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顏亭曹若晦子無易為奉親作
冬青有何好,婆娑歲寒姿。
每愛淵明句,獨樹乃為奇。
朝陽紫翠交,夕月光陸離。
幽懷聊所寄,宴生輒移時。
陶寫得真性,絲竹亦何為。
歡趣不自覺,況令兒輩知。
冬青有何好,婆娑歲寒姿。
每愛淵明句,獨樹乃為奇。
朝陽紫翠交,夕月光陸離。
幽懷聊所寄,宴生輒移時。
陶寫得真性,絲竹亦何為。
歡趣不自覺,況令兒輩知。
冬青有什么特別的呢?它在寒冬中枝葉舒展,姿態優美。我常常喜愛陶淵明描寫樹的詩句,認為獨樹才是奇特的景致。早晨,朝陽與紫翠的枝葉相互交織;傍晚,月光灑下,光影斑駁。我把內心的幽情寄托于此,宴飲之時不知不覺就過去了很長時間。在這里能抒發出真實的性情,又哪里還需要絲竹音樂呢。這種歡樂的情趣自己都難以察覺,更何況讓晚輩們知曉呢。
婆娑:形容枝葉紛披的樣子。
歲寒姿:指在寒冷的季節依然保持的姿態,體現冬青耐寒的特性。
淵明句:陶淵明有關于樹的詩句,這里可能泛指其對樹的獨特見解。
陸離:形容色彩繁雜。
幽懷:隱藏在內心的情感。
宴生:宴飲之時。
輒:就。
陶寫:抒發,宣泄。
絲竹:指音樂。
此詩為曹若晦子無易為奉親所建怡顏亭而作。在當時可能是一種閑適的生活環境,詩人在亭中欣賞冬青樹等自然景色,有感而發寫下此詩,表達自己在這種環境中獲得的寧靜與愉悅,反映出當時文人雅士寄情山水、追求自然真趣的生活風尚。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對自然的喜愛和對閑適生活的追求。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冬青樹為載體抒發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但展現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創作風格。
詞客家何處,西南是岳州。地連湘樹闊,湖共楚天浮。極目風煙夕,驚心鴻雁秋。君山更奇絕,應待子長游。
此日復何日,眷言會君子。方擬躍馬尋,忽焉具來止。來止將何為,握手論文史。春城沽酒佳,斟酌一何喜。普緣古仙游,山水嘉無比。若賦南山篇,請君自茲始。
母死兒亦死,母生兒亦生。兵刀是何物,門外自縱橫。
散策橋南路,春容最好時。夢回花滿眼,猶恐是辛夷。
滿頭霜雪背青山,百歲身心幾日閑。異果奇花香撲面,往來惟在酒徒間。
龍舸中流四望舒,水容波色凈仙蕖。紅搖錦繡千重里,碧浸玻瓈萬頃馀。巖畔青松停瑞鶴,洲前翠荇觸游魚。蓬丘閬苑非人境,萬歲千秋奉圣娛。
涼露下蓮池,云廊夜步時。小鬟癡欲睡,頻說斗杓移。
浪說蘭亭褉事修,年年春好錦堤游。花翻舞袖驚歌板,柳隔高城暗酒樓。綠樹恐應春事老,金鞭重為使君留。竹西路晚歸時醉,何處珠簾半上鉤。
襤縷關前業,莫訶今日身。若言由冢墓,個是極癡人。到頭君作鬼,豈令男女貧。皎然易解事,作么無精神。
曉廚烹淡菜,春杼種橦花。
慘澹微茫斷客魂,最難忘處最難言。南陵不可避風雨,麥飯何如托子孫。往事滄江推白鳥,誰家鐵撥送清尊。欲尋隱者相傾倒,煙柳深深不見門。
日光明駘蕩,天氣暖氤氳。草木遍庭檻,清香朝暮聞。
一笑秦庭事已空,蕭蕭寒氣動悲風。飛霜枉購千金匕,貫日猶懸百丈虹。公子歌殘衣變白,田光死去血流紅。薊門零落咸陽火,易水年年只向東。
南望岳陽郡,蒼茫吳楚分。帆回孤島樹,樓出九江云。落日浪中沒,秋風天外聞。何時采蘋藻,湖上吊湘君。
春盎紅瓷,香霏烏幾,瓊霜一丸寒媚。玉容誰與并,祇天上素娥能替。人間游戲。料著粉嫌污,彈脂怕膩。綠云髲。臉波斜注,背燈深避。記得嬌倚東風,恰年時三五,夢痕難憶。暮天修竹外,肯腰下明珰長系。沈吟何事。空一度月圓,一番愁碎。拚憔悴。者回珍重,早開瑤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