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陵聞雁 其一
蕭蕭疏葉下長亭,
云淡秋空一雁經。
惟有北人偏悵望,
孤城獨上倚樓聽。
蕭蕭疏葉下長亭,
云淡秋空一雁經。
惟有北人偏悵望,
孤城獨上倚樓聽。
秋風中稀疏的樹葉蕭蕭落下,飄落在長亭邊,天空中云淡風輕,一只大雁飛過秋空。只有我這個北方人滿懷惆悵地遠望,獨自登上孤城的高樓,倚靠欄桿聆聽雁聲。
蕭蕭:形容樹葉飄落的聲音。
長亭:古時在城外路旁每隔十里設一長亭,五里設一短亭,供行人休息或送別。
經:經過。
北人:詩人自指,詩人可能是北方人。
悵望:惆悵地遠望。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是北方人,客居南方舂陵。在秋季看到大雁南飛,觸景生情,引發了思鄉之情,從而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的思鄉之情。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知名,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較高的藝術表現力。
廣寒宮殿,不在人間世。分付天香與巖桂。向西風、遙曳處,數十里知聞,金翠里、別有出群標致。
東園盛事。五畝濃陰芘。必以詩書取榮貴。況一門,三秀才,未足欽崇,那更是、異姓同居兄弟。
更細把、繁英祝姮娥,看禹浪飛騰,定應來歲。
朔風弄月吹銀霰。簾幕低垂三面。酒入玉肌香軟。壓得寒威斂。
檀槽乍拈么絲慢。彈得相思一半。不道有人腸斷。猶作聲聲顫。
凌亂敗荷,既似沙莞,又如淝水。顛倒旌旗都靡。
馀花敧謝,又似烏江,騅兮不逝。虞兮奈爾。
凋柳蕭騷,又如軹道,故老何顏對。
因緣斷。時節轉。自然如彼。自然如此。
水邊沙際。蘆花搖曳。喚住行人,蓼花嫵媚。引翻游子。
又似江都酣夜延秋,建業望仙結綺。
月下心飛,風前骨醉。共蘋花得意。
今看昔、后看今未。一回頭,已百彈指。
試問梅花何處好,與君藉草攜壺。西園清夜片塵無。一天云破碎,兩樹玉扶疏。
誰??昭華吹古怨,散花便滿衣裾。只疑幽夢在清都。星稀河影轉,霜重月華孤。
月殿移根入帝鄉。風流猶是舊時妝。猩血染成丹杏臉。濃點。郁金籠就赭衣黃。
浪說錦城元自少。不道。只今何啻五枝芳。試問司花誰是主。傳語。且煩都與十分香。
晚風斜日折梅花。樓外卷殘霞。領略一城春氣,華燈十萬人家。
輕衫短帽,風前趁馬,月下隨車。道個小來腳定,那人笑隔籠紗。
云暮暗千山,腸斷玉樓金闋。應是高唐小婦,妒姮娥清絕。
夜涼不放酒杯寒,醉眼漸生纈。何待桂花相照,有人人如月。
曾到蘄州不,人人說使君。使君才具合經綸。小試邊城、早晚上星辰。
佳節重陽近,清歌午夜新。舉杯相屬莫辭頻。后日相思、我已是行人。
橘綠與澄黃。今小春、已過重陽。晚來一霎霏微雨,單衣漸覺,西風冷也,無限情傷。
孤館最凄涼。天色兒、苦恁凄惶。離愁一枕燈殘后,睡來不是,行行坐坐,月在迥廊。
龜紗隔霧,繡簾鉤月,那時曾見。
照影兒、覷了千回百轉。素艷明于練。
柔腸堆滿相思愿。更重看幾遍。
是天然不用,施朱櫳翠,羞損桃花面。
籬菊灘蘆被霜后。裊長風、萬重高柳。天為誰、展盡湖光渺渺,應為我、扁舟入手。
橘中曾醉洞庭酒。輾云濤、掛帆南斗。追舊游、不減商山杳杳,猶有人、能相記否。
長憶當初,是他見我心先有。一鉤才下,便引得魚兒開口。
好是重門深院,寂寞黃昏后。廝覷著、一面兒酒。試撋就。
便把我、得人意處,閔子里、施纖手。云情雨意,似十二巫山舊。
更向枕前言約,許我長相守。忺人也,猶自眉頭皺。
煙云變化。面面青山如展畫。
俯對平川。野水煙村遠接天。
有時縱目。景物繁華觀不足。
月下風頭。一曲清謳博見樓。
不見嚴夫子,寂莫富春山。空馀千丈危石,高插暮云端。
想象羊裘披了,一笑兩忘身世,來把釣魚竿。不似林間翮,飛倦始知還。
中興主,功業就,鬢毛斑。馳驅一世豪杰,相與濟時艱。
獨委狂奴心事,不羨癡兒鼎足,放去任疏頑。爽氣動心斗,千古照林巒。
素衣蒼狗不成妍。何意妒蟬娟。
不知高處難掩,終自十分圓。
涵萬象,獨當天。照無邊。
乾坤呈露,何況人間,大地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