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己亥曉出城祀高禖
淡云斜月曉昏昏,
風物遲回認故園。
竹葉密藏林下寺,
桃花低映水邊村。
裊裊溪邊楊柳絲,
紛紛墻外小桃枝。
流鶯恰似無機械,
春滿人間亦未知。
塵沙騎馬聽溪流,
淡薄春風卻似秋。
坐憶洞庭波萬頃,
灘聲長在釣魚舟。
塵土冥冥二月風,
寥寥天外有歸鴻。
松陰想見芝山路,
隔浦溪花岸岸紅。
淡云斜月曉昏昏,
風物遲回認故園。
竹葉密藏林下寺,
桃花低映水邊村。
裊裊溪邊楊柳絲,
紛紛墻外小桃枝。
流鶯恰似無機械,
春滿人間亦未知。
塵沙騎馬聽溪流,
淡薄春風卻似秋。
坐憶洞庭波萬頃,
灘聲長在釣魚舟。
塵土冥冥二月風,
寥寥天外有歸鴻。
松陰想見芝山路,
隔浦溪花岸岸紅。
淡淡的云層與傾斜的月亮,在清晨顯得昏暗迷蒙;風物遲緩回轉,仿佛在辨認舊日家園。翠綠的竹葉密密遮蔽著林下的古寺,艷紅的桃花低垂映襯著水邊的村落。溪邊楊柳的柔枝裊裊輕搖,墻外的小桃枝正紛紛綻放。那流鶯恰似沒有機心的精靈,即便春滿人間它也渾然不知。騎馬踏過塵沙,聽著溪水流淌,淡薄的春風卻像是秋日的涼意。靜坐時回憶起洞庭萬頃碧波,灘頭的水聲仿佛還在釣魚舟旁回響。二月的風裹挾著塵土昏沉一片,寥廓的天空外有歸鴻掠過。松陰下仿佛能想見長著芝草的山路,隔著水浦,溪畔的花朵在每處岸邊都開得正紅。
遲回:遲緩、徘徊,此處指風物似有眷戀之態。
機械:機心,指巧詐算計之心,典出《莊子·天地》。
冥冥:昏暗貌,形容塵土飛揚的朦朧景象。
浦:水邊,指河流或湖泊的岸邊。
岸岸:每一處岸邊,強調溪花分布之廣。
詩題“二月己亥曉出城祀高禖”點明創作背景:農歷二月己亥日清晨,詩人出城參與古代祭祀媒神(高禖)的活動,途中見春日晨景,觸景生情而作。詩中“故園”“認”等詞或暗含對家鄉風物的熟悉與眷戀。
此詩以出城祀神為線索,描繪沿途春日晨景,通過細膩的景物刻畫展現自然之美與故園之思。語言清新明快,意象豐富,情景交融,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細節的敏銳觀察與淡泊心境。
郊園日牢落,無意及壺飧。
大笑俯塵甑,高歌敲酒盆。
汲池澆韮壟,占石坐松根。
未免猶隨俗,長竿掛一裈。
宴賓容易小筵成,隼擊秋原助放情。
紅袖退行鞍上語,白眉迂步馬前迎。
一冬霜意先黃葉,兩路風威動翠旌。
須道孔融罇已滿,不勞臺下說余酲。
知恩須報恩,有恩莫不更。(“更”,伯三五五八、伯三七一六、伯三六五六卷作“報”。)
[更]在枯井中,(“更”字據伯三五五八卷補。)誰能重來救。
本向高岡植,寧將眾木齊。
雖隨楊柳落,長待鳯凰棲。
井上枝微亞,窗前影乍低。
九苞和月立,六律帶霜飛。
秦女含吹管,周王罷翦珪。
既同丹穴樹,那肯宿群雞。
中有白龍盤,偷湫見說難。
風云隨步起,雨雹出山寒。
鳥道懸青壁,天河瀉碧湍。
軒皇曾向此,金鼎煉還丹。
敝襪輕鞋緩足投,永豐橋上寄雙眸。
山沿東舍環西舍,水遶南疇赴北疇。
村婦坐畦挑馬齒,野童蹲澗采雞頭。
娛閑不覺忘中飯,一點斜陽射竹樓。
誰家作橋溪水頭,茅堂四月如清秋。
白云已過暮山紫,黃鳥不鳴春自幽。
掀髯背向孤舟立,猶記仙源舊曾入。
(近人翁國梁《漳州史跡》亦引此詩“曾”作“會”。)
雨打疎篷醉不知,桃花一夜新流急。
(見《漳州府志》。末句《漳州史跡》作“桃花一夜急新流”,誤。)
不展三推禮,如今已幾年。
郊畿春又至,父老頸空延。
扶杖溝塍側,傾心日月邊。
[望恩]情倍百,流目地方千。
未覩公卿從,長愁犬馬先。
幸同黃耇意,因此愿聞天。
怪石倚危巒,橫煙出深谷。
其間有孤松,亭亭表蒼綠。
擕笻者伊誰?頂髪髠且禿。
請君過柴橋,臨流味幽獨。
尊人立莫坐,賜坐莫背人。
存坐無方便,(“存坐”,伯三六五六卷作“罇坐”,張錫厚擬作“蹲坐”。郭祖怡謂“存”為“??”省形存聲字。)席上被人嗔。
憶江東舊游四十韻寄宣武李尚書
憶作江東客,猖狂事頗曾。海隅思變化,云路折飛騰。小子今何述,高賢昔謬稱。瘦體休問馬,病爪莫論鷹。
海棹扁舟泛,江開一檻憑。岸環青莽蒼,峰峭碧崚嶒。水國程無盡,煙郊思不勝。金絲援嫩柳,玉片犯殘冰。
夜伯度操檝,朝行看下罾。沙明春雨霽,野白暮云蒸。蒲晚帆山葉,花開鏡水菱。亂芳叢沼沚,余溜泄溝塍。
鷲嶺因支訪,龍門詣李登。黃鸎春惱客,白鶴夜依僧。粗得狂歌趣,深疑笑病癥。地窮屯健馬,天盡抑飛鵬。
桂彩分城堞,松香在閣層。酒徒窮不破,詩債老相仍。伯玉年將近,宣尼《易》未弘。歲儲雖自乏,社肉必均秤。
造化三光借,乾坤一塊凝。才當論曲直,命可系衰興。鳳鳥非無嘆,驊騮靡不乘。豹文須蔚蔚,羊目漫睖睖。
范蠡嘗金鑄,吳王昔土崩。雄圖翻自失,高噣鮮相承。禹廟思陳藻,秦山憶杖藤。幾時心豁豁,長日醉瞢瞢。
水室窮深討,云門極峻登。北歸天尚遠,東望海方澄。鶴跂虛為羨人言敢不應。
旅游星正孛,愁望月初??。詎欲由斜徑,聊思枕曲肱。興捫頭上虱,閑祖筆鋒蠅。鳥岸勞方寸,魚缾惜一升。
詩秋情未劇,別夜思偏增。白首身從賤,青云氣可凌。當知在塵土,言直更兢兢。
退居三畝地,聊復謝喧卑。
盡日題書標,無風下釣絲。
蚰蜒過竹節,翡翠抱蘆枝。
惆悵是臨水,星星蓬鬢垂。
五字誰能摘?一枝猶未攀。
始知無價玉,出自有名山。
春靜煙花秀,夜深風月閑。
如何恃高節,垂老住云間。
(見《永樂大典》卷三○○四“九真”“人”字〖五函四十一冊〗。)
古寺層層結構勞,土岡前面峻如濠。
露云竹翠石橋冷,風起松聲山殿高。
日色動廊開木槿,夜陰生院結蒲桃。
西龕禪客不相得,一片舊階行幾遭。
前年內展室考文華,咫尺天顏隔絳紗。
御榜早聞傳異國,鄉人猶似薄東家。
中宵縱匣沖星劒,臨水難留上漢槎。
明日春風動行色,惟愁重別故林花。
(此見《永樂大典》卷三○○四“九真”“人”字〖五函四十一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