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松道者
栽培得地,節操蒼然。
死而復活,身后身前。
楖?橫肩阿剌剌,再來不直半分錢。
栽培得地,節操蒼然。
死而復活,身后身前。
楖?橫肩阿剌剌,再來不直半分錢。
松樹栽種在適宜之地,保持著蒼翠挺拔的節操。即便看似死去也能復活,不管生前還是身后都有其價值。那拄著楖?橫在肩上發出阿剌剌聲響的栽松道者,若再世為人卻一文不值。
楖?(jié duó):僧人用的手杖。
阿剌剌:擬聲詞,形容手杖等發出的聲響。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此詩可能創作于佛教盛行時期,反映了當時對僧道修行和精神境界的思考。詩人或許在看到栽松道者的行為和狀態后,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栽松之事探討品格與價值。其突出特點是將松與道者關聯,以松的高潔反襯道者可能存在的不足。在文學史上,這類禪意詩豐富了詩歌的題材和內涵,展現了獨特的宗教文化思考。
世緣何事盡空花,
夢向烏衣問謝家。
地下金棺應有恨,
不從勾漏餌丹砂。
嗣歲之朝祫祭行,豐年欲向孔皆迎。繇來肇祀能無悔,直到雍歌見靡爭。穆穆曾孫相越對,皇皇多士介昭明。在庭柷敔俱和肅,祖德維人不但聲。
于穆高皇駿有聲,嗣文成祖肇禋行。一時帝子俱廊配,十七元臣允國禎。問禮欲知因每事,記功思作不徒名。即今多難追前烈,訪落何人續廟清。
首辟華夷出會清,重貽鎬雒配于京。開天遠駕千王德,繼序新昭二祖名。指掌猶求烝禘說,聞聲兼得武韶情。小臣夙夜思公在,為賦時周葉大明。
單心我主日明明,夙夜維基受有成。在廟方將純德顯,于時端合篤恭平。疇為骍角當犧選,一任桃蟲自鳥驚。嗟爾戎功能永念,雖歌小毖亦和鳴。
采茶早,冰芽小。采茶晚,綠云滿。
顧渚蒙頂春風多,女兒連袂來山阿。
驚雷之萊吉祥蕊,社前細雨連番過。
抽芽纖纖嫩于玉,綠痕瘦比蛾眉綠。
山廚欲焙逢禁煙,限期只恐頭綱促。
茶綱作貢自年年,寒食清明斷雪天。
制得密云龍小樣,君謨搜取入茶箋。
公家榷茶問茶戶,上品緘斟奉官府。
此時但解嗜茶甘,此際誰知采茶苦。
今年葉卷芽枯焦,恰值三春少雷雨。
荈園早晚償茶租,田間菜麥還乾枯。
一幅《流民》鄭俠摹,
方田保甲罷追呼。
詎知護法沙門在,
又進《朝端莫助圖》。
能言人盡爾,有立世終稀。
憂國常先眾,謀身亦勇歸。
見奇初或笑,要極未應非。
僅似西山老,終身止食薇。
婦職躬蘋澗,芳年誓柏舟。壸彝全肅睦,梵行極清修。貝葉開空性,神篦豁病眸。飄然指歸路,凈觀日西流。
為國生賢子,三遷備母慈。版輿崇色養,從櫜勉論思。戲舞老萊子,平反雋不疑。孝心天罔極,腸斷蓼莪詩。
電捲星飛,
珠回玉轉。
打破面皮,
赤心片片。
圓。
萬古冰輪照大千。
當頭認,
正好對嬋娟。
蹤跡平生苦未閑,我貧君病改朱顏。
料量絕業思傳世,各有名山待閉關。
曉袂靜看云氣白,夜燈慵拂劍光斑。
偏慚楚客多鄉思,依舊春風策蹇還。
杏花窗外雨初乾,
繡幕低垂護曉寒。
欲畫雙蛾近時樣,
每臨妝鏡卻羞看。
君家去天才三百,君身去天無尺五。
忽憶泥功棧外山,盡是杜老思君路。
而今西子媚回塘,坐令猛士紆柔腸。
可能直下窺秦隴,翻作吳兒時世妝。
暫向幽芳一寫真,
筆花飛落墨痕新。
總然冷淡難隨俗,
巖谷而今有幾人?
薤上露,薤露何易晞。
歌鐘未歇,倏忽悲啼。
骷髏作人語,歡樂不可以久稽。
鬼伯歛魂,苦難暫違。
汲汲將奚為。
輕舟日日傍芳菲,南港花繁北港稀。貪折高莖傷弱腕,卻翻圓露濕羅衣。
空明秋水浸紅霞,一帶橫塘十里花。落日回橈游子去,個邊楊柳是儂家。
荷弱風來不自持,那堪水面受風吹。金鞭橫截垂楊過,調妾珊瑚知是誰。
一曲菱歌恨未終,所思人隔若耶東。秋風昨夜湖南過,多少荷花怨落紅。
平分兩歲一宵中,愿得驅邪五尺筒。旅灶何勞虛耗照,國儺應見害除終。豐年魚夢因三雪,陽日庚鳴俟曉風。坐守椒盤孤致祝,佇看簇律太皞同。
寒燈守歲客相宜,不打灰堆不賣癡。禳厭聰明刬舊誤,糞除口舌待新禧。天街火靜沉香夜,鄰舍聲喧爆竹時。自向冰池呵凍管,何須暖熱一盆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