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后一日庭前對菊因寄舍弟
重陽又一日,
客子尚天涯。
大被連年別,
東籬幾度花。
浮云飛大漠,
征雁去長沙。
欲寄江南信,
何時可到家。
重陽又一日,
客子尚天涯。
大被連年別,
東籬幾度花。
浮云飛大漠,
征雁去長沙。
欲寄江南信,
何時可到家。
重陽節又過去了一天,客居在外的我仍漂泊天涯。兄弟連年分離難以同被而眠,東邊籬下的菊花已開過幾個春秋。浮云在大漠上空飄飛,南歸的大雁飛向長沙。想要寄一封江南的家書,不知何時才能送到弟弟手中。
客子:客居在外的人,詩人自指。
大被:用《后漢書·姜肱傳》典故,兄弟同被而眠,此處指兄弟分離的現狀。
東籬:化用陶淵明“采菊東籬下”句意,代指種菊的籬笆,暗含對隱逸生活的向往。
征雁:遷徙的大雁,古人常以雁傳書寄托思念。
長沙:古有“雁至衡陽而止”之說,長沙在衡陽以北,此處泛指南方,代指弟弟所在之地。
詩人客居他鄉,重陽節后獨自面對庭前菊花,觸景生情。此時兄弟已連年分離,詩人借菊寄意,以秋景烘托漂泊之苦,表達對弟弟的深切思念,當創作于詩人在外游歷或任職期間。
此詩以“重陽后對菊”為觸發點,通過“大被連年別”的兄弟情、“東籬幾度花”的時光流逝,以及“浮云”“征雁”的秋景渲染,層層遞進抒發思親之情。語言淺近而情感深沉,是一首典型的羈旅懷人之作。
清晨出城西,車馬紛颯沓。
行行巖壑深,漠漠霧雨雜。
云陰忽披豁,海色共蕭颯。
幽尋浩莫窮,空響時相答。
地籟笙竽真,材纈丹青合。
潦收猿澗浄,寺遶鷲峰匝。
簷牙向空啄,殿腳依山插。
空翠撲軒窗,乳洞敞閨合。
泄云無定姿,欹石半相磕。
珠燈吐光焰,香龍振鱗甲。
啼煙禽念佛,掇蘂蜂供蠟。
丹井漲靈泉,嵒松披艾衲。
蘿徑勞躋攀,風扉自開闔。
龍天想奔湊,飛走亦馴狎。
同游今淵云,馳聲久鞺鞳。
逸驥誰能追,流風不受閘。
家山富岷峨,水驛經夔峽。
不應得未曾,猶若濟所乏。
欲去還停騶,就石屢移榻。
共笑香積供,未脫腐儒糲。
重來當一洗,尋盟忽忘歃。
十年勞遠夢,今日又征鞍。
雨入花梢困,風生麥浪寒。
飄零逢酒怯,老大別家難。
去矣功名事,終須把鏡看。
警露猶能動客情,淮淝況復雜風聲。
語多真似留華表,意遠誰知在紫清。
正值月寒秋夜永,更當風靜海潮平。
故山蕙帳空來久,想共曉猿相對鳴。
溧山兮蒼蒼,瀨水兮湯湯。
中有貞女,飲冰茹霜。
于焉擊漂,維瀨之陽。
遭壯士兮苦絕糧,賑窮不惜傾壺漿。
所處既以義,安能計存亡。
幡然捐珮人不測,下游九土從英皇。
耿幽光兮貫白日,澟正氣兮摩穹蒼。
嗚呼!世無李太白,此女終弗揚。
遺風奕奕,山高水長。
可以敦薄俗,激忠良,千古萬古誰頡頏。
絲桐能寫風入松,爭如種松挽天風。
蒼髯玉骨已奇絕,清音激越還無窮。
宮商一日古意淡,坐使瘦箏慚未工。
快哉此景不可負,時邀佳客傾金鐘。
生涯卜筑翠微深,門在煙蘿路幾尋。
竊果白猿窺誦易,棲松黃鶴聽調琴。
泉聲漱石丁東玉,竹影搖風瑣碎金。
雨霽乘閑種瑤草,和云??破古松陰。
宿歲雕盤供五辛,充閭佳氣已生春。
俊游自合陪金馬,英骨人猶記石麟。
別乘重分千里政,五湖追數十年身。
知公隱德宜難老,鳩杖看扶法從臣。
伯仲聯華萼,登臨擁旌幢。從行真鳳雛,不數襄陽龐。
圣人念遠民,暫輟臨此邦。共驚后夔手,胡為調眾腔。
公獨體上意,勤民起膏肓。余閑養詩勇,萬鈞一指扛。
謝家內集盛,文彩今可雙。江白曳縞練,山青逼軒窗。
緬懷風幡語,聞者拱手降。獨此雙泉老,機鋒暗相撞。
曹溪一滴水,傾出白玉缸。至今正脈通,洪流咽三江。
遠水注江腹,浮云蕩山胸。悠悠動遐想,矗矗標奇峰。
祖意透今古,風期協霜鐘。詩中無礙辨,未信景能供。
黃堂正多暇,森戟閑衛兵。月波復蕩漾,遙接銀河傾。
天高萬物肅,星潤三階平。使君樂歲豐,高臺延客登。
從來中秋夕,難得滿意晴。江山自高下,歌管搖空明。
參差桂影動,清濕露華凝。新詩出妙思,心境還雙清。
皎如白玉壺,滿中貯冰凌。坐久群動息,風生兩腋輕。
觴詠有余樂,何物更關身。不減庾樓興,風流自古情。
??磨文律似攻駒,十載相從亦數予。
卷白欲傾東海酒,閉門貪鈔北堂書。
風煙入眼山圍座,鷗鷺驚心水滿渠。
此樂定非公所有,為聞鼇禁席頻虛。
喬木森森結綠陰,翠峰深處隱禪林。
高僧見鶴坐泉眼,群丑聞雞息盜心。
春去野花開異品,曉來山鳥弄新音。
勝游休便生歸計,到此蓬瀛路好尋。
人言止水燭鬢眉,便向靜處淘真機。
那知怒濤恣澎湃,中有未嘗搖動時。
虛亭恰當隱貼處,不愁景物驕莫隨。
晴嵐迷空香霧重,不論朝暮都相宜。
直須會取個中意,閑看溪邊鷗鷺飛。
全機敵勝,猶在半途。
啐啄同時,白云萬里。
才生朕兆,已落二三。
不露鋒铓,成何道理。
誣人之罪,以罪加之。
壽富居然五福先,簪纓況復世蟬聯。
斷機志節酬平日,舉案風流記昔年。
上郡方蒙湯沐地,諸郎應廢蓼莪篇。
送車千乘松門道,會有雙飛鶴戾天。
驚聞義骨殞狐貍,悵失中朝一吏師。
廣漢威名由擿伏,寛饒直氣不容欺。
丹心共憤時多難,白首相期論少卑。
滿眼西風空濺淚,何心忍讀蔡邕碑。
試問春蠶第幾眠,柳條如線雨如煙。
池蛙相應昏昏月,海燕初歸漠漠天。
卒歲未妨資橘柚,余生應只付林泉。
他時卜宅如相近,且種壕頭十畝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