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合素之甘州
陽關西出草蕭蕭,長夏焉支雪未消。
名士兵閑徐孝穆,將軍天上霍嫖姚。
云橫赤水調生馬,風急黃沙落皂雕。
應是太平無外日,翩翩彩筆重題橋。
陽關西出草蕭蕭,長夏焉支雪未消。
名士兵閑徐孝穆,將軍天上霍嫖姚。
云橫赤水調生馬,風急黃沙落皂雕。
應是太平無外日,翩翩彩筆重題橋。
從陽關向西出去,荒草蕭瑟,盛夏時節焉支山上的積雪還未消融。像徐孝穆一樣的名士在軍中悠閑,將軍如同天上的霍嫖姚一般英勇。云朵橫在赤水之上,人們調訓著生馬,狂風卷著黃沙,皂雕被吹落。應該是到了太平無外患的時候,你風度翩翩地用彩筆重新題寫橋柱。
陽關:古關名,在今甘肅敦煌西南。
焉支:山名,在今甘肅山丹縣東南。
徐孝穆:指南朝陳文學家徐陵,這里借指徐合素。
霍嫖姚:指西漢名將霍去病,曾任嫖姚校尉。
赤水:水名,具體所指待考。
皂雕:一種猛禽。
題橋:據《華陽國志·蜀志》記載,司馬相如初入長安,于成都城北升仙橋題句:‘不乘赤車駟馬,不過汝下也。’后用“題橋”比喻立志求取功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當時可能處于相對和平的時期,詩人送友人徐合素前往甘州(今甘肅張掖),或許是友人要去邊塞任職或游歷,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徐合素前往甘州,突出特點是將邊塞風光的描寫與對友人的贊美和期許相結合。展現了邊塞詩雄渾豪邁的風格,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也體現了當時送別詩與邊塞詩融合的創作特色。
莫為觀棋代不平,
離離草亦有枯榮。
得雌或霸陳芳國,
化翼安歸舍衛城。
門外種篁堅晚節,
欄前墜果約秋聲。
青衫青史成雙恨,
老淚龍鐘送此生。
去年除夕聆鵂啼
噩耗驚傳泣路西
一染沈疴竟不起
于今草長墓門堤
斜月逗湘簾,
捲映銀河淺。
翠幕暮寒生,
陣陣西風剪。
蟋蟀入床頭,
似訴幽人怨。
清影到梧桐,
寂寞閑庭院。
折枝楸葉起園瓜
赤小如珠咽井花
洗濯煩襟酬節物
安排笑口問生涯
紀生尚可稱皇帝
韓信何妨作假王
今日偽游真是偽
只因一躡誤高皇
沈沈青溪水,粼粼見素石。
素石終不移,清溪水常白。
上帝閔清溪,寂寂螺鬘墅。
特命婉孌人,來作清溪主。
清溪映明月,子規欲啼血。
靈風吹蘋藻,終古揚芳烈。
塵路何緣潑面醒,尋泉獨上玉淙亭。
瀾翻云片吹寒綠,石浸苔花蕩古青。
景欲并幽延月看,時當絕勝趁秋聽。
枕流便就林間臥,耳畔潺潺夢亦靈。
從來第一數中泠,洗筆題為品水亭。
山有專名兼字慧,石因漱潤可云醒。
響傳瀨底同人語,濤沸鐺中作雨聽。
好摘蒙嵓花葉煮,茶香泉味總通靈。
風閒夜靜幾曾停,百道珍珠瀉玉瓶。
濺去潭光鋪軟碧,招來山色印空青。
遙聞互答添松韻,細問深源注水經。
妄意飛來峰點綴,一緘書報與山靈。
柴荊宴起客來初,偏慰衰容久索居。盡日長吟才子句,多時勝讀古人書。墻頭新竹延高柳,門外清流映污渠。更約相從見披豁,祇應扶曳掃庭除。
移家門向竹林中,小院時聞松柏風。來往每思同長老,見知真愧自兒童。汪陂洵合稱顏子,樗散何由比鄭公。久欲凈袪詩酒污,遠師龐蘊了諸空。
春泉流澗曉潺潺,古院無人盡日閒。落盡碧桃歸未得,望仙橋畔望家山。
云壑風泉入畫圖,水簾亭畔客懷孤。海桐花發山桑熟,細雨春林叫鵓鴣。
干將鑄劍時,神物從傍泣。
劍成獻吳宮,瑞氣環椒室。
秘之未及試,崇質長飛逸。
吳伯與干將,徐遭刑戮厄。
始知希世寶,反為禍所及。
古來神武王,靖亂在仁德。
冶鐵本精靈,用之亦何益。
虞階舞干羽,有苗自來格。
波翻滄海總無驚,
去住身如一葉輕。
紅豆幾人猶問卜,
青山到處可題名。
久虛閬苑看花約,
空負瑤階望月情。
莫道持螯堪共醉,
滿天風露是秋聲。
忽作堂堂去,門前爵已羅。
夢隨彈指斷,事向蓋棺多。
心系六州鐵,身傾千丈坡。
喑喑晝夜哭,柰此敬姜何。
柳花未吐柳條柔,才沐春恩葉已稠。
李固逢君登甲第,王恭比汝擅風流。
肯隨文杏遮芳甸,欲傍垂楊隱畫樓。
自是向陽真得地,清陰不在曲江頭。
井水懷清信不波,
秋江一蒂奈愁何。
家貧累重忙牛馬,
市近聲繁鬧鴨鵝。
漫道旄星銷象緯,
終期刀雨懺修羅。
切膚痛癢誰能省,
任汝爬搔總隔靴。
來日雖長去日多,行年不惑已蹉跎。
曾經花柳千杯醉,歷盡滄桑萬事磨。
玩賦吟詩懷北斗,昨非今是醒南柯。
鏡中留得年光住,休唱唐寅一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