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丑十一月十一日決獄次日迎帥舟中賦二詩首呈吳司理
滯舟推若泥,逆水去如還。已歷三辰次,才行十里間。
千斯吾命薄,獨爾破天慳。所賴圣賢事,其初不厭艱。
年老未歸老,旬休那得休。將迎金屋客,方便石門游。
白浪海之怒,玄云天也愁。詩情不關性,正爾自夷猶。
滯舟推若泥,逆水去如還。已歷三辰次,才行十里間。
千斯吾命薄,獨爾破天慳。所賴圣賢事,其初不厭艱。
年老未歸老,旬休那得休。將迎金屋客,方便石門游。
白浪海之怒,玄云天也愁。詩情不關性,正爾自夷猶。
船停滯不前,好像被泥粘住,逆著水流前行如同在原地打轉。已經過了三天,才走了十里路。千般無奈只怪我命運不好,唯獨你能打破這艱難的局面。全靠圣賢之事,起初就不怕艱難。年紀大了還不能歸鄉養老,旬休也無法休息。要去迎接尊貴的客人,順便能去石門游玩。白色的浪濤像是大海在發怒,黑色的云天好似天空在憂愁。詩情與性情無關,只是我獨自遲疑徘徊。
滯舟:停滯不前的船。
三辰次:三天。辰次,指時間。
千斯:千般無奈。
破天慳:打破艱難的局面。
旬休:古代官員每十天休息一天。
金屋客:尊貴的客人。
夷猶:遲疑徘徊。
此詩創作于乙丑年十一月,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決獄后迎帥途中,逆水行舟艱難,且工作繁忙無法休息。當時社會環境雖未明確體現,但詩人自身處于事務纏身、行程不順的狀態,心境煩悶無奈。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在迎帥途中的艱難處境和復雜心情。其特點是語言平實,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能反映當時文人的生活片段和內心世界。
低牖僅障風,深爐宿火紅。
忘懷榮辱外,無事寂寥中。
隕葉鳴寒瓦,飛霜皎夜空。
宵分未投宿,饑苦北來鴻。
致酒傍修竹,竹風吹我衣。
臨觴曷不樂,感此盛與衰。
昔我池邊柳,北風無完枝。
春芽忽可擷,弱弱不自持。
榮枯兩相召,念此能幾時。
要終必復始,惜我芳華姿。
自古無如何,悲歌欲何為。
聊進杯中物,日醉以為期。
空江月明魚龍眠,月中孤鴻影翩翩。
有人清吟立江邊,葛巾藜杖眼窺天。
夜涼月墮幽蟲急,鴻影翹沙衣露濕。
仙人采詩作步虛,玉皇飲之碧琳腴。
與君共一山,修竹居其間。
義當給兩家,潘子不得慳。
帶甲十萬夫,不戰終日閑。
辱使支敝廬,令我愧滿顏。
代竹為洗竹,義取洗益繁。
乞我萬之一,令君風月寬。
裒多以益寡,天道自古然。
詩成復自笑,詩禮資儒奸。
朝日入寒屋,春風已復來。
老子朝睡足,悠然有好懷。
冬溫抱微疾,亦不禁酒杯。
悠悠三酌后,徑使牢愁開。
惱我以貧賤,我心如死灰。
誘我以富貴,我視如塵埃。
以此行世間,何往愿不諧。
呼奴具鱐脯,蔬果粗安排。
瓶中幸未燥,不醉何歸哉。
林居屏百患,覃思觀幽遐。
炎黃已蕪沒,末路多玼瑕。
私智互馳騁,短長迭矜夸。
更相為禍福,勝負時紛拏。
超然赤松子,高笑在云霞。
八月禾黍熟,登高望川原。
山河豁清霽,風日開明鮮。
晴光散草木,余爽厲淵泉。
飄飄孤飛鶻,擊搏無留拳。
幽獨感搖落,端居驚歲年。
誰為知心者,頼有濁醪賢。
落日照原隰,晚風吹客鞭。
空巢霜后木,殘枿燒余田。
憔悴貧中客,蒼茫歲暮天。
遠游輕道路,無地息勞肩。
夷吾相桓公,豈復偶際會。觀其平生心,身已有所委。
天方困生民,吊伐實在己。求居寓所欲,糾與白等耳。
堂堂東海邦,內政謹疆理。南荊北達燕,玉幣走千里。
仲尼免左衽,自以身受賜。孟軻圣之偶,非薄良有謂。
彼狂后世儒,詆毀恣輕議。嗟哉不量分,詎解圣賢意。
區區彼商鞅,操術良非是。為法昧所從,以身受其弊。
城門失火池魚窮,樹頭風聲酒榼空。
雖貧家婦有旨蓄,一一可口不待豐。
往來曳杖兩足健,醉后哦詩雙頰紅。
最憶南都晁別駕,高歌大笑聲如鐘。
高臺面南山,獨立望空闊。
東風悠然來,吹我鬢中發。
獨游動遠思,覽物念所悅。
伊人在千里,山水不可越。
玉音坐契闊,容華有消歇。
悲哉音莫致,雜珮空自結。
群飛云間鴻,北羽儼成列。
愛日崇令德,嘉好當無絕。
老去塵懷痛洗煎,虛舟不系任回沿。
寸心若變有如日,萬事不憂終在天。
莫為饑寒棄南畝,須知穮蔉有豐年。
桃符侲子喧閭巷,又向江城十歲捐。
冉冉春向老,昏昏日復斜。
鮮歡常止酒,不睡更烹茶。
幡起煙中剎,雞鳴林外家。
陳王鬭雞道,風柳不勝斜。
漠漠山云合,簷風透薄帷。
柳藏陰后絮,櫻壓雨中枝。
坐暖晨杯罷,香濃午睡時。
薄寒猶故在,再取紫貂披。
年長心益衰,讀書??嗤?。
當其欲談說,散墜挽不上。
詩書非真學,盡記未足尚。
但憎心辜眼,不為謹守藏。
書多墨入腹,無乃與飯妨。
何如粲然白,廣作酒肉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