景色似乎嫌人們意態慵懶,所以用風煙撩撥人的吟詩思緒。昭覺寺的荷花燈像千萬火把般紅亮,馬蹄所到之處都彌漫著香風。這美妙的游覽如夢境般難以重溫,最讓人懷念的是那精美點綴的瓊酥。我慵懶又無才,難以做高官,這樣的良辰美景該如何博得親人的歡心。反而思念起在田舍與朋友相聚,在青燈下喝著濁酒徹夜長談。不用把長燈換作短燈,一窗的圖書任其縱橫擺放。我知道太乙的青藜杖,定會在書邊格外明亮。
放燈時節:指上元節放燈的日子。
璧月圓:形容月亮像璧玉一樣圓。
物色:景色。
昭覺:可能指昭覺寺。芙蕖:這里指荷花形狀的燈。
瓊酥:一種精美點心。
熱官:權勢顯赫的官員。
朋簪盍:朋友相聚。簪,古人用來固定發髻或冠的長針;盍,合。
長檠、短檠:長燈、短燈。
太乙青藜杖:傳說太乙星的使者曾持青藜杖為劉向照明讀書。
上元節即正月十五元宵節,有放燈習俗。詩人在節日期間,可能仕途不順,看到節日熱鬧景象,觸景生情,回憶起往日生活,從而創作此詩,表達自己復雜的心境。
這首詩圍繞上元節展開,主旨是詩人借節日之景抒發內心復雜情感。其特點是將節日熱鬧與個人情感巧妙融合,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上元節的習俗和文人的生活情趣。
奉寢傳遺教,留歡覓故心。
夢為云雨薄,恩向死生深。
解猶纖玉,香分剩郁金。
可堪漳水月,夜夜照孤衾。
白草帶坰墟,閒堂是隱居。
飲醇無所事,讀易到斑如。
山色高秋后,鴉聲落照馀。
南中開石室,他日有藏書。
為耽林圃僻,砌筑傍方池。
徑曲延云入,亭虛任月移。
位置只如此,心情自可知。
風花誰管領,閑者是相宜。
一帕覆長眉,深衣大帶垂。
無通名姓地,有駕鵠鸞時。
為客烹烏藥,教人悟白髭。
聲名與榮利,膏火露花兒。
法華轉罷讀皇經,
仙闕依然傍佛扃。
煉就丹砂堪作供,
鶴衣長舞法王庭。
迢遞鄉關隔益州,歸途雨沛更云油。
重看周雅歌祁父,又聽陽關唱杜秋。
明月迥臨天左界,寒霄回夢浪西樓。
五紋絲履休勞寄,好看生兒似阿侯。
夜永虛堂燭影寒。斗轉春來,又是明年。異鄉懷抱只凄然。尊酒相逢且自寬。
天際孤云云外山。夢繞觚棱,日下長安。功名已覺負初心,羞對菱花,綠鬢成斑。
黃鶯啼破紗窗曉。蘭缸一點窺人小。
春淺錦屏寒。麝煤金博山。
夢回無處覓。細雨梨花濕。
正是踏青時。眼前偏少伊。
繾綣余春。簪花掠鬢,坐遣晨昏。
臂上沙紅,眉間黛綠,都鎖長門。
垂簾對鏡誰親。算鏡影相憐最真。
人散樓空,花蔫鏡黯,尚有溫存。
素瓊紅玉暈輕盈,
落落層層傍砌明。
大雅不收成謾與,
定隨姿態昧脩名。
千里桑麻壓畝低,
恩風德雨逐輪蹄。
富民侯印如天上,
云是樓臺風是梯。
綰煙含霧一絲絲,
寫出東風贈別離。
莫向尊前吹玉笛,
此聲曾入采薇詩。
謝庭疏影已橫斜,
玉樹先開綠萼花。
愿乞一枝清供養,
春光分插到寒家。
霧暗周遭,云遮屋宇,冷雨連天萬千縷。
馀寒逼人尚袖手,泥涂四顧無從去。
更何堪,濺污垢,竟如許!
猶記艷桃嬌蕊吐,猶記燕回鶯喚侶,陌上東風柳絲舞。
三春景鮮歲歲是,終須一度春寒苦。
慰孤懷,愿明日,風和煦。
三巖日暖經行地,
雙徑風清宴坐時。
昔不少年今不老,
如何描邈使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