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題望云圖
六十春光彈指過,
百年心事半蹉跎。
白云亭畔巢痕舊,
天水樓邊鴻印多。
回首驚濤成幻影,
仰天旭日曝寒柯。
臨崖暫倚華峰石,
叆叇遙連北海波。
六十春光彈指過,
百年心事半蹉跎。
白云亭畔巢痕舊,
天水樓邊鴻印多。
回首驚濤成幻影,
仰天旭日曝寒柯。
臨崖暫倚華峰石,
叆叇遙連北海波。
六十年的光陰如彈指般飛逝而過,一生的心愿大半在歲月中虛度。白云亭畔舊巢的痕跡依然可見,天水樓邊鴻雁的足跡留存眾多。回首往事,曾經(jīng)的驚濤駭浪已化作幻影;仰望天空,初升的太陽正照耀著寒枝。暫時倚著山崖邊華峰的巖石,看那濃云與北海的波濤遙相連接。
彈指:佛教用語,比喻時間極短暫;
蹉跎(cuō tuó):光陰虛度,事情未能如愿;
鴻印:鴻雁的足跡,常喻指人生留下的蹤跡;
寒柯(kē):寒冷的樹枝;
叆叇(ài dài):云氣濃厚、彌漫的樣子;
幻影:虛幻的影像,此處指過往的動蕩經(jīng)歷已模糊如幻。
此詩應為作者年屆六十時自題于《望云圖》之作。創(chuàng)作背景或為回顧生平,面對歲月流逝與人生得失,借‘望云’之景抒發(fā)對往事的感慨與對當下的從容,體現(xiàn)晚年對生命的審視與感悟。
全詩以‘望云’為線索,串聯(lián)起對時光、往事、當下的多維觀照,既感慨‘半蹉跎’的遺憾,又以‘旭日’‘遙連’等意象傳遞豁達,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蒼茫的人生抒懷之作。
又江南、三月更明朝,便已是南風。擬強駐韶光,狂追柳絮,臥占殘紅。早向尊前沈醉,莫聽五更鐘。贏得春工笑,惱殺渠儂。
只道春風不改,□年來歲去,柳密花濃。但沈腰潘鬢,無復舊時容。春還是、多情多恨,便不教、綠滿洛陽宮。只消得,無情風雨,斷送匆匆。
博得藩封向夜郎,
忽傳縞素為先皇。
西南名義由來重,
又聽鈴聲替戾岡。
出嶺入嶺山鐘聲,
上灘下灘螢火明。
一只鸕鶿引人去,
自欹風簟看潮生。
香疊紅閨瑟瑟稠。
鴛鴦瓦凍喚行舟。
鴉啼衰柳月如鉤。
千里牽情雙夢好,
一年惜別四時愁。
不須頻上最高樓。
曲院猶存破屋斜,
北山老子舊詩家。
往來多少人惆悵,
只見山茶一樹花。
一灰葭動新吹律,五夜香焚舊檢身。笑我硁硁還碌碌,圓通常是不如人。
泰道將亨尚未回,側(cè)身天地一孤荄。故園松菊今相待,屈指春和歸去來。
依戀慈暉恐遽沈,披圖如見老萊心。
虞山章子何榮幸,藝以人傳直到今。
我亦澄江老鮮氏,悲懷風樹乃無親。
裙牏未浣杯棬飲,長作天涯負罪人。
寄語青山,為我筑、數(shù)椽茅舍。更計較、鑿斯池也,衡門之下。
屋后十弓放筍竹,墻邊五畝栽桑柘。還留些、隙地種梅花,依臺榭。
北海釣,南山射。東墅弈,西園畫。有鄰翁來往,雞豚春社。
笑問老妻能去否,蒿簪藜杖歸休罷。但囊中、尚乏買山錢,從天借。
約莫香來,倚闌低瞰花如雪。怨深愁絕。瘦似年時節(jié)。
歲一相逢,常是匆匆別。歌壺缺。又還吹徹。笛里關山月。
欲奠孤墳擷澗蔬,西風荒草遍寒墟。
行吟終傍靈均澤,痛哭空陳賈傅書。
三賦輝光東觀后,萬方兵革北征初。
故人太慰真知己,歌罷陳陶恨有余。
山亭夜月涼如水,
秋河不動金飆起。
溪路迢迢人獨歸,
煙樹朧朧鳥鵲飛。
古寺相留跨兩年,
窮通出處固天然。
短檠燈火掩書卷,
屢聽芭蕉夜雨眠。
一樹垂垂午蔭涼,
樓扉開處俯南塘。
不夸萬里昆侖水,
清艷滄浪是故鄉(xiāng)。
不看萸、把酒對名山,無帽厭西風。渺四海故人,一尊今雨,萬里長空。
宇宙此山此日,今夕幾人同。舉世誰不醉,獨屬陶公。
當日白衣幾許,漫凄其寄興,落日籬東。撫停云六合,借醉托孤蹤。
□吊古、不須多感,□古人、那得共杯中。拚酩酊,明年此會,誰此從容。
巫山巫峽滿秋煙,
山木蒼蒼冷到天。
兩岸猿聲休太苦,
青溪歸客未曾眠。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