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約齋三絕 其二
云鏡亭前水滿陂,
渚漚堤上翠成帷。
煩君為我買笭箵,
去作南湖踏浪兒。
云鏡亭前水滿陂,
渚漚堤上翠成帷。
煩君為我買笭箵,
去作南湖踏浪兒。
云鏡亭前的池塘里水已漲滿堤岸,渚漚堤上翠綠的草木如同帷幕。麻煩你為我買一個笭箵,我要去南湖做個踏浪游玩的人。
陂(bēi):池塘。
渚漚(zhǔ ōu):水中的小洲。
笭箵(líng xīng):一種漁具,這里可理解為小船。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在游覽過程中,被南湖周邊的景色所吸引,從而產生了想要在南湖游玩的想法,于是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自然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景色描寫生動,情感表達直接。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閑適生活的追求。
風起青蘋去鹢催,江山無路笑言陪。
淚生病眼朝千里,愁入枯腸夜九回。
秋水忍看鴻獨宿,春風好與燕俱來。
別期重有文章約,老稚應須眼為開。
少時惜別惟男女,老大相思味尤苦。
時節愁深聚作云,道途淚落紛如雨。
夢魂章水去無時,書信蒲山來有數。
幾時與汝歸去來,彩服相看老農圃。
浪計尋思直逕歸,大疏不與世情宜。
吟成白雪無人問,歌盡清風祇自知。
是否不能尋物議,窮通渾欲付天時。
軻雄已矣吾誰適,猶有塵編舊訓辭。
碧玉多朝風,蕭灑不及夜。
滄溟月飛出,碎影如刻畫。
愛君有素節,霜雪不凋謝。
無言靜相對,似欲聞情話。
城上已三更,欲歸猶未罷。
窮冬尚羈旅,行色太凄涼。
白雪園林好,紅塵道路長。
暮云寒不散,斜日淡無光。
夜宿溪山靜,清風滿肺腸。
皇天典下民,實亦付自然。
禍福與是非,日夜相推遷。
譬猶泥在鈞,隨分有丑妍。
丑非其所惡,妍非其所憐。
彼憐吾不知,方知樂其天。
我行日不休,行亦讀吾書。
朝為忘機鷗,夜作不瞑魚。
日月雙跳丸,乾坤一蘧廬。
而吾于其間,擾擾亦自如。
黯淡襟橫野,迢遙面古城。
丹青難盡意,紫翠漫為名。
山石開新雨,溪楓照晚晴。
杖藜饒縱目,談笑不無情。
登山復降山,仆膝良已酸。
出溪復入溪,仆衣未嘗干。
嗟余久羈旅,囊橐亦已殫。
無食充爾饑,無衣覆爾寒。
買酒聊一醉,行行莫長嘆。
風波久與故人違,臨水登山百爾思。
世事易令人茍簡,年華稍恨我衰遲。
尚遷喬木出幽谷,忍舍靈龜觀朵頤。
魚雁不應嫌寂寞,時將一字寄天涯。
萬事無庸輕是非,扁舟吾與子同歸。
不知心逐征云遠,安得身先去鳥飛。
月入江湖生夜色,風吹花木長春暉。
鬢毛每笑多新雪,衣帶頻驚緩舊圍。
風如疾雷雹如芋,積雪如丘壅道路,蔣侯車馳挽不住。
見說西人復嘯聚,目視陰山欲飛去。
蔣侯文如江海注,一決萬里無盡處。筆落在紙成云霧,氣吞云夢八九數。
力轉丘山縛螭虎,終日笑言公不怒。
三軍號令成樽俎,羌戎膽落汗流跗,邊人乃至歌五袴。
昔夸禁中得頗牧,今見南陽稱召杜。
前席宣室疑已暮,勒功燕然無可慕。
歸來遍作人間雨,杕杜吾當為君賦。
新辟頹墻得小軒,未成詩思已相關。
一窗嫩綠分肥水,十里澄輝接蜀山。
近岸雨收風滿徑,暮天云靜月當顏。
參軍莫作塵埃嘆,今有幽虛伴若閑。
瘦馬扁舟跡已勤,三鄉行盡獨傷神。
湖邊圍漲魚龍富,野外田干燕雀貧。
豈有異能裨此理,試留余澤遺斯民。
東南步武豐兇別,卻笑天心似未均。
山色隨行止,溪聲滿見聞。
燈花秋寂淡,香火夜氛氳。
野色迷修竹,廚煙長白云。
大夫材力健,故寵寺僧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