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寧克復,曾滌生先生功績偉甚。敬賦二律,以志欣仰 其一
石頭城闕下,又見出降旗。
巢破林鸮殞,壇焚社鼠悲。
跳梁終膽折,讀檄足心夷。
會待昌黎筆,重吟警惕詩。
石頭城闕下,又見出降旗。
巢破林鸮殞,壇焚社鼠悲。
跳梁終膽折,讀檄足心夷。
會待昌黎筆,重吟警惕詩。
在石頭城的城樓之下,又見到了敵軍的投降旗幟。賊巢被破,為首的元兇如林中惡鸮般殞命;神壇焚毀,依附的小賊似社廟老鼠般悲泣。那些跳梁小丑最終膽戰心驚,讀了討伐檄文足以讓人心緒平定。待得有韓愈那樣的如椽巨筆,定要重新吟寫警示后人的詩篇。
石頭城:指南京,六朝以來的軍事要地,此處代指江寧(今南京)。
林鸮(xiāo):林中的貓頭鷹,古代視為不祥之鳥,此處比喻太平天國首領。
社鼠:社廟中的老鼠,比喻依附權勢的小人,語出《晏子春秋》。
跳梁:同“跳踉”,指猖獗作亂的小丑。
檄(xí):聲討敵方的文書。
昌黎:唐代文學家韓愈的郡望,此處借指文筆卓越之人。
警惕詩:警示后人、總結歷史教訓的詩作。
此詩作于1864年湘軍攻克江寧(太平天國都城天京)后。曾國藩(字滌生)作為湘軍統帥,主導了此次戰役,標志著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作者通過此詩贊頌曾國藩的功績,表達對其推崇與勝利的欣喜,并隱含對歷史教訓的總結之意。
全詩緊扣“江寧克復”事件,以戰爭場景描寫為核心,通過比喻、用典等手法,既生動展現敵軍潰敗之狀,又突出曾國藩的歷史功績。語言簡潔有力,情感真摯,兼具紀實性與文學性,是晚清時期贊頌湘軍勝利的代表性詩作。
祝融下省方,掉鞭鞭火龍。
夜行失故路,誤入書窗中。
紅光拂斗極,幻出琉璃宮。
魚龍沸幽壑,臺觀游太空。
六丁攝圖史,羽化茫無蹤。
成毀有定理,那足介我胸。
造物解相補,放入山數重。
此境如此心,空洞無垣墉。
冬冬五鼓動,客子推枕起。
余燈明壁間,照我髪垂耳。
呻吟與鼻息,徹曉聲未已。
誰言吳越異,疾痛切吾體。
向來參內篇,久已一生死。
區區窮通者,未足置慍喜。
渠方怒張髯,我亦笑彈指。
珍重青原山,歲晚吾與爾。
英英太極翁,器明吳楚甲。馳輅使沙漠,杖鉞帥巴峽。南瞻嶺表縮,東睨溟漲狹。林居念環轍,簡脫卑藏?。
夫君玉樹彥,同祖寶劍匣。六籍既淹通,異聞更博洽。姬公卜宅洛,成后鼎定郟。理也匪荒唐,古甿遺檢柙。
支分景純書,嫡出楊氏法。蒼蒼鬰孤臺,仙枝竹林插。芳春適游衍,千金日娛狎。厚坤行萬龍,立特飛次夾。
幽幽何綿綿,意脈能擢掐。神文遂爾授,玄鎬了然胠。俗師守橐囊,群喙閙鳧鴨。青霄孤鶴唳,未吐氣先壓。
蹇予少狂走,黃塵滿烏帢。山川子長筆,天地伯倫鍤。某丘可以老,白石盟愿歃。祝君昌茲術,四海救貧乏。
夜半遼東白鶴歸,舊來巢處立多時。
門關落日千家靜,旗飐秋風萬馬嘶。
文堰石臺空有讖,畫堂翠幕更無詩。
悠悠往事俱塵土,只有寒流是古溪。
理侯人之父,亦復兼母慈。束吏如頑奴,煦民猶嬰兒。
闖門無雜賓,鈴下生蛛絲。內聞讀書聲,日晏忘晨炊。
上馬出署事,坐看棠陰移。人靜報休衙,閉閣方退思。
廷中相戒言,慎勿干以私。但祝公百歲,長為良吏師。
公言撫字勞,良吏安可為。方當上印綬,自與赤松期。
為僧不游醯甕雞,游不名山沮澤龜。
見山無詩僧亦俗,詩不高古猶無詩。
吾謙年少鐘老氣,髪根甫斷撥云去。
歸來笠雪兩肩寒,已覺囊中有佳句。
一枝瘦杖萬里心,策策尚欲窮幽尋。
湖光山綠上下竺,谷花溪月東西林。
我亦愛山行不得,把酒高歌壯行色。
為語春風九里松,題詩野客今頭白。
兀兀乘肩輿,西風掠老鬢。
云凍山色暝,水寒江聲近。
籬根盈尺雪,晴釋才及寸。
人事日相酬,客路歲將盡。
急歸掩柴門,地爐撥余燼。
德星光照斗牛野,我亦沙鷗尾鳳鸞。
聚首自憐我輩在,畫眉莫與世人看。
正平幸作忘年好,靈運那知入社難。
明日回頭別群玉,亂山何處兀孤鞍。
五星配五行,占法具春秋。參以四暗耀,不知始所由。
經緯十二辰,一國系一州。三河即豫地,系宋復系周。
晉自居太原,衛本都帝丘。借問益與并,古有二國不。
三晉俱屬冀,韓衛不見收。嘗以扣日者,不語輒掉頭。
渠未通古今,敢問儒者流。氣化互生尅,躔度有遲留。
因之別貴賤,庶人與王侯。既云命在天,何以身不修。
經籍古格言,較此殊不侔。殃慶有所積,禍福皆自求。
理數各一家,二家果孰優。論數每多驗,言理或不售。
忠信人爵從,孟軻老于鄒。仁者必有壽,牖下死伯牛。
殺人取印綬,嬖主乘軒輶。將貂續狗尾,以冠加沐猴。
市朝日洶洶,乾坤意悠悠。璇穹列高真,星月侍宸游。
朝裾曳明霞,從珮鳴蒼璆。居然視世濁,不肯分天憂。
以此司罪福,反自招愆尤。我愿叫閶闔,再拜面凝旒。
貪淫屏月孛,兇惡驅羅?。仁賢迭生旺,??邪永休囚。
帝閽不可扣,金鎖閉玉樓。龍眠正齁睡,鳥語徒喧啾。
路逢柯山翁,深碧明雙眸。笑我地下臣,何豫天上謀。
今夕有佳月,且共登羅浮。
松陰庭戶枕清波,小立碑亭校舊訛。
一念綱常行宇宙,幾番風雨起山河。
世間如此丈夫少,天下從渠女婦多。
倚遍欄干千古意,登臨不敢更高歌。
山中夜半風雨來,板扉竹戶如人開。
孤燈淡淡吹欲死,饑烏啞啞啼更哀。
青陽甫達諸火滿,素志無伸華髪催。
于呼聞道亦未晚,策驥千里毋徘徊。
冬青有何好,婆娑歲寒姿。
每愛淵明句,獨樹乃為奇。
朝陽紫翠交,夕月光陸離。
幽懷聊所寄,宴生輒移時。
陶寫得真性,絲竹亦何為。
歡趣不自覺,況令兒輩知。
淙淙瀑布泉,濯濯刷絲石。
坐令黟川漆,漲作梁州黑。
以涅定不緇,欲玄終尚白。
適與吾道同,持歸試新墨。
東坡譏舉子,有類候蟲鳴。
退之譏詩人,謂作蒼蠅聲。
制策直而核,聯句新且清。
自作復自譏,持論終未平。
無人解此意,起我懷古情。
支身惟首健,隨事與心違。
病久藥為飯,寒深火是衣。
矮窗看日度,遠夢傍云飛。
可比梅花瘦,呼童試折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