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宗振歸莆中二首 其一
漫游隨處挾飛仙,更向禪林息萬緣。同調喜聯交似水,卑棲愧羨翼垂天。吟成或寫憂時涕,施盡難馀買賦錢。君豈負芻如越石,陽春無地不人憐。
漫游隨處挾飛仙,更向禪林息萬緣。同調喜聯交似水,卑棲愧羨翼垂天。吟成或寫憂時涕,施盡難馀買賦錢。君豈負芻如越石,陽春無地不人憐。
共疑巢許是前身,虛度膺門二十春。
豈意遺賢在林藪,惜無知己脫風塵。
撰碑縱托登龍伴,放效從他折角巾。
最笑近來黃叔度,藏頭不復見時人。
風鳴檐鐵驚人寤。更啾啾唧唧、階前蛩語。憂患馀生,嘗遍世間辛苦。老至尚居人廡下,嘆客里、光陰虛度。誰顧。似孤鴻天際,北來南去。
爾輩,文章非誤。便薺鹽憔悴,奇懷休負。鸞鳳暫羈囚,豈山雞為侶。我已年花將六十,依舊是,累緣兒女。凝佇。待祖鞭先著,慰余遲暮。
個人第一是朱櫻,
匿笑搴帷皓齒呈。
翻道詩人蓮舌好,
愿通花氣過聰明。
踏破草鞋赤腳走,
堂堂向外揚家丑。
只知斂袂出人前,
不覺衣穿露兩肘。
趙老云收山岳露,茱萸雨過竹風清。誰家別館池塘里,一對鴛鴦畫不成。
從來家富小兒嬌,偏向江頭弄畫橈。引得老爺把不住,又來船上助歌謠。
風懸帆勢急,岸走遠行人。
白波橫江破,青山轉盼親。
往來空世事,飄泊縱吟身。
欲遂浮家計,江干有釣綸。
旄頭闟戟奉皮軒,
禽獻三驅禮意存。
未向長楊搏熊虎,
先看萬騎獵楊村。
望斷高樓夜漸涼。誰家琴韻滿吟床。
故人去后黃金少,芳草生時翠帶長。
簾底月,枕邊香。十年一夢老劉郎。
醒來苦憶昌州好,滿院春風鬧海棠。
一身云影墮人間。休認彩鸞看。
花葉寄應難。又何況、春痕袖斑。
似他身世,似他心性,無恨到眉彎。
月子下屏山。算窺見、瑤池夢還。
綠原青壟漸成塵,
汲井開園日日新。
四月帶花移芍藥,
不知憂國是何人。
武垣城畔路悠悠,有客停車憶舊游。
碣石抱云常北向,滹沱落日自東流。
高城柳暗鶯聲早,大澤春寒蜃氣秋。
已說長安明日見,仲宣何事賦登樓。
楚國有一士,胸中無一字。令人讀漢書,便道賴有此。蓋世聰明者,非君竟誰與。所以羅盱江,平生獨推許。
行年五十一,今朝真死矣。君生良不虛,君死何曾死。
我是君之友,君是我之師。我年長于君,視君是先知。君言吾少也,如夢亦如癡。去去學神仙,中道復棄之。
歸來山中坐,靜極心自怡。大事茍未明,兀坐空爾為。行行還出門,逝者在于斯。反照未生前,我心不動移。仰天一長嘯,茲事何太奇。
從此一聲雷,平地任所施。開口向人難,誰是心相知。太真終日語,東方容易談。本是閩越人,來此共閑閑。
君子有德音,聽之使人慚。白門追隨后,萬里走滇南。移家恨已滿,敢曰青于藍。
志士苦妝飾,世儒樂茍安。謂君未免俗,令人坐長嘆。君心未易知,吾言何惻惻。
太言北海若,小言西河伯。緩言微風入,疾言養叔射。粗言雜俚語,無不可思繹。和光混俗者,見之但爭席。
浩氣滿乾坤,收斂無遺跡。時來一鼓琴,與君共晨夕。已矣莫我知,雖生亦何益。
古來遺逸野人家,
石磴崎嶇閣道斜。
犬吠人行都不問,
杉籬空掩刺桐花。
朔風吹五兩,明月弄波心。
忽聽清砧起,始嗟秋氣深。
胡笳空塞北,客夢落湘陰。
一夜西崖水,茫茫感不禁。
翠濕篁陰小閣寒。酒消渾不耐,越羅單。
水蘋風起燭枝殘。驚禽去,捎響碧瑯玕。
投老臥云關。眼中塵事滿,素心難。
天涯作計理孤歡。無情月,三度病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