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途雜述 其十五
兩夜宿并州,
轉側不能寐。
靜聽麗樵更,
如在棘闈睡。
此類慣戰馬,
伏櫪久閑退。
忽聞金鼓聲,
奮躍絕韁轡。
名心亦已灰,
帖括亦已廢。
流水閱年華,
浮云看富貴。
如何復牽繞,
勿乃太無謂。
披衣更秉燭,
書以志吾愧。
兩夜宿并州,
轉側不能寐。
靜聽麗樵更,
如在棘闈睡。
此類慣戰馬,
伏櫪久閑退。
忽聞金鼓聲,
奮躍絕韁轡。
名心亦已灰,
帖括亦已廢。
流水閱年華,
浮云看富貴。
如何復牽繞,
勿乃太無謂。
披衣更秉燭,
書以志吾愧。
在并州住了兩夜,輾轉反側無法入睡。靜靜聽著更鼓的聲音,仿佛又回到了科舉考場中安睡。這情形就像慣于征戰的戰馬,長久閑居在馬槽旁。忽然聽到金鼓之聲,便奮力躍起掙斷韁繩。求名之心早已冷卻,科舉文章也已荒廢。流水見證著年華流逝,將富貴視作過眼浮云。為何仍被這些牽掛纏繞,豈非太過沒有意義?披上衣服重新點起蠟燭,寫下這些文字記下我的愧疚。
并州:古州名,治所在今山西太原一帶。
麗樵:指更鼓,古代擊更報時的木梆。
棘闈:科舉考場的代稱,因考場圍墻上插荊棘以防舞弊得名。
伏櫪:馬槽,化用曹操《龜雖壽》中“老驥伏櫪”句意。
帖括:科舉應試的文章,明清時特指八股文。
秉燭:手持蠟燭,此處指深夜寫作。
此詩或作于詩人晚年歸鄉途中。作者曾經歷科舉或仕途,雖已淡看功名,卻在夜宿并州時因更鼓聲觸發科舉舊憶,引發對自身矛盾心境的反思,故寫下此詩記錄愧疚。
全詩通過夜宿并州的難眠場景,以戰馬自喻,結合對科舉、功名的回憶與當下淡泊心境的對比,展現詩人雖已超脫卻仍受舊念牽絆的內心矛盾,語言平實而情感深刻,是歸途行旅中自我審視的真實記錄。
襟韻絕纖塵,炯炯夜光明月。合是紫荷持橐,侍丹墀清切。
暗香疏影想公家,人與梅超絕。酒罷帝城早去,占百花先發。
靜樂堂中禪悅身。
相家慶襲兩家春。
瑤池云氣沖霄鶴,蘭砌風標瑞世麟。
華屋邃,寶杯新。
年年秋與月常明。
笙簫且奏長生曲,宣勸還看送喜頻。
書齋客去倍蕭然,
坐對黃花瘦可憐。
一種荒涼誰畫得,
亂鴉啼破夕陽天。
吾師在何處,景仰屬靈皋。
品格兼金玉,文章間雅騷。
秋宵常剪燭,春雨共持螯。
誰信沮渠遜,茫茫大海濤。
芙蓉落盡秋風冷。蓼溆蕭疏景。云鬢三兩薄妝成。十二紅闌小立、逞娉婷。
金鉤釣處游鱗起。攪得波紋碎。誰拋石子響漣漪。須信隔花影里、有人窺。
為客莫思家,客行方遠道。還家自有時,空使朱顏老。
禁城春色暖融怡,花倚春風待客歸。勸君還家須飲酒,記取思歸未得時。
妾顏如花命如葉,嫁得良人傷遠別。別來獨自守空閨,夜夜焚香拜明月。月缺重圓會有期,人生何得久別離。愿將身托蟾蜍影,照見良人不寐時。
初日出東方,光彩照八極。飛潛及蠢動,咸仰生成力。我愿天宇清,浮云埽形跡。庶俾陽德亨,萬古明不息。
不知何事又干卿,私語焚香誓月明。
訣絕死生金谷酒,泠然哀怨玉關情。
醒來夢比黃粱短,化去身疑白羽輕。
如此收場太容易,一聲春斷泣殘鶯。
靈泉秘武水,氣蒸翼軫西。自有天地來,誰能測端倪。混混無終極,上與星漢通。縱觀一稊米,萬象森鴻蒙。俯瞰神龍宅,仰躋玄帝宮。玄宮何所見,亭亭兩蒼松。松稍掛明月,倒景西池中。龍驚臥不穩,噴濤射晴空。雷雨霎然至,震驚鏌铘峰。
居人皆辟易,行者迷西東。怪此不移時,譚笑曾未終。回視靈泉上,澹煙橫白虹。白水池澈底,龍宮亦何奇。靈秘聞柯宰,因之號龍池。勝日招我游,伏枕負幽期。眷此不能寐,假舟仍獨之。童□二三子,春服來相隨。褰裳漱玉齒,晚帽掛松枝。遙望天井山,坐題五海詩。正氣億千載,妖氛幾何時。大哉圣人言,與點豈吾欺。為道弦歌宰,重游須及茲。
雪后登山落木繁,朱霞猶自出天根。奇峰斷石頻停馬,絕壁枯枝亂掛猿。桂樹千秋懷舊國,浮云何處望中原。蓬萊東去未為遠,吾欲簌風叩日門。
搖落青楓此上臺,石門雙磴倚崔嵬。河流南注昆侖折,龍氣西看芒碭摧。十月衣裳寒杵急,孤城聛聣暮笳哀。故山麋鹿還誰主,楚水淮云首重回。
醒不自由睡不安,
此心寧有片時寬。
日防胡騎宵防盜,
亂世人民茍活難。
豫定安瀾在事前,
每逢雨潦自心牽。
帑金不惜籌耕種,
膏土惟思廣陌阡。
堤老失防愁剝蝕,
岸堅常護幸安全。
肩輿頻視桃花水,
滾滾渾波通碧漣。
把酒相忘笑語違,
新詩應已勒巖扉。
何人龍尾道前出,
獨自雞頭山里歸。
紅梅閣
往事與誰談
響屐不堪尋舊徑
桃花并恐失空庵
何處望江南
萬玉林中送艷香,
纖腰束素舞霓裳。
何年移得藍田色,
春在朱門十二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