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雜詩 其六
人生會有盡,行止非自由。
止亦不可趣,行亦不可留。
如何柴桑叟,汲汲為此憂。
終年痛飲酒,冀以忘其愁。
吾身聽物化,化及事則休。
當其未化時,焉能棄所謀。
有子亦須教,有田亦望收。
天心與人事,何息不周流。
我不離世間,而愿與天游。
焉能外親戚,視之同聚漚。
乃知黃老書,不如孔與周。
人生會有盡,行止非自由。
止亦不可趣,行亦不可留。
如何柴桑叟,汲汲為此憂。
終年痛飲酒,冀以忘其愁。
吾身聽物化,化及事則休。
當其未化時,焉能棄所謀。
有子亦須教,有田亦望收。
天心與人事,何息不周流。
我不離世間,而愿與天游。
焉能外親戚,視之同聚漚。
乃知黃老書,不如孔與周。
人生終究會有盡頭,行動與停留都不由自己。停下不能求得安樂,前行也無法長久滯留。為何像柴桑的陶叟,急切為這些事擔憂?整年痛飲美酒,希望以此忘卻愁緒。我的身體聽任自然變化,變化到了盡頭世事也就結束。在還未變化時,怎能放棄應做的謀劃?有子女需要教導,有田地希望豐收。天意與人事,何嘗不是周流不息?我不離開世間,卻愿與自然同游。怎能疏遠親戚,視他們如聚散的水泡?這才明白黃老之學,不如周公孔子的主張。
柴桑叟:指陶淵明,因其為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故稱。
汲汲:急切、努力的樣子。
物化:出自《莊子·齊物論》,指事物的自然變化。
黃老書:指黃老之學,戰國至漢初道家學派,尊黃帝和老子為始祖。
孔與周:指孔子和周公,代表儒家思想。
此詩為田園主題的哲理之作,推測創作于作者歸隱田園、觀察生活之際。通過反思人生有限與責任的關系,回應當時可能存在的避世思潮,強調儒家入世的現實意義。
全詩圍繞‘人生有盡’展開,既承認生命的局限性,又主張在未‘物化’前承擔責任(教子、望收),批判黃老消極避世,肯定儒家積極入世。語言平實,哲理深刻,是田園詩中融合生活與思辨的佳作。
君繇雁蕩解官時,我亦瑯邪受代歸。
邂逅故鄉方道舊,逡巡行舸又成違。
十年離合都如夢,千里沖蒙勿自欷。
況是楓庭將奏課,好攄奇蘊動恩輝。
凜烈寒威著寢衣,中臺獨宿夜分時。
郎潛已嘆斑馮鬢,幼學空思下董帷。
直舍孤燈生暈淺,禁垣清漏送聲遲。
何年追語今宵事,笑向江湖理釣絲。
園林雨過秋蕭索,幅巾談笑情方樂。
歘然一抹四朱弦,續續清聲透簾幕。
輕攏慢撚手應心,如出自然非以學。
露蟬凄咽春鶯囀,變化逡巡動寥廊。
審音度曲肅眾聽,歌舞滿堂生寂寞。
自嗟投老飲量衰,一舉為空金鑿落。
簫鼓厭喧豗,甌聲可薦杯。
鳴珂秋獵駿,鏘佩曉朝回。
挹注雖為助,甄陶別有胚。
玉纖敲擊銳,驚起玉山頹。
曉躍驊騮紫禁開,詔音不許少淹回。
斜鞭忽過天街柳,曳履還侵佛合苔。
晝幕四垂如近漢,夜燈相比似占臺。
會將精識掄荊璞,當有孚尹應手來。
常思洞庭橘,美實冠南方。
雪蘤千林謝,金衣萬頃黃。
輝光依澤國,仿佛在仙鄉。
沈詠滋迎露,韋詩寄待霜。
遠邦方渴想,鄰圃得清香。
未用矜封戶,何如助釂觴。
分甘音尚阻,抽思韻空長。
豈必三吳渚,寧煩一葦航。
搘笻即可到,反掌便堪嘗。
慰我東南夢,殷勤送斐章。
紫詔催還二月天,清臺頒歷涉三年。
高文昔冠群儒首,異政今為兩蜀傳。
此日旌旄度危棧,何時舟檝濟長川。
笳鐃漸遠勞瞻望,猶想飛花傍祖筵。
雨腳隨云斷,湖光帶日還。
微虹初照水,余霧尚懷山。
理網漁歌喜,支篷孤棹閑。
蕭然安艤泊,盡室畫圖間。
十里之間五六灣,行舟終日繞青山。
更為先后楓林翠,互出東西古屋閑。
酒為孤斟心易倦,詩非共賦思仍慳。
秋風颯颯吹襟袂,可是無情促鬢斑。
陰平才過萬山重,路指江油棧閣通。
峰頂云收余夕雪,馬蹄塵少帶春風。
一溪水色瑠璃碧,幾塢梅花錦繡紅。
莫謂奔馳足勞苦,目前佳趣亦無窮。
不憚移根遠,姑憐向日姿。春風從自得,夜雨況相資。
敏速飛霜镢,婆娑擁碧枝。幽葩茲有待,雜卉漫多奇。
野藿非余尙,庭蘭盍爾知。傾心安所守,衛足豈其私。
得地何妨徙,干霄固可疑。采幢須夏節,綠餅與秋期。
莫以叢生陋,唯其秀出宜。遷非拔茅進,愛豈揠苗為。
色解凌溪錦,花應當酒巵。遶欄窠尙小,傍砌影猶卑。
援護情宜倍,栽培力已施。桃蹊容爛熳,竹逕聳參差。
不待毛嬙妬,何嫌魯相辭。土簁憂壓嫩,竹插為扶欹。
疏密齊行列,芳華遞疾遲。纖莖簪閑導,繁蕊珥交垂。
恐踐禽須逐,防侵草必夷。飬完先固本,采折俟乘時。
屢戒園夫守,頻煩墨客窺。拾來同地芥,吟就比江蘺。
泛與蕭蒿長,偏饒雨露滋。何如君子德,修直任榮衰。
星火州符氣勢豪,敢辭承乏賦賢勞。
設施每恐無能及,曠責還憂不可逃。
捕鼠孰淹睎驥足,解牛難任割雞刀。
愿令樗散歸閑邑,更使潛心緣飾高。
猶余殘雪凝山椒,已見新春上柳條。
引領不能成面別,寄詩空欲減魂消。
為言民社遷官重,莫嘆湖湘去路遙。
早向縣廷舒所欲,如君風跡定翹翹。
按部嵚崎向梓潼,上亭孤驛倚寒空。
淋鈴盡想當時雨,吼地愁聞竟夕風。
沖冒狂飚憂病體,驅除宿翳懶神功。
翼朝攬轡逢清霽,致敬宜將樵意同。
幸奉清游入翠微,陰云漏日照旌旗。
登高預整孟嘉帽,訪古閑尋白傅詩。
桂子正傳飄岝峉,菊英先喜泛瑠璃。
公歸留宿湖山暮,恐誤郊關竹馬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