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衣曲 其二
自君之出矣,欲寄征衣淚如雨。征衣未寄心已悲,一寸相思隔千里。
湘江水是巫山云,巫山云是湘江水。湘江兩岸芳草深,湘江日夜多行人。
行人去去天之涯,門對落花三兩家。家家有酒謳且歌,醉來月下彈琵琶。
自君之出矣,欲寄征衣淚如雨。征衣未寄心已悲,一寸相思隔千里。
湘江水是巫山云,巫山云是湘江水。湘江兩岸芳草深,湘江日夜多行人。
行人去去天之涯,門對落花三兩家。家家有酒謳且歌,醉來月下彈琵琶。
自從你離開家鄉遠出,想要寄送征衣時淚水如雨般落下。征衣還未寄出,心中已滿是悲戚,一寸寸的相思,被千里距離阻隔。湘江水仿佛化作巫山的云,巫山的云又像是湘江水。湘江兩岸芳草萋萋,日夜都有行人往來。行人不斷走向天的盡頭,門前相對的只有三兩家飄落的花。家家有酒,邊唱邊歌,醉后在月下彈起琵琶。
征衣:出征戰士的服裝。
湘江水、巫山云:湘江指湖南境內的湘江,巫山指重慶、湖北交界處的巫山,此處以兩地山水意象烘托分隔之遠。
謳且歌:邊唱邊歌。
去去:不斷遠去,形容行程遙遠。
《寄衣曲》多為唐代閨怨題材詩作,反映當時因戰爭或戍邊導致的夫妻分離現象。此詩或創作于唐代邊塞戰爭頻繁時期,通過思婦寄衣的細節,展現民間因征戍產生的離別之痛。
全詩圍繞“寄衣”展開,以細膩的心理描寫和典型的生活場景,刻畫思婦的深切思念。結合自然與人文意象,情感真摯,語言樸實,是唐代閨怨詩中描繪征婦之情的典型作品。
吳釀木蘭春,紅鱸白錦鱗。玉盤聊下箸,初識紫絲莼。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中藏化機。那些兒妙處,都無做造,靈明不昧,慧日光輝。日氣日神,惟精惟一,玉瑩無瑕天地歸。疑玄處,把坎中一畫,移入南離。赤龍纏定烏龜。六月里嚴霜果大奇。那白頭老子,來婚素女,胎仙舞罷,共入黃幃。布雨行云,陽和陰暢,一載工夫養個兒。常溫養,待玉宸頒詔,足躡云歸。
南枝連夜犯寒開,好事誰曾步屧來。上客固知心匪石,為花燒燭恥瓶罍。
白玉磋成,香羅捻就,為誰特地團團。羨司花神女,有此清閑。疑是弓靴蹴鞠,剛一踢、誤掛花間。方信道,酴醾失色,玉蕊無顏。憑闌。幾回淡月,怪天上冰輪,移下塵寰。奈堪同玉手,難插云鬟。人道轉官球也,春去也,欲轉何官。聊寄與、詩人案頭,冰雪相看。
奈我此身無定居,正如飛絮撲江榆。兩毛更甚盧蒲短,好在朱陵見憶無。
剔蠹莫剔深,愛木木反戕。責子莫責深,愛子成乖張。阿桂吾猶子,天資頗馴良。況復汝年歲,當亦知臭香。我心良念汝,骨肉情故長。誨汝刻骨言,汝母視尋常。今已年十七,已列大人行。顧汝猶童兒,立志殊未當。昔我京師歸,汝肩始齊床。忽忽七年過,今已似我長。我目多閱人,英俊如云翔。弱冠富文學,下筆鏗琳瑯。汝負讀書名,滅裂無一強。汝腹自空虛,汝貌徒昂藏。我每憶汝父,九原杳茫茫。死者不可作,感我涕淚滂。食桃棄其核,有子委路旁。骨肉天性真,有子焉得忘。昔汝父早歲,多才能文章。亦復敦行誼,有志馳四方。恨哉賦命薄,未立輒已僵。天道久必復,或欲于爾償。我今誠念汝,念汝須扶將。有言不汝告,如瞽行倀倀。戒汝莫嗜酒,嗜酒志意荒。戒汝莫游俠,敗家之斧斨。莫羨不義富,金玉積滿箱。爾目不知書,馬牛而冠裳。莫羨不義貴,炙手猶沸湯。爾能富德業,金紫來煌煌。阿桂聽我言,汝意得無傷。汝今已解事,諒我無別腸。古聞幾卿義,我視猶慚惶。王基意則厚,吾不為汝望。但愿汝卓立,門戶得汝光。汝若不自強,伶俜辱爺娘。子賢子不肖,嘉谷與莠稂。為谷與為莠,在汝自較量。人生亦多事,門戶要劻勷。我今漸潦倒,期汝早激昂。我意良覼縷,筆舌難盡詳。知汝省念無,拊心但茫茫。
錢塘城東潮海西,四更月上寒凄凄。太陰垂精金氣感,列宿藏景珠繩低。鐘鼓沈沈尚傳警,羽毛謖謖屢驚棲。蟾蜍初不隔風雨,誰其翼我凌丹梯。
傾倒天瓢走雨工,海門龍過起腥風。瀟瀟午夜鳴山竹,如在春江聽打篷。
曾聞天漏處,今日見南蠻。削盡睢盱態,添來憔悴顏。堰流思伐石,避濕欲登山。更假崇朝力,扁舟似可還。
九奏合兮僾然來,百禮成兮欻爾回。想霜馭兮望天闕,八音闋兮心悠哉。
吾徒例迂疏,與世自少可。不工口囁嚅,正坐胸磊砢。折腰迂人情,高論常轗軻。歸哉夜窗雨,喜不失故我。琴尊日多暇,未覺此計左。秋風挾佳月,流光侑孤坐。持觴酹伯倫,彼豪真蜾蠃。
急漏催殘夢,深樽照短檠。大驚來日換,漸慨故交情。煢獨無兄弟,艱危仗友生。可憐沮與溺,無地得歸耕。
輕陰池館潤無塵,骨醉簪花任笑人。先向孤芳一傾倒,明朝更浥上都春。
春來何處不歸鴻,非復羸牛踏舊蹤。但愿老師心似月,誰家甕里不相逢。
翛然天姥外,斷絕世人知。老檜穿崖長,寒松抱石敧。缽殘呼鼠共,床朽倩龜支。一衲都忘老,云房自在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