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二十五首 其一六
林居屏百患,覃思觀幽遐。
炎黃已蕪沒,末路多玼瑕。
私智互馳騁,短長迭矜夸。
更相為禍福,勝負時紛拏。
超然赤松子,高笑在云霞。
林居屏百患,覃思觀幽遐。
炎黃已蕪沒,末路多玼瑕。
私智互馳騁,短長迭矜夸。
更相為禍福,勝負時紛拏。
超然赤松子,高笑在云霞。
隱居山林能避開諸多禍患,我深思著去觀察深遠的事理。炎帝和黃帝的時代已經消逝,如今末世有很多缺點。人們憑借個人的小智相互爭逐,或長或短地相互夸耀。彼此間帶來禍福,勝負紛爭不斷。超脫塵世的赤松子,在云霞中暢快歡笑。
屏:屏蔽,避開。
覃思:深思。
幽遐:深遠的事理。
蕪沒:消逝,埋沒。
末路:末世。
玼瑕:玉的斑點,比喻缺點、毛病。
私智:個人的小智。
馳騁:比喻爭逐。
迭:交替。
矜夸:夸耀。
紛拏:紛爭。
赤松子:古代神話中的仙人。
陳子昂生活在唐朝初期,當時社會雖處于上升階段,但官場斗爭、社會矛盾也逐漸顯現。詩人可能在經歷一些挫折后,隱居山林,對社會現實進行反思,從而創作此詩,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和對超脫境界的追求。
此詩主旨是批判現實社會的紛爭和人們的小智短見,向往古代的理想時代和超脫的境界。其特點是借古諷今,富有哲理。在文學史上體現了陳子昂詩歌關注現實、追求風骨的特點。
諦看軒軒面翠微,暫來登此已忘機。
地連佛寺樓臺古,泉落山田稻蟹肥。
曉徑忽穿清氣入,夜船多載白云歸。
世人誰識紅塵外,終老功名未拂衣。
蒼龍夭矯西北來,鑿破明珠成碧岫。
何人駕空起樓閣,地靈不敢藏余秀。
鎮窗云重衣巾潤,梳木風清肌骨透。
任客來一夜與僧談,氣覺浩然充宇宙。
高竹已可愛,況在垂楊下。
幽人無軒冕,得此自可詫。
枉尺既不能,括囊又何謝。
賈生若知此,慟哭亦自罷。
江上楚花鮮,君行一黯然。
居官無借手,選部豈知賢。
廉善雖由己,亨通亦在天。
都人如問我,疎嬾甚當年。
道出橫塘跨石梁,塘南塘北稻花香。
風吹舴艋輕如駛,日照浮圖峻若翔。
遠岸漁樵三兩兩,近村鵝鴨一行行。
回頭卻指城南路,云屋朱樓氣鬰蒼。
千乘劉夫子,高名繼謫仙。
從居庇身邑,已著字人編。
才入鐘嶸品,文期鄭氏箋。
何當求副本,長愿播匏弦。
閩山過盡見吳山,三載天涯五馬還。
舊列未歸青瑣闥,余生方入玉門關。
林巒迤邐平無數,星斗闌干近可攀。
回首冶城何處所,只應煙雨渺茫間。
七月芙蕖正爛開,東南園近日徘徊。
有時風向池心過,無限香從水面來。
罨畫溪深方誤入,洞庭湖晚未成回。
坐來一霎蕭蕭雨,又送新涼到酒杯。
飄蕭古仙子,寂寞蒼山上。觀世眇無言,無人獨惆悵。
深巖聳喬木,古觀靄遺像。超超不可揖,真意誰復亮。
蜿蜒乘長龍,倏忽變萬狀。朝食白云英,暮飲石髓鬯。
心肝化瓊玉,千歲已無恙。世人安能知,服藥本虛妄。
嗟哉世無人,江水空蕩漾。
杉松夾道綠森森,古寺尤欣結客尋。
殿閣長時異香滿,亭臺佳處白云深。
清泉迸石落寒谷,幽鳥避人穿茂林。
緩步閑看舊題詠,盆池蓮葉幾浮沈。
炎炎千室熱如烘,亭壓山頭獨有風。
雨意生獰云彩黑,秋容細碎樹枝紅。
半天斜日歸心動,一面平川醉眼空。
卻是夢魂無所得,人間豈少翠微宮。
西樓賞雪眼偏明,次第身疑在水晶。
千片萬片巧粧地,半舞半飛斜犯楹。
形如玉屑依還碎,體似楊花又更輕。
誰謂天涯有羈客,一般對酒兩般情。
到官十五月,太半在他邦。
惠術未施一,公心無與雙。
剖符新使粵,盡室始浮江。
地理將分嶺,行程即下瀧。
旅愁侵酒座,秋色漏船窗。
屬吏誰非懾,群蠻不易降。
人稀財豈厚,俗異性多惷。
自此觀賢業,洪鐘且試撞。
世傳鱗物有蟠時,分得寒泉住翠微。
天命雖教為潤澤,神心終是索虔祈。
一圍石岸刓無跡,幾族陰云禁不飛。
風腳斗回波面黑,向人渾似逞巖威。
晚歲登門最不才,蕭蕭華發映金罍。
不堪丞相延東閣,閑伴諸儒老曲臺。
佳節久從愁里過,壯心偶傍醉中來。
暮歸沖雨寒無睡,自把新詩百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