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皇天典下民,實亦付自然。
禍福與是非,日夜相推遷。
譬猶泥在鈞,隨分有丑妍。
丑非其所惡,妍非其所憐。
彼憐吾不知,方知樂其天。
皇天典下民,實亦付自然。
禍福與是非,日夜相推遷。
譬猶泥在鈞,隨分有丑妍。
丑非其所惡,妍非其所憐。
彼憐吾不知,方知樂其天。
上天主宰天下百姓,實際上也是賦予了他們自然的規律。禍福與是非,日日夜夜相互推移變遷。就好像泥在制陶的轉輪上,依著各自的分際有丑有美。丑的并非上天所厭惡,美的也并非上天所憐惜。那些被憐惜的我不了解,我只知道快樂地順應自然。
皇天:指上天。典:主宰。
付:賦予。
推遷:推移變遷。
鈞:制陶用的轉輪。
隨分:依著各自的分際。
由于“自然”并非大眾熟知的著名詩作,難以明確具體創作背景。但從詩中思想推測,可能創作于詩人經歷了人生起伏,對命運和自然有了深刻感悟之時,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人們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較為普遍,詩人借此表達自己的人生觀。
這首詩主旨是宣揚順應自然的思想,其突出特點是以質樸語言闡述哲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獨特見解。
陰陰喬木帶江沙,建武年來世緒賒。麾節頻沾新雨露,山林不改舊煙霞。綠深椰子經春葉,紅綻蕉叢過臈花。曾讀云臺諸將傳,子孫繁衍有誰家。
春江花月夜維舟,杯酒多君念客游。山澤灌輸隨物力,金錢積貯待前籌。詩因水部憐同調,啟入山公羨獨優。將作頻煩真此日,廟堂仍仗佐先憂。
沉沉深院鎖重門,花在清池酒在尊。殘照半橫人已醉,更燒銀燭起新論。
路出古云州,風沙吹不休。烏鳶下空磧,駝馬渡寒流。地曠邊聲動,天高朔氣浮。霜連窮海夕,月照大荒秋。擊鼓番王醉,吹笳漢女愁。龍城若復取,俠士幾封侯。
悠悠日將遠,思君心甚邇。所嗟異居處,同生不同里。別離既以苦,會合諒以難。逝川期東海,行云戀故山。自知去日貌,難比舊時顏。出門即遠道,兩雪紛浩浩。潦泥緇素衣,安得白日照。矯首念征人,憂傷易終老。
前世青梅今世花,一緣未了便恒沙。賴誰辜負好年華。雖與多情分陌路,不甘失意著袈裟。于闌珊處響琵琶。
外域梯航萬國通,朝鮮近在海云東。君臣治道光前烈,人物衣冠有古風。八教條章終不改,三京形勝久稱雄。農桑樂業邊塵靜,正囿吾皇德化中。
日慘天無色,城危歲迫除。孤忠元自許,一死不知馀。束衽全遺體,呼兒受訣書。登陴才信宿,腸斷正愁予。
洗耳潁川水,療饑西山薇。山川得佳客,草木生光輝。末路風教薄,此道日巳微。相期千載事,非君誰與歸。
君自綏州至,應多柑子黃。玉盤堆更滿,纖手臂偏香。噴客多含霧,甜人已飽霜。就中魚凍者,分我一籠嘗。
桃花幾片隔墻飛,獨自危樓徙倚時。目送斷鴻云外沒,東風吹淚落天涯。見他門戶插垂楊,懊恨江南客子腸。春夢誰云無準托,連宵合眼是家鄉。薄霧輕煙柳際浮,階前細草綠初抽。年年春事年年恨,一擔擔來是白頭。
關河秋盡走紅塵,千里馳驅信苦辛。父母此身應自愛,影形惟汝是相親。三爻內象占周易,七發全萹謝楚臣。從者莫興吾道厄,薄游茲土亦非陳。
云葉銀床落井柯,望斷關河,腸斷關河。年華冉冉去如梭,秋影婆娑,鬢影婆娑。越女含情竹上歌,嬌斂雙蛾,愁斂雙蛾。芭蕉冷語咽聲多,客里風波,夢里風波。
斷崖文字是唐碑,無限名賢贊頌詩。莫把中興□前代,會須重見太平時。
塵編寥落千秋事,野客停舟問隱居。煙月高名興漢后,風云遠略避秦馀。赤松仙子依丹室,黃石山精護素書。歲晚圮橋風物改,泥中履跡近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