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
昔人廳下才旋馬,今代公卿甲第高。
大屋脩椽當日事,拾遺故宅轉蕭騷。
昔人廳下才旋馬,今代公卿甲第高。
大屋脩椽當日事,拾遺故宅轉蕭騷。
從前的人廳堂狹小,僅能讓馬轉身;如今的公卿大臣,住宅卻高大奢華。建造大屋、使用長椽的事已成過往;杜甫的故居卻愈發破敗冷落。
旋馬:讓馬轉身,形容地方狹小。
公卿:指朝廷中的高級官員。
甲第:豪門貴族的宅第。
脩椽:長椽,這里代指高大的房屋。
拾遺:指杜甫,他曾擔任左拾遺一職。
蕭騷:形容冷落、破敗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當時社會可能處于一定的變革期,權貴階層生活日益奢華,而像杜甫這樣的賢士故居卻無人問津,詩人有感于此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批判社會的貧富不均和世態炎涼。其特點是對比鮮明,通過古今對比引發讀者思考。在文學史上雖不屬名篇,但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一些現實問題。
久晴一雨頓生寒,在笥衣才換夾單。
欲出少留初困淖,于時何俟更滋蘭。
榴花照眼將迎節,草樹連林未救乾。
忽憶宣城江上句,重門深閉且盤桓。
菰米炊香鱸入饌,吳淞景屬三秋。長江潮上水云浮。好風如箭,天際送歸舟。
回首功名成一夢,歸來松菊應羞。何人相候坐沙頭。平林暝處,鴉背夕陽收。
別在三陽初,
望遠九秋暮。
惡見東流水,
終年不西顧。
少年曾作子長游,
今日湖山不上眸。
誰向個中嫌矮屋,
幾人天地未抬頭。
有客向余說,昨又到湖頭。湖中翠奩未斂,湖畔水明樓。萬本澄心堂紙,千頁大觀樓帖,百幅李營邱。盤礴此樓上,縹緲紫綈裘。
風弄麝,波漾縠,浩悠悠。涌金門外新月,聽足采菱謳。分付危欄飛檻,莫遣于祠岳墓,煙景觸簾鉤。貯酒兼貯茗,不貯古今愁。
靡靡客行役,曖曖歲云晏。
問子豈不勞,言適故鄉縣。
送子不得遠,我悲一以惋。
借問何所悲,桑梓不可見。
褰裳陟高隴,白日忽已暝。
飛鳥東西翔,我思一以亂。
低頭念父母,涕下忽如霰。
此花黑瘦固應爾,
用盡隴月溪云心。
鄰家羌笛莫生事,
春在洞房深更深。
香卷風飄幌,
燈昏雨映簾。
客愁渾不寐,
更覺漏聲添。
冷水浸盆搗杵歌,掌心膝上正翻搓。
一雙兩好纏綿手,萬轉千回繾綣多。
縛得蒼龍歸北面,綰教紅日莫西矬。
能將此草繩搓緊,泥里機車定可拖。
風云變態幾經秋,劫火生還有舊游。
東海文章馀數子,西清品望孰為儔。
樓臺蜃氣文星朗,邑里鯤沙逝水流。
棲翠簃間同剪燭,莫談鄉事起鄉愁。
貴胄才華自昔慳,如公名德世難攀。杏園新賜金花帖,荷橐高躋玉筍班。麾節一生多浙右,詩書千載接河間。感懷空抱羊曇恨,遙望西州淚雨潸。
一從弓劍鼎湖游,有詔王孫記玉樓。天上曉班催聽履,人閒夜壑忽移舟。霜殘舊菊荒三徑,雨泣新松掩一丘。別墅甫成清夢斷,梅花空老水空流。
身將六將軍,專征擊塞氛。
神兵動天地,元甲起風云。
戰奪休屠祭,謀空遫濮群。
平西報天子,非取耀奇勛。
古陰寂寂人蹤稀,一泓凝碧環招提。
洪音清韻系風雨,山鳴谷響聲遲遲。
昧爽初分天欲曉,嵐氣升騰迷木杪。
金烏鼓翼海色紅,爍醒林中正棲鳥。
新亭地望是神州,
夷甫諸人話轉愁。
又見江南描畫出,
古今容易得悠悠。
莫說當年竇十郎,
君家叢桂互流芳。
靈臺更有天然妙,
不待秋風也自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