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趙吏部 其四
撫槎溯銀潢,手探支機石。
天孫繭甕絲,擬補袞五色。
星斗光離離,欲見無羽翼。
舊恩倘可報,殺身奚足惜。
撫槎溯銀潢,手探支機石。
天孫繭甕絲,擬補袞五色。
星斗光離離,欲見無羽翼。
舊恩倘可報,殺身奚足惜。
駕著木筏逆著銀河而上,伸手去探尋支機石。織女繭甕中的蠶絲,打算用來補綴帝王禮服的五色花紋。星斗閃爍著微光,想要相見卻沒有翅膀。倘若舊恩能夠報答,即使犧牲生命又有什么可惜。
撫槎:乘坐木筏。槎,木筏。
銀潢:銀河。
支機石:傳說中織女用以支撐織布機的石頭。
天孫:指織女。
繭甕絲:從繭甕中抽出的蠶絲。
補袞:補綴天子之服,后比喻匡正帝王的缺失。
離離:明亮的樣子。
由于缺乏具體資料,難以明確創(chuàng)作的具體時間和地點。推測可能是詩人在友人趙吏部任職或有相關經歷時,為表達對其的期許和自己報答舊恩的心意而作。當時或許社會環(huán)境相對穩(wěn)定,詩人與趙吏部有一定的交情和情誼。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報答舊恩的決心。其突出特點是運用神話傳說,使詩歌富有奇幻色彩。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的情感和文學才華。
種松六萬馀,千五百株活。長養(yǎng)二十年,大者僅如括。西齋落日多,六月苦炎熱。鄰園樹木稀,遮翳不可得。顧言種樹資,求用此時節(jié)。命兒召兩傭,伐干并其鬣。干以需柱梁,鬣以備周匝。四垂慎勿甲,涼風任超越。時移一丈板,獨踞文竹兀。伸紙二丈馀,舉墨陡一潑。左盤持蛑螯,右罍把饕餮。掛衣梅葉梢,綠陰灑晞發(fā)。
草屩來燕市,縫衣返故鄉(xiāng)。叫閽心力盡,垂橐路途長。著論名堪老,為園計未荒。吾謀非不用,君自愛滄浪。
羅拜兒童一笑歡,糟糠堂上勸加餐。身存敢嘆添華發(fā),世外堪容戴籜冠。壁里詩書經劫火,云中雞犬待還丹。閑情每逐春風醉,鶯語槐陰聽未闌。
睡驚秋近鳴蟲砌。蒼鬢摻勻霜。影孤燈翳冷。長嘆浩歌狂。
祿不必萬鐘,游不必五岳。隱不必山林,仕不必臺閣。但愿一官清且閒,不愿楊州騎白鶴。辭尊未必官遂卑,大儒首出稱宗師。條風偃草如反掌,新雨昭蘇還及時。井田學校相表里,文章禮樂如糠秕。先生振鐸陽春去,陽春有腳留難住。山南山北互晴陰,日出日入成朝暮。真機寂寞天何言,萬象森羅道昭著。雪邊立遍問奇人,門外栽多桃李樹。我在羅浮讀道書,五云西望悵離居。崆峒洞里春長在,甲子山中歲欲除。問年未信馮唐老,入世偏嫌惠遠疏。新詩題破鵝溪絹,遙托云中錦鯉魚。
九萬里風何壯哉,逍遙津接越王臺。尋源獨識海江志,得句當留天地才。小隱樓頭容世變,高懷籬外飽霜開。憑欄北望英雄氣,我欲堂前載酒來。
簡齋居士不飲酒,一入香林更不醒。驅使小詩酬曉露,絕勝辛苦廣騷經。
與客講虛中,明月照我懷。懷中亦有月,元從天上來。
江湖分得兩平平,九里長塘一片城。紅葉樹邊停舫子,白鷗群里聽鐘聲。晨星故舊嘗時數,春草詩情觸處生。歲事欲闌言別事,直燒燈燭到天明。
誰知玉井里,亦復有鴛鴦。玉女洗頭罷,蓮花無數香。更憐毛女好,于此素琴張。風捲水簾雪,愁卿羅袂涼。
無端秋思枕前滋,夢落青溪白石祠。去路似從桃葉渡,和歌多是《竹枝詞》。蘚碑字蝕無人讀,廢井銘存有客知。幽事最多難記得,綠波深處美人期。
帝閫謀元師,齋壇屬老儒。黃麻孚大號,皂纛擁前驅。便合聯黃袞,猶應冠紫區(qū)。炎炎白晝日,奄忽下桑榆。平土疏新渥,湛恩洞九泉。印懸金斗大,冠珥玉蟬連。墜劍今亡矣,鳴珂尚宛然。風流春月柳,無復似當年。并轡天街里,聯裾省戶中。追參兩班合,醉笑一尊同。我老猶占鵩,公豪正吐虹。忽騎箕尾去,悽斷白頭翁。
邯鄲道上憶交親,四十年來復幾人。我已白頭君綠鬢,相逢莫惜醉千巡。
暮春才得攬群芳,把酒臨階喜欲狂。珍重歸來閑宰相,片時剛為小生忙。
假館慚何補,叨鄰卜偶從。燈曾分夜讀,歌忍相晨舂。一壁山河邈,他生飲啄同。眼前無此屋,風雨憶帡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