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登龍華塔同鄧秋枚諸貞壯書懷
附廓無山三百里,蒼茫卻入漪瀾中。
橫江白雁天連水,滿地黃花雨又風。
對泣未甘同寂寞,登高時亦愴英雄。
神州只在殘陽外,亂石驚濤日夜東。
附廓無山三百里,蒼茫卻入漪瀾中。
橫江白雁天連水,滿地黃花雨又風。
對泣未甘同寂寞,登高時亦愴英雄。
神州只在殘陽外,亂石驚濤日夜東。
城郊方圓三百里都沒有山巒,那蒼茫的景象卻融入了水波蕩漾之中。橫過江面的白雁,仿佛與水天相連;滿地的菊花,正遭受著風雨的侵襲。不甘心像現在這樣一同寂寞地相對流淚,即便登高望遠,也常常讓英雄感到悲愴。神州大地仿佛就在那殘陽之外,江中的亂石和驚濤日夜不停地向東流去。
附廓:城郊。
漪瀾:水波。
黃花:菊花。
對泣:相對哭泣,形容人在困境中哀傷。
此詩創作于時代動蕩之際,當時國家面臨著內憂外患,社會局勢不穩定。詩人與友人登高望遠,看到眼前的景象,觸景生情,寫下此詩以抒發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和感慨。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和憂慮。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意境雄渾悲壯。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知識分子對國家前途的思考和感慨。
景龍仙駕遠,中禁奸釁結。謀猷葉圣朝,披鱗奮英節。青宮閶闔啟,滌穢氛沴滅。紫氣重昭回,皇天新日月。從容廟堂上,肅穆人神悅。唐元佐命功,輝煥何烈烈。
河官暫托貢茶臣,行李山中住數旬。萬指入云頻采綠,千峰過雨自生春。封題上品輸天府,收拾馀芳寄野人。老我空腸無一字,清風兩腋愿輕身。
衰疾事朝謁,遲留不忍離。恩深明主眷,義重故人思。蟻醞分官甕,羔肩侑客炊。金鑾登宰輔,白首愧儒師。
誠齋老子一歸休,最感蛩聲五報秋。細聽蛩聲元自樂,人愁卻道是它愁。
排天門,羅萬戟。升三陔,祠泰一。旗幡幡,鼓吸吸。降赤霄,下瑤席。泰一徠,景貺集。歲三登,連八極。五臣相,宇宙一。神降臨,罔不吉。神言歸,恍兮惚。愿壽公兮報公德。
綠柳陰中白浪花,河邊日日暗風沙。解鞍縱馬悄無事,隱幾看書隨處家。河勢東回今幾年,濃陰滿目盡桑田。川原變化無終極,一氣不為常寂然。原上累累古冢高,昔時意氣盡賢豪。斷碑名姓已磨滅,永日東風吹野蒿。
同云四翳,零雨其滂。虎嘯谷風,鳳鳴朝陽。呂望歸周,尹摯佐湯。仲父齊霸,諸葛漢昌。氣以類感,道由義彰。功濟九有,千載之光。
卅里相望如隔世,中間消息兩茫然。雁來燕去催人老,竹萎松枯惜境遷。病馬躍淵良憊矣,茅檐負日欲終焉。何當飽載郫筒酒,共泛湘湖唱晚煙。
吾猶堪起倒,吾肯謝親賓。在世寧須此,如公故可人。百年應得見,一面始能親。獨向湘江去,無忘越嶺春。
侂怒如關虎,曦謀比井蛙。公乎拚一死,國爾自忘家。庾亮塵難污,劉輿膩莫加。修名與姱節,皎皎玉無瑕。
夾戶春風五柳斜,繞籬秋色醉黃花。南山只在茅茨外,人道柴桑處士家。
總戎司馬舊春官,坐鎮邊陲眾自安。雙闕朝元瞻御扆,六州行部駐雕鞍。履聲暫待金門漏,旆影還沖玉塞寒。明到關城多暇日,好將佳句寄朝端。
垂垂三徑晚香開,二妙端能為我來。老瓦尚堪沽濁酒,破鞋何惜上高臺。十年心事霜髯短,萬□秋聲畫角哀。海內詩人有公等,懸崖待與斸蒼苔。兩公詩思欲飛揚,頗似繁臺俯大梁。瀟灑道裝衣袖闊,昂藏壽相耳毫長。持身未慣全隨俗,玩世何嫌略放狂。我有平生八叉手,興來舉酒尚洋洋。
朱榴雖檀名,不與眾草爭。春陽炎天眾草死,朱榴吐艷何揚揚。縟瓣攢葩不結實,可憐此物終拋擲。
黃楊為木至精堅,寸干三春長未全。偶乞馀材簪短發,兼煩佳句寄衰年。籜冠不用傍人整,槲笠還宜覆頂圓。慚愧病軀梳沐少,鬅松雙鬢日高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