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星
歷歷東井舍,昭昭右掖垣。
云際龍文出,池中鳥色翻。
流輝下月路,墜影入河源。
方知潁川集,別有太丘門。
歷歷東井舍,昭昭右掖垣。
云際龍文出,池中鳥色翻。
流輝下月路,墜影入河源。
方知潁川集,別有太丘門。
東邊井宿群星清晰羅列,右掖垣星明亮閃耀。云邊似有龍紋出現,池水中鳥影翻動。星光灑落在月下的道路,光影仿佛墜入了黃河源頭。這時才明白潁川荀氏的聚會,另有太丘長陳寔那樣賢德之門。
歷歷:清晰分明的樣子。東井舍:指井宿,星宿名。
昭昭:明亮的樣子。右掖垣:星官名。
龍文:龍紋,這里形容云的形狀。
鳥色翻:指池水中鳥的影子晃動。
流輝:流動的光輝。
墜影:指星星的光影。河源:黃河源頭。
潁川集:指潁川荀氏家族的聚會。荀氏為東漢著名世家。
太丘門:太丘長陳寔之門。陳寔是東漢名士,德行高尚。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推測詩人可能在夜晚觀星時,由星空聯想到古代賢德世家的故事,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詠星表達對賢德的推崇。其特點是景典結合,以景引典。在文學史上雖不著名,但展現了詩人豐富的聯想和文學才華。
一見識君多道氣,再陪杖屨此躋攀。高山流水知公志,明月清風共我閑。落落半生心未泯,寥寥千載事相關。出山一步塵埃滿,便好赍糧莫出山。
思堂醇酎。滿酌金杯爭獻壽。記取年時。頭白成雙唱舊詞。莫言秋晚。五日小春黃菊綻。折一枝來。綸誥金花要并開。
牙旌初入豫章臺,繡鉞俄看灞上開。把袂云霞匡續去,飛書河岳巨靈來。公馀雁塔誰高倡,客滿龍門孰上才。寂莫漢庭遷史宅,遺蹤一為問蒿萊。
重湖浪正起,支川舟不行。急雨夜臥聽,顛風晝眠驚。
靈符鎖盡穴中蛇,深入千巖處士家。峒戶隔云呼不應,時時流水出桃花。
一昔逢寒食,行吟采物華。風生敲檻竹,雨濕墮船花。曲塢青龍樹,長灘白鷺沙。回看江上水,直去到吾家。
來時風葉滿蘇樓,冉冉巴山過菊秋。亂世棼然翻作客,大江東去不回頭。仍依臘月成私祭,并壽朝云祝好逑。此地故人多丙子,南飛一鶴勝黃州。
野寺秋容靜,幽人逸興多。漫邀彭澤叟,來和濯纓歌。
自詡翩翩九萬鵬,蓬萊屢欲好風乘。妄投徒惹花枝笑,長嘆翻教燕子憎。莫更隨鴉悲彩鳳,祇應茹素學孤僧。艷情綺語從今懺,好為蒙童竭所能。
年少春心花里轉。只恐飛花片片。沈醉歸深院。妓衣何用令高卷。要看梁州初入遍。放出樓中舞燕。有眼何曾見。看來未足重開宴。
馮高覽章貢,登樓見吳楚。帆遠行盡山,江長流入霧。
葛坡龍竹東坡笠,合伴山人到洞天。柯爛想應留斧在,憑君試問石橋仙。
隱士高閒臥云處,故家軒豁讀書齋。冉冉霜顛倚門處,飄飄風袂及家時。菡萏泉香金錯落,苾芻風煖翠婆娑。
自從堯歷數昌辰,已是三千六百春。渺渺文明知幾聚,悠悠蓋壤定何人。斯文一縷千鈞日,我輩三綱五典身。日邁月征各珍重,幾多疏缺待彌綸。
絳帳遙趨大國風,懸腰雙劍拂長虹。旋收駿骨過秦市,盡輦蛾眉入漢宮。紫閣煙霞晴望里,黃河冰雪醉吟中。驚看岳頂重題后,萬古金天色對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