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田征君
家臨清溪水,溪水繞磐石。
綠蘿四面垂,褭褭百余尺。
風泉度絲管,苔蘚鋪茵席。
傳聞潁陽人,霞外漱靈液。
忽枉巖中翰,吟望朝復夕。
何當遂遠游,物色候逋客。
家臨清溪水,溪水繞磐石。
綠蘿四面垂,褭褭百余尺。
風泉度絲管,苔蘚鋪茵席。
傳聞潁陽人,霞外漱靈液。
忽枉巖中翰,吟望朝復夕。
何當遂遠游,物色候逋客。
我家臨近清澈的溪水,溪水環繞著巨大的磐石。綠色的藤蘿從四面垂下,裊裊婷婷有百余尺長。風聲和泉聲好似絲竹管弦之音,苔蘚如同鋪開的墊子。聽聞潁陽的田征君,在云霞之外漱飲靈液。忽然收到您從巖中寄來的書信,我日夜吟誦凝望。何時能去遠游,尋訪您這位隱居之人。
臨:臨近。
褭褭(niǎo niǎo):細長柔美的樣子。
風泉度絲管:風聲和泉聲如同音樂。度,過,這里有像的意思。絲管,弦樂器和管樂器,泛指音樂。
茵席:墊子。
潁陽人:指田征君,潁陽是古地名,傳說許由曾隱居于此。
漱靈液:指服食仙藥或飲用清泉。
枉:謙辭,有勞。巖中翰:指田征君從山中寄來的書信。
物色:訪求。逋(bū)客:隱居之人。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詩人可能處于閑適的生活狀態,與田征君有一定交往。田征君可能是一位隱居之人,詩人收到其書信后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對其隱居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隱居生活的向往和與之相聚的愿望。其特點是寫景優美,意境清幽,語言自然。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隱居生活的追求。
乃祖天邊太白星,裔孫名字見家聲。
官曹卑似崔斯立,句律清如庾義城。
贈我不知相報答,投人政恐未分明。
丞哉于子元無負,松竹成陰水亂鳴。
鳴鐃疊鼓兩山傍,曉泛回潮石佛洋。
漠漠東風吹瘴霧,曈曈暖日上扶桑。
如聞鶴馭來空闊,知有神洲在渺茫。
何必山林啗靈藥,他年鼓枻訪東皇。
客有過蘭若,交情似竹林。
野花無可落,村酒不宜斟。
又得清新句,如聞謦欬音。
南坡盟好在,為問幾時尋。
聽說君中外,堂堂世上名。
文華張右史,正素老先生。
已上三年課,相期萬里程。
贈行無好句,聊用一杯傾。
霡霂無人見,芭蕉報客聞。
潤能添硯滴,細欲亂爐薫。
竹樹驚秋半,衾裯愜夜分。
何當一傾倒,趁取未歸云。
朝市邱園定孰優,要將閑適換深憂。
門闌終日斷還往,父子一樽相勸酬。
云鎖山林寒悄悄,風吹雪霰暮悠悠。
醉余身世知何許,莫向東陵覓故侯。
淮白美無度,山丹開欲然。
談夸空海內,悵望只溪邊。
老境嗟無幾,宗盟幸有連。
到時能走送,別后見相憐。
夜關不鎖戍無兵,負販行歌樂太平。
綠野牛羊新牧地,頹垣煙草古邉城。
山川自昔留形勢,基業今誰問戰爭。
隴上少年多意氣,彎弓徒自詫功名。
追隨六郡子,深入塞云來。
關路春飛雪,沙塲夜漲埃。
戲圍千騎獵,笑挽六鈞開。
歷歷經游處,初心已矣哉。
笻山美竹天下聞,有客錢氏之礽云。
自言吾祖嫌杖晚,贈子九節斑爛文。
尋幽已得濟勝具,傍險更策扶危勛。
同行安用木上座,一日不可無此君。
未著絕交論,但歌招隱詩。
人間審如此,身外復奚疑。
喪亂物情薄,奔馳智力疲。
溪山有佳處,投老更何之。
九月二十五,聚頭相共舉。
瞎卻正法眼,拈卻云門普。
德山不會說禪,嬴得村歌社舞。
阿呵呵,邏邏哩。
但怪朱絲韻枯木,那知古澗墜寒泉。
鳥啼靜夜應傳譜,風入寒松擬續弦。
妙體難尋斤斵處,高吟寧墮膝橫邊。
飲光到此如欣舞,笑倒云門逸格禪。
廣岸流波遠,清飚襟袖開。
登臨忘畏景,宴息絕纖埃。
逐渡輕云去,零空細雨來。
斯亭不受暑,歸客意裴回。
吾皇德澤小滄溟,倒載干戈不用刑。
天以圖書效河洛,人如蘭玉秀堦庭。
石渠盡日蓬山影,金殿凌虛帝座星。
從此崇文三萬卷,權輿甲部圣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