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字木蘭花
煙云變化。面面青山如展畫。
俯對平川。野水煙村遠接天。
有時縱目。景物繁華觀不足。
月下風頭。一曲清謳博見樓。
煙云變化。面面青山如展畫。
俯對平川。野水煙村遠接天。
有時縱目。景物繁華觀不足。
月下風頭。一曲清謳博見樓。
煙云不斷變化,四面的青山就像展開的畫卷。俯身面對平坦的原野,野外的水流和煙霧籠罩的村莊一直延伸到天邊。有時極目遠望,繁華的景物看也看不夠。在月下、在風中,于博見樓聆聽一曲清歌。
展畫:展開的畫卷。
縱目:放眼遠望。
清謳:清美的歌聲。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詞中描繪的美好景物和愉悅心境推測,可能是詞人在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游覽時,心情舒暢,有感而發創作了此詞。
這首詞主旨是描繪美景、抒發愉悅之情。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意境優美,情感表達直接。在文學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詞人捕捉美好瞬間的能力。
小小亭臺短短墻,茅齋靜處著繩床。排檐寒色幾竿竹,隔座輕煙一瓣香。明鏡未容悲歲晚,青山也解笑人忙。年來飽飯便便睡,夢里身如在故鄉。
堆盤紅縷細茵陳,巧與椒花兩斗新。竹馬異時寧信老,土牛明日莫辭春。西湖弄水猶應早,北寺觀燈欲及辰。白發蒼顏誰肯記,曉來頻嚏為何人。
幽棲枹樸古先精,宴坐參同元化并。一炷清香騰瑞靄,云端時透步虛聲。
短褐沖風立曉亭,無端物物攪詩情。梅邊正被寒山惱,又聽松梢袞雪聲。
新涼時節城南住。燈火誦魯國尼父。到秋來宋玉生悲,不賦高唐云雨。一聲聲只在芭蕉,斷送別離人去。甚河橋柳樹全疏,恨正在長亭短處。
飄飄江海游,渺渺關河役。燕鴻有相避,客子無定跡。南山火云高,北山雪新白。想此六月時,相顧各動色。堠傍青松樹,上有雙鵠翼。愛君慎舟楫,戒我專寢食。擾擾行路難,風花亂如棘。
吟到西風黃葉枯,新愁幾點落寒蘆。乾坤萬象俱吾有,煙雨一闌何處無。流水悠悠吾道在,浮云擾擾世情疏。午窗喚醒華胥夢,古木巖頭聞鷓鴣。
作縣徒勞爾,飛黃服短轅。棄官真不惡,惜別卻無言。再試知何地,孤生老是村。去逢南國友,梅嶺正花繁。
殘秋千里游梁去,破浪扁舟別我來。對坐無言看山月,一庭松雨在莓苔。
柳外春煙午未消,煙深何處認郎橈。小鬟不用頻相問,已約桃花第五橋。
君是尋詩是探梅,柴門幾日為君開。崖前路近行春好,只為梅花直一來。
一盤圓走烏珠,便摹出、可人情韻。箜篌鉦鼓,箏琶色拍,歌聲遠近。江上峰青,湘靈不見,為傳幽恨。正洋洋盈耳,鵝鴐忽叫,忙扶起,斜行璺。磨蝎命宮休問。向筵前、每央紅粉。揚州小調,邯鄲小曲,轉喉猶吝。手握樞機,眼明爐錘,傲他香吻。繞梁能幾日,真聽遍、廿四番花信。
二月垂楊綠葉齊,無朝無暮子規啼。飛花袞袞向東去,卻被東風吹向西。
文初先生住天目,種竹千竿繞茅屋。高者昂然拂霄漢,低者森然護簾幕。座中渾無塵俗氣,深處自有鸞鳳宿。先生曳杖時吟眺,蒼雪無聲落烏帽。百年世事了無聞,三伏炎光豈能到。醉坐石磴如巢云,襟懷不異長庚老,嶰谷筼筜眼中小。
枝南枝北芯無數,夢在羅浮海上村。白雪已空天下色,黃昏曾返月中魂。水仙樊子宜相近,瘴雨蠻風定幾番。今日賦詩須我輩,何人東閣與重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