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 贈圓庵蔣大師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中藏化機。那些兒妙處,都無做造,靈明不昧,慧日光輝。日氣日神,惟精惟一,玉瑩無瑕天地歸。疑玄處,把坎中一畫,移入南離。赤龍纏定烏龜。六月里嚴霜果大奇。那白頭老子,來婚素女,胎仙舞罷,共入黃幃。布雨行云,陽和陰暢,一載工夫養個兒。常溫養,待玉宸頒詔,足躡云歸。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中藏化機。那些兒妙處,都無做造,靈明不昧,慧日光輝。日氣日神,惟精惟一,玉瑩無瑕天地歸。疑玄處,把坎中一畫,移入南離。赤龍纏定烏龜。六月里嚴霜果大奇。那白頭老子,來婚素女,胎仙舞罷,共入黃幃。布雨行云,陽和陰暢,一載工夫養個兒。常溫養,待玉宸頒詔,足躡云歸。
雁山孤頂絕攀躋,
當念游人困路歧。
暫與化城休歇地,
莫教忘卻轉身時。
頂上三毛搖曳。個是華山冠制。遍體錦文圓,妒殺畫堂羽翠。無計。無計。大尾更須三歲。
尾上金錢如許。終日開屏勞汝。只為雨來時。欲置珠毛無處。飛去。飛去。合浦盡多高樹。
好山好水占浯溪,
中直磨崖一片碑。
試問天齊齊幾許,
從他元子剩夸毗。
神岳竦丹霄,
玉堂臨雪嶺。
上采瓊樹華,
下挹瑤泉井。
天地勞何甚,空山足息機;
玄黃悲鼎沸,蒼莽看帆飛。
誤世芙蓉劍,撩人薜荔衣;
迷途知未遠,還復臥鳧磯?
一區未構貯書樓,
十乘相隨事遠游。
大道未聞渾忘老,
壯心原在絕悲秋。
逐貧不去憐楊子,
乞巧無緣負柳侯。
世事古來何獨我,
利名關外展眉頭。
冷尋杯酒滌書癡,
半盞微醺又到詩。
門外屢成三尺雪,
茫茫眇眇欲何之。
癡云不散漏微陽,估客帆開葉葉張。萬頃湖光平似鏡,大姑山接大姑塘。
四合蒼巒氣郁蒸,側峰橫嶺日層層。云開衡岳昌黎事,只恐鯫生力未能。
果然誠意達匡君,掃盡朝陽歸嶺云。欲現廬山真面出,不教天際著塵氛。
修梅和尚大法力,歸宗巨剎仍巋然。奈何不識黃山谷,孤負枚如與芋仙。
山色湖光照眼新,落星一石亦嶙峋。嵐漪軒內掄才客,此席覃溪得替人。
廣柳非高蓋,空山異昔歸。
善人天不與,行道涕交揮。
髣髴音容在,留連義故違。
安居自傳世,閭里尚光輝。
至音淡薄誰曾賞,
古意飄零自可憐。
不似秦箏能合意,
滿堂傾耳十三弦。
老去杜樊川,怕學啼紅小蜀鵑。花謝花開關底事。風前。捲了蓑衣上釣船。
回想也徒然,往事如塵又似煙。偏是阿師忘不了,情牽。滿院鶯聲賣酒天。
蚤歲青云曾得雋,
中流綠發已懸車。
眼看甲子年將亥,
戒守庚申夜是除。
楚國江山空犴狴,
壺天日月付樵漁。
白云獻罷千年賦,
青鳥銜將咫尺書。
舊歷漸拋身未老,
新陽才復景初舒。
云霄有子堪傳缽,
滄海他年擬結廬。
鼎鍊芙蓉丹已熟,
門填蘭桂慶方馀。
朝來七十遙稱頌,
此是先生一度初。
磴道盤紆薄晚云,
天邊疑見斗方春。
清風萬里知何意,
吹盡華纓漠漠塵。
精舍人歸入內臺,遺基處處有芳埃。小儒更合修壺史,刊落乾魚說水苔。
終向名山度此生,此生吟骨要猿擎。洞宮終與人間別,六六峰高削紫瓊。
去年別子時,期以秋中至。非我故愆期,人事苦牽系。故人書頻來,責我意良是。非獨負故人,兼亦負紅樹。
風寒臘盡時,忽傳故人意。訪我南郭門,竟以不見去。聞之心怦怦,三夜不能寐。已復連夢子,執手且長跽。彼此更相訴,繼之以泣涕。
子嗔我不來,我怨子不遇。怪子何飄忽,念子恐勞勚。今朝果見子,恍惚夢中事。情多不能說,示我夜游記。
煙林與月嶂,點綴有微致。野航容兩人,小盞慳一醉。天寒湖水闊,想見子興寄。子應增遠懷,我亦發畫思。
平生山水心,所恨不同地。賴此筆墨間,拂拂出生氣。我真說食飽,子無獨享愧。明朝復別子,當以何日會。題詩紀歲月,二月壬子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