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羨雜詠十九首:梅花塢
凍蕊凝香色艷新,
小山深塢伴幽人。
知君有意凌寒色,
羞共千花一樣春。
凍蕊凝香色艷新,
小山深塢伴幽人。
知君有意凌寒色,
羞共千花一樣春。
寒冷中梅花花蕊凝結著香氣,顏色鮮艷清新,在小山深處的山塢里陪伴著幽居之人。知道你有意在寒冷中綻放,羞于和眾多花朵一起在春天開放。
凍蕊:指在寒冷中含苞未放的花蕊。
凝香:凝結著香氣。
幽人:幽居之人。
凌寒色:在寒冷中呈現的姿態、顏色,即冒著嚴寒開放。
陽羨是今江蘇宜興的古稱。詩人在游覽陽羨時,看到梅花塢中的梅花,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詩人可能身處幽靜的環境,被梅花的品質所觸動。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梅花的高潔品格。其突出特點是借物抒情,以梅花自比或喻人。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詩人對傳統梅花意象內涵的繼承和發揚。
何處深春好,春深貴戚家。
櫪嘶無價馬,庭發有名花。
欲進宮人食,先薰命婦車。
晚歸長帶酒,冠蓋任傾斜。
綠幄陰陰日向西,李園重到夢俱迷。料知夜壑吟猶健,任把紅香碾作泥。
聯吟花下步溪堂,未到秋來已斷腸。只把新妝當黥面,落梅休更憶含章。
春游啼破惱殘鵑,龍漢驚逢末劫年。漫道諸天張帝網,杯前有路放詩顛。
峨眉山月古關情,
流入渝江影倍清。
塵盡光生湖海客,
歸來還與月爭明。
日下碧峰暮,山寒蒼鶻鸮。
江流催地轉,石氣與天高。
直想移靈鷲,何年斷巨鰲。
客帆不得泊,欹枕送驚濤。
不管霜毛不貸人,一年舊了一年新。山窗未曉聞山樂,可是梅花漏世春。
風吹雨腳細于絲,泠暖渾如寒食時。不待千山消盡雪,小紅已到杏花枝。
沙溪過雨半清渾,徑石高低帶雪痕。又見山農話春事,腰鐮兩兩喚兒孫。
斷橋高下路橫斜,隔水人煙四五家。雨后一枝紅帶雪,風流不道有巖花。
一溪高自撲巖來,寺在巖腰水抱回。林下老僧相顧笑,柴門今始為君開。
高低深淺逐陰晴,一簇林巒畫不成。誰道青山怕云點,白云點處轉分明。
四山面面玉成圍,只許閒云去又歸。更有小軒人不到,落花狼籍點苔衣。
只見青山無水聲,到頭耳目未全清。年來賞遍江東寺,才入今宵睡未成。
六國干戈擅霸圖,先生談笑有工夫。不知當日縱橫夢,曾識水聲山色無。
榛棘叢中舊草堂,千年誰復辨興亡。累累付與張儀印,珍重空中一炷香。
枉將風月惱肝脾,懶復雕鐫出小詩。晝日焚香面山坐,捲簾時與夜僧棋。
小白山前大白山,兩山強坐屬僧閒。何時卜筑三椽地,黃帽青鞋日往還。
茫茫巨瀛海,蒼蒼藐姑射。
盈盈神人居,不飲亦不食。
淖淖處子姿,皎皎冰雪格。
恍惚睹光彩,轉面不可識。
徒勞空山中,何處尋遺跡。
灌嬰城內想吾宗,
遠水將冰樹近冬。
廬岳瀑飄常過雪,
豫章風起忽無榕。
文期不朽身堪困,
詩讀平生面盡逢。
待訪青原老開士,
約君聯榻道心胸。
鐘動黃昏山寺秋,
白云紅樹隱沙洲。
老僧閑坐心無事,
獨對門前江水流。
圣德隆昌紀紹興,
稍馴逆虜會清明。
須知不待黃河報,
自有天威靖太平。
開卷光芒放。憶髫齡、草堂侍坐,早欽名望。太白前身重入世,依舊風流自賞。便鶴立、豐姿無兩。不道仙才遭物忌,只青山、一例深深葬。抔土畔,碧蕪長。
江南家在云溪上。想當年、篝燈課子,白頭情況。葛帔天涯歸骨后,應有吟魂悄傍。但風雨、蘧廬無恙。知否孤弦音調澀,共啼鵑、夜月凄惶壤。留鶴背,笛聲響。
朱弦乍拂松風鳴,素絲夜泛清商聲。枯桐壽世三百載,先生手澤天人驚。君不見在山泉清出山濁,壯氣泠泠滿空谷。雜耳淫哇未易除,雅操蒼涼一何促。先生忠誼貫金石,余蘊兼能達音律。精思夢謁虞帝廷,親受重華五音節。正樂原宜先正君,廟堂時事方紛紜。青詞獨煽冰山勢,白簡能酬玉闕恩。一疏將軍誤,再疏丞相怒。枷鎖風吹徹骨香,剛腸百鍊金難鑄。我觀先生論制樂,選竹調絲自鐫削。首和葭管次和琴,緯以塤篪合以籥。此琴疑即手所裁,銘文小篆書雷回。虬枝蟠跗色堅潤,綠髹瑤軫生冰埃。端襟試鼓流泉意,簇呂鐘宮皆入細。激越同驚變徵音,紺云紫雪凝天地。摩挲漆字悄三嘆,自古龍門傷直干。至人欲為《猗蘭操》,浩氣空存《廣陵散》。姓字今如星斗光,偉哉人琴兩不亡。袖籠湘水浸寒月,虛籟空山印碧血。
向來踏雪舊枝旁
指日相期折素香
可是去春吟太苦
闇招離別間清狂
共席勝冠日
分頭既壯年
許身要到圣
論德未能賢
歲月于何駐
工夫在力肩
有言堪記憶
隨處是耕佃
萬縷編斑竹,雙鉤鑄白銀。
玉樓高處掛,繡額著來新。
月皎能篩影,花香解透春。
被人嫌怨極,只為蔽佳人。
酒闌敧枕新涼夜。斷盡人腸也。西風吹起許多愁。不道沈腰潘鬢、不禁秋。
如今病也無人管。真個難消遣。東鄰一笑直千金。爭奈茂陵情分、在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