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其二
前年記得頻相見。豆蔻春猶顫。
今年重過寶釵樓。為問鸚哥猶認個儂不。
湘天第一花枝好。十五芳名早。
茜紅衫子不禁寒。生怕月兒移過小闌干。
前年記得頻相見。豆蔻春猶顫。
今年重過寶釵樓。為問鸚哥猶認個儂不。
湘天第一花枝好。十五芳名早。
茜紅衫子不禁寒。生怕月兒移過小闌干。
還記得前年我們頻繁相見,那時你如豆蔻般嬌美,青春靈動。今年我再次來到寶釵樓,想問那鸚哥是否還認得我。湘地你是最美的花枝,十五歲就已聲名遠揚。你穿著茜紅色的衣衫,禁不住春寒,只怕月兒移過了小欄桿。
豆蔻:比喻少女,杜牧《贈別》有“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寶釵樓:泛指華麗的樓閣。
個儂:吳方言,意即“這人”,此處是詞人自稱。
湘天:泛指湘地。
茜紅:絳紅色。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詞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詞人在重游舊地時,回憶起與一位湘地女子的過往經(jīng)歷而創(chuàng)作。當時或許社會相對穩(wěn)定,詞人有閑情回憶往昔情感。
這首詞主旨是懷念舊情,突出特點是情感細膩,通過今昔對比和生動的描寫塑造女子形象。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體現(xiàn)了婉約詞的風格特色,以情動人。
昨夜從香社,辭君出薜蘿。
晚來巾舄上,已覺俗塵多。
遠路縈芳草,遙空共白波。
南朝在天末,此去重經(jīng)過。
鹿門埋孟子,峴首載羊公。
萬古千秋里,青山明月中。
政從襄沔絕,詩過洞庭空。
塵路誰回眼,松聲兩處風。
千萬僧中寶,三朝帝寵身。
還源未化火,舉國葬全真。
文集編金在,碑銘刻玉新。
有誰于異代,彈指禮遺塵。
四面白波聲,中流翠嶠橫。
望來堪目斷,上徹始心平。
鳥向天涯去,云連水國生。
重來與誰約,題罷自吟行。
豈敢言招隱,歸休喜自安。一溪云臥穩(wěn),四海路行難。瑞獸藏頭角,幽禽惜羽翰。子猷何處在,老盡碧瑯玕。
杉竹映溪關,修修共歲寒。幽人眠日晏,花雨落春殘。道妙言何強,詩玄論甚難。閑居有親賦,搔首憶潘安。
山帶金名遠,樓臺壓翠層。
魚龍光照像,風浪影搖燈。
檻外揚州樹,船通建業(yè)僧。
塵埃何所到,青石坐如冰。
山稱明月好,月出遍山明。
要上諸峰去,無妨半夜行。
白猿真雪色,幽鳥古琴聲。
吾子居來久,應忘我在城。
今體雕鏤妙,古風研考精。
何人忘律韻,為子辨詩聲。
賈島苦兼此,孟郊清獨行。
荊門見編集,愧我老無成。
嘹唳遺蹤去,澄明物掩難。
噴開山面碧,飛落寺門寒。
汲引隨瓶滿,分流逐處安。
幽蟲乘葉過,渴狖擁條看。
上有危峰疊,旁宜怪石盤。
冷吞雙樹影,甘潤百毛端。
異早聞鐫玉,靈終別建壇。
瀟湘在何處,終日自波瀾。
大化終華頂,靈蹤示玉泉。
由來負高尚,合向好山川。
洞壑藏諸怪,杉松列瘦煙。
千秋空樹影,猶似覆長禪。
玉壘峨嵋秀,岷江錦水清。
古人搜不盡,吾子得何精。
可信由前習,堪聞正后生。
東西五千里,多謝寄無成。
高名喧省闥,雅頌出吾唐。
疊??供秋望,無云到夕陽。
自封修藥院,別掃著僧床。
幾夢中朝事,依依鹓鷺行。
鐘陵千首作,筆絕亦身終。
知落干戈里,誰家煨燼中。
吟齋春長蕨,釣渚夜鳴鴻。
惆悵秋江月,曾招我看同。
九疊蒼崖里,禪家鑿翠開。
清時誰夢到,白傅獨尋來。
怪石和僧定,閑云共鶴回。
任茲休去者,心是不然灰。
塞門春已暖,連影起蘋風。
云夢千行去,瀟湘一夜空。
江人休舉網(wǎng),虜將又虛弓。
莫失南來伴,衡陽樹即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