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魏和公 其二
行李當途欲出關,離亭有酒不歡顏。
要知鄉國無多路,只是梅花隔一山。
知己痛心如死別,勞人渡海似生還。
粵城西畔臺南畔,不得留君駐此間。
行李當途欲出關,離亭有酒不歡顏。
要知鄉國無多路,只是梅花隔一山。
知己痛心如死別,勞人渡海似生還。
粵城西畔臺南畔,不得留君駐此間。
行裝在路途中正準備出關,離別的亭子里雖有酒卻難展歡顏。要知道故鄉并不算遠,只是被一座開滿梅花的山阻隔。知己離別心痛如生死永別,奔波之人渡海仿佛從生死邊緣歸來。粵城的西邊與臺南的邊上,終究不能把你留在這地方。
行李:指行裝,亦指出行的人。
離亭:古代送別的驛亭。
鄉國:故鄉。
勞人:奔波勞苦的人,此處指魏和公。
粵城:今廣州,清代為重要港口。
臺南:今臺灣南部,清代與大陸聯系密切。
此詩應為詩人送別友人魏和公遠游所作。結合'渡海''粵城''臺南'等詞,推測創作背景或為清代友人因事需渡海前往臺南,詩人于粵城送別,因交通不便、歸期難料,故生深切離情。
詩通過送別場景的細節描寫(離亭飲酒、行裝出關)、空間距離的渲染(梅花隔山、粵城臺南)及情感的直抒(痛心如死別),展現了對知己離別的深厚情誼與無法挽留的悵惘,語言質樸而情真意切。
歷歷東井舍,昭昭右掖垣。
云際龍文出,池中鳥色翻。
流輝下月路,墜影入河源。
方知潁川集,別有太丘門。
盤根植瀛渚,
交干橫倚天。
舒華光四海,
卷葉蔭山川。
春暮萍生早,日落雨飛余。
橫彩分長漢,倒色媚清渠。
梁前朝影出,橋上晚光舒。
愿逐旌旗轉,飄飄侍直廬。
上弦明月半,
激箭流星遠。
落雁帶書驚,
啼猿映枝轉。
夜色凝仙掌,晨甘下帝庭。
不覺九秋至,遠向三危零。
蘆渚花初白,葵園葉尚青。
晞陽一灑惠,方愿益滄溟。
禁苑春光麗,花蹊幾樹裝。
綴條深淺色,點露參差光。
向日分千笑,迎風共一香。
如何仙嶺側,獨秀隱遙芳。
明月有余鑒,羈人殊未安。
桂含秋樹晚,波入夜池寒。
灼灼云枝凈,光光草露團。
所思迷所在,長望獨長嘆。
回鑾下蒲阪,飛旆指秦京。
洛上黃云送,關中紫氣迎。
霞朝看馬色,月曉聽雞鳴。
防拒連山險,長橋壓水準。
省方知化洽,察俗覺時清。
天下長無事,空余襟帶名。
游豫停仙蹕,登臨對晚晴。
川鳧連倒影,巖鳥應虛聲。
野奏風成曲,山居云作纓。
今朝丘壑上,高興小蓬瀛。
我望風煙接,
君行霰雪飛。
園亭若有送,
楊柳最依依。
二室三涂光地險,均霜揆日處天中。
石泉石鏡恒留月,
別有祥煙伴佳氣,能隨輕輦共蔥蔥。
秦地雄西夏,并州近北胡。
禹行山啟路,舜在邑為都。
忽視寒暄隔,深思險易殊。
四時宗伯敘,六義宰臣鋪。
征作宮常應,星環日每紆。
盛哉逢道合,良以致亨衢。
恭聞帝里生靈沼,應報明君鼎業新。
既協翠泉光寶命,獨有前池一小雁,叨承舊惠入天津。
帝道薄存兵,王師尚有征。
是關司馬法,爰命總戎行。
畫閫崇威信,分麾盛寵榮。
聚觀方結轍,出祖遂傾城。
圣酒江河潤,天詞象緯明。
德風邊草偃,勝氣朔云平。
宰國推良器,為軍挹壯聲。
至和常得體,不戰即亡精。
以智泉寧竭,其徐海自清。
遲還廟堂坐,贈別故人情。
南山開寶歷,北渚對芳蹊。
的歷風梅度,參差露草低。
堯樽臨上席,舜樂下前溪。
任重由來醉,乘酣志轉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