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
空服高心耐歲寒,
滔滔聲價沒遮攔。
自從南北分枝派,
攪動江西十八灘。
空服高心耐歲寒,
滔滔聲價沒遮攔。
自從南北分枝派,
攪動江西十八灘。
竹兒虛心又有高潔心志,能耐受寒冬考驗;溪水聲勢浩大,名聲傳揚毫無阻礙。自從竹枝或溪水從南北分出不同支派,便攪動了江西境內眾多的灘涂。
空服:指竹子中空的特性,引申為虛心。
高心:高潔的心志。
歲寒:寒冬,常代指逆境。
聲價:名聲、聲望。
分枝派:指分支、流派,此處或指竹的生長分支或溪水的支流。
江西十八灘:江西境內多灘涂,此處泛指眾多灘涂。
此詩具體創作背景暫無明確記載,推測可能為作者觀察竹溪自然景象后所作。竹溪常為文人雅客詠嘆對象,詩中或借竹溪的堅韌與聲勢,抒發對自身或他人品格與作為的感慨。
全詩以竹溪為喻,前兩句突出其耐寒與聲名遠播的特性,后兩句以分枝、攪灘的動態描寫強化其影響力,主旨在于贊美堅韌品格與積極作為,語言質樸而意象生動,體現了托物言志的傳統詩歌手法。
白發青衫宦苦卑,邊荒誰識鳳麟姿。河西落魄高書記,劍外清貧杜拾遺。紫玉山高傳楚夢,蠙珠淵靜照黃陂。禁中頗牧他年事,先遣江淮草木知。
巴蜀何多事,賢能見一時。才為花縣宰,早受菊坡知。關外科民急,興元易帥遲。預曾陳利病,人不信蓍龜。
紅粉閨中爾最親,黃金臺上去何輕。籬畔摘將秋色贈,一雙啼露泣煙人。
四曲丹崖紫洞奇,玉函仙蛻記秦時。一從聽斷金雞曉,花落空潭春自遲。
子厚有溪渾未竹,徽之有竹不能溪。試問竹溪何所似,風流六逸共標題。
臘盡東君已報春,雪花猶未斂輕塵。二天默禱渾如響,一夜呈祥覺有神。千里妖氛應洗滌,萬家喜氣欲輪囷。試詢治行今誰最,屈指公為第一人。透戶穿簾到眼邊,陡驚滕六逞威權。禦寒我獨憂無褐,得飽人皆喜有年。已見歡聲騰比屋,好將盛事被丹弦。此時且莫孤清賞,早晚除書下九天。
榴葉竹屏閑處好,香街雨夢無緣,聽人說著指瓊鞭。玉樓嗔短舞,書枕愜高眠。幾夜晚眠還早起,城中一半風煙,畫橋架水綠陰連。柳眉傷老大,鶯口弄清圓。
漫游隨處挾飛仙,更向禪林息萬緣。同調喜聯交似水,卑棲愧羨翼垂天。吟成或寫憂時涕,施盡難馀買賦錢。君豈負芻如越石,陽春無地不人憐。
赤瑛擎出白鵝潭,持贈殷勤為盍簪。大果未收先小果,不妨猿鶴許分甘。
尚憶那年春早,花小。卿似著羅衫。不開眉睫擬垂簾。花側作呢喃。人語也為花語,心許。一約便三生。恰逢新月鑒多情。相映兩眸明。
慇勤慈母手中線,縫作行人身上衣。待換青衫朝日去,誰知白帽帶星歸。別時早覺終天訣,底事能堪跬步違。一路顯親須努力,九原荒草恨依依。
荔子今亡法石白,江山長帶佛頭青。老僧能說陳王事,遺冢猶傳女子靈。
千尺通星井干樓,玉盤天酒夜來收。白茅螭捧黃金印,五利明朝欲拜侯。
不必資泥土,空中出紫莖。花開知舉子,葉吐解催生。風露能為命,芬芳詎用名。真蘭惟此種,不與蕙同榮。
西康山色似芙蓉,亦有云巢向此中。九壘屏風金閃翠,千尋瀑布玉垂虹。也知太白詩無敵,獨羨王維畫最工。待我結茅同晚歲,不須騎鶴上崆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