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張舍人
玉女盆邊雪未銷,正多春事莫無憀。
杏花向日紅勻臉,陵遷谷變如須問,控鶴山人字子喬。
玉女盆邊雪未銷,正多春事莫無憀。
杏花向日紅勻臉,陵遷谷變如須問,控鶴山人字子喬。
玉女盆邊的積雪還未消融,正值春日多事之時,不要感到無聊。杏花在陽光下如同美人勻紅了臉,若要問世事變遷,那控鶴山人的名字叫子喬。
玉女盆:可能是一個特定的地名或景點。
無憀:無聊,無所寄托。
控鶴山人:指仙人王子喬。
由于缺乏更多背景信息,推測此詩創作于春日,詩人看到玉女盆邊雪景未消、杏花盛開之景,結合對世事的感悟而作,可能是和張舍人唱和之作。
這首詩主旨是借景抒情,表達對春光的珍惜和對世事變遷的感慨。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獨特,用典巧妙。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的創作才情。
歌吹揚州路,云駢下七襄。
愿為才子婦,爭羨紫薇郎。
燈火生春色,星辰待夜妝。
雙修兼?;?,不換白云鄉。
瓦霜磚日合寒晴,最愛幽窗遠市聲。
懶去著書追管葛,閑來讀易玩周程。
勞心未必能齊物,寡欲才堪論養生。
蓍久不神何用卜,了知身世遁而亨。
閑塘綠水變寒流,
少婦砧聲不暫收。
莫道淮南悲落木,
秋來我亦最工愁。
誰知花過半,才與酒相尋。
自得花枝向遠鄰,
只憂輕負一番春。
無何寵貺酒雙榼,
少室山人遂不貧。
菊黃稻又熟,秋事滿郊墟。正睹過江雁,因思縱壑魚。山瓢促家醞,野飯飽園蔬。問子歸何樂,躬耕仍讀書。
山明遠空靜,日落秋江深。獨住江云里,誰沿江岸尋。霧霞寒映水,霜鶴晚歸林。予亦思田舍,相期衡泌吟。
徑綠苔滋,墻陰樹密,小園尚剩馀寒。人留甚處,盡日獨憑欄。
誰道江南夢好,清宵永、新月彎環。消疑處、癡云難卷,繁漏又珊珊。
天涯悲倦旅,愁隨更起,不共更殘。剩落花,千片清淚相看。
縱自登高極目,應不似、曩日煙鬟。章臺路,垂鞭倦也,應趁好春還。
傖父磨鐮清冷溪,深山晚稻收新菑。
主人攜瓢奚負米,田家作苦勞佚齊。
白沙紅樹不辭遠,山煙水氣潛相資。
晦明呼吸生變態,巖雨淅瀝吹涼飔。
泠泠空響泛清聽,寒蛩暮雀咽不啼。
滑苔古磴有蹉跌,淺草仄坂無污泥。
短蓑輕笠便利見,拄杖亦足扶傾危。
少年江海累行役,汗漫今得平生奇。
歸來妻孥笑沾濕,翻羹未足窺吾私。
石樓倚嘯暝云合,山空木落孤鴻飛。
樓筑承恩在華東,
相傳陶氏舊家風。
龍砂八景宜賡續,
陸蔣題詩記事工。
古人取韻緩,清濁限方域。世儒泥章句,音義遂煩數。長短齊人言,輕重漢儒讀。后出益紛拿,圈發逞私欲。
梁陳講聲病,強以四聲束。高貴暨梁武,卓識獨破俗。奈此風會趨,浮華斫其樸。顛倒言下上,虛實昧秀宿。鲖乃切紂紅,頊改翻許綠。燕說誰為刊,天籟返遭梏。
北宋家法存,近守唐代躅。丁賈皆經儒,同志有洙淑。十卷十二凡,部別慎通獨。悂繆偶貤孫,典刑未祧陸。字不取類隔,文亦參篇玉。別體務薈萃,一音自聯屬。雖病雅俗殽,尤多形體復。觀過宜知仁,多文在富蓄。
誰歟妄兼并,畫部成百六。疵議叢劉淵,創始實文郁。國朝勇復古,亭林首張目。十部至廿一,研析遞繁縟。經子務博證,集矢遍吳棫。入聲互割配,頭脯強接續。其意或過通,往往見違觸。
之脂支必分,元魂痕當副。無錫與儀徵,雅冀古騷復。昌言終未行,習非徒娽娽。蒙嘗發狂論,吹萬貴抱蜀。雙聲本天機,造化具宮角。六書半形聲,偏旁不相黷。持此兩大端,如宗合其族。一掃塵徑蕪,兼通絕津軸,霓蜺枉分別,頗陂免點辱。
屢欲勒一書,私以詔家塾,病懶輟觚翰,家貧艱畢牘。羨君勤著述,榆陰掩深屋。朝夕羅丹鉛,雅話盡籑錄。簡煉比治兵,爬梳類折獄。即覘經濟優,豈為盤錯衄。此圖便千秋,雕蟲等奴仆。
老眼蒼茫醉欲花,海東高士忽臨嘉。云深晚雨催長句,日遠騷壇愧大家。墻角倚寒梅正萼,樽前留賦臉初霞。分明坐我春風里,此意何妨日易斜。
雪意漫空欲散花,山園松檜可勝嘉。高風合著滁州守,美句猶傳杜老家。真率杯中深夜話,風流胸次淡秋霞。鄉書忽度湖天雁,嘹唳沖寒幾字斜。
夜雨松窗對燭花,便無山水亦情嘉。疏才此地慚為郡,老句如公是作家。再詠鳧翳從歲晚,獨拋塵土臥煙霞。升沈已破浮生夢,一榻寒歌瘦竹斜。
平生羞捷徑,到此尚狐疑。
望斷澹臺路,登高賦所思。
司水今尊總憲權,負薪楗竹向風煙。
勞多禹績隨山日,恩似堯封錫壤年。
飛挽軍儲盈百萬,河渠奏牘紀三千。
召歸正協臺衡望,虎拜行瞻袞冕前。
玉苑蘭泉集,金陵縟館招。露斯娛酌醴,霞際賞吹簫。紫旦傾文話,黃圖謐遠韜。酩馀看意氣,麟閣待天宵。
曠別歡求友,張樽武烈家。翠沉芳樂李,紅剖雉亭瓜。鳳嶺浮炎藹,龍城吐夕霞。枕經兼妙算,鮮爾握高□。
玉璽相傳舜紹堯,
壺春堂上獨逍遙。
唐虞盛事今寥落,
盡卷清風入圣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