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岡寺
黃金易銷木易朽,即山作佛佛乃壽。
五丁風斤齊琢剖,一峰破碎萬象有。
四十七尺身獨尊,三萬六千日何久。
崔浩已死可若何,后之君子揚其波。
黃金易銷木易朽,即山作佛佛乃壽。
五丁風斤齊琢剖,一峰破碎萬象有。
四十七尺身獨尊,三萬六千日何久。
崔浩已死可若何,后之君子揚其波。
黃金容易銷蝕,木材容易腐朽,依著山來雕刻佛像,佛像才能長久留存。像五丁開山那樣,眾人揮動如風的斧頭一起雕琢,一座山峰被鑿碎,萬千形象由此誕生。高達四十七尺的佛像獨自尊顯,歷經三萬六千日又算多久呢。崔浩已死又能怎樣,后世的君子繼續宣揚佛教。
易銷:容易銷蝕。
即山作佛:靠著山來雕刻佛像。
五丁:傳說中秦國為滅蜀國,造五頭石牛,詐稱能屙金,蜀王派五丁力士開山迎牛,秦趁機伐蜀。這里借指眾多工匠。風斤:形容斧斤揮動如風。
崔浩:北魏大臣,曾主張滅佛。
云岡石窟始建于北魏時期,當時佛教盛行。崔浩曾主張滅佛,但北魏佛教發展的大勢難以阻擋。詩人可能在游覽云岡寺后,有感于佛像的壯觀以及佛教發展的歷程而創作此詩。
此詩主旨在于贊嘆云岡寺佛像的長久與壯觀,突出佛教文化的傳承。其特點是對比鮮明,以黃金、木的易朽襯托佛的長久。在文學史上,它為后人了解云岡寺及當時佛教發展提供了文學視角。
故人餉我波羅蜜,
云是家人南海貽。
忽動莼鱸鄉國思,
碧天無際雁來遲。
樓外夕陽牢落。倚損危欄一角。何處見天涯。碧山遮。
那似合歡雙枕。解使瀟湘路近。回夢惜馀歡。覷屏山。
點點秋燈晚,翻翻宿鳥還。
雨添羈枕睡,書伴小窗閑。
僧閣荒寒外,漁村縹緲間。
畫工今代少,誰為寫家山。
蓂莢當階歷祚更,閑時心事自平衡。
湖中風味鰣魚長,海上桃花春水生。
向晚貂裘頻賭酒,侵晨龍胙尚余羹。
漢家塵土無須問,蝸角居然混戰爭。
堤上喧絲竹,風流幾少年。
衣冠雖較別,山水只如前。
綠柳陰中馬,斜陽影里船。
晚云眉一抹,橫翠斷霞邊。
玉鏡臺前,絳羅窗下。修蛾彩筆曾親畫。
下階雙笑握纖纖,步搖替整瓊釵卸。
地認藍橋,琴疑司馬。狂言觸撥生嗔也。
驚心端坐誦三緘,焚香乞懺無人夜。
過棹邗溝入,停居暑欲逃。園林消午夢,花萼引香醪。
蜀井泉流迥,隋橋月色高。廣陵無舊譜,誰可續遺騷。
萬里同歸日,淹流有棣花。風云雙鬢短,歲月一樽斜。
大石通清溜,浮城落晚霞。主人不厭客,吾意欲移家。
野草連千畝,瓊花只一枝。輕衣迥越女,短笛散吳兒。
別野今為寺,連珠舊有池。從來歌舞地,君下廣川帷。
僦屋東南會,維陽汝俊人。散金唐李白,投轄漢陳遵。
酒送黃龍浦,瓜沉白馬津。相看河朔飲,一笑萬家春。
去來行李苦匆匆,
世路崎嶇一笑中。
聞道倚門占鵲喜,
早尋歸棹浙江東。
傍墻穿過鄰家竹,
愛護新篁數十竿。
剪伐莫令童仆輩,
老夫日日要來看。
蕭然一丘壑,明哲此幽棲。
墻借懸崖匝,軒因蔭桂低。
月明松鼠嘯,林暗草蟲啼。
煩抱清風滌,中宵夢不迷。
嵐光倒影金波織。洞簫吹散孤云碧。吳越此南樓。遮燈有莫愁。
回廊人小立,漏箭催何急。送月兩三程。濕鶯低柳亭。
瀛壖久已沾聲教,耕鑿共安飲食天。
漁火紅搖官渡月,樵擔綠破雉墻煙。
誰沉鐵網將奇采,空把靈犀向海燃。
夜夜花村雞犬散,太平時世任高眠。
一不成,二不是。
紅底桃,白底李。
紅紅白白不相瞞,因甚達磨大師被流支三藏打落當門齒。
世人行止兩匆匆,公獨榮親祿隱中。
清職正同香案吏,曠懷都似漆園翁。
南陵蘭茂晨羞潔,內鼎丹靈老頰紅。
雖喜論心慰遷客,區區安足識冥鴻。
一夕狂飆碎玉芝,
盈盈十五好年時。
王侯邸第連云起,
風烈何人識定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