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詞(二首)
芳菲春色滿樓臺,人在天涯去不回。自倚雕闌看蛺蝶,微風吹送落花來。
秋到空階一葉飛,邊庭何處雁來稀。香閨日日愁無賴,月下寒砧又搗衣。
芳菲春色滿樓臺,人在天涯去不回。自倚雕闌看蛺蝶,微風吹送落花來。
秋到空階一葉飛,邊庭何處雁來稀。香閨日日愁無賴,月下寒砧又搗衣。
第一首:芳菲的春色布滿了樓閣臺榭,心上人遠在天涯一去不回。獨自倚靠雕花欄桿看蝴蝶飛舞,微風輕輕吹送著落花飄來。第二首:秋意來到空寂的臺階,一片落葉飄飛,邊塞之地哪里還有稀疏的雁群飛來。香閨里每日都有無可奈何的愁緒,月光下又傳來寒砧搗衣的聲音。
芳菲:花草芳香茂盛。
雕闌:雕花的欄桿。
蛺蝶:蝴蝶。
邊庭:邊疆地區(qū)。
無賴:無奈,無法排遣。
寒砧:秋夜搗衣的砧石,因秋涼而稱寒。
此詩為傳統(tǒng)閨怨題材,可能創(chuàng)作于古代社會男子常因游宦、戍邊等遠離家園的背景下,通過閨中女子的視角,反映其獨處時的孤寂與對離人的思念。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地點無明確記載,側(cè)重展現(xiàn)普遍的情感體驗。
全詩分詠春秋兩季,以景寫情,通過女子對自然景物的敏感觀察與生活細節(jié)(看蝶、聽搗衣),刻畫其長期的思念與愁緒,情感真摯,情景交融,是閨怨詩中含蓄傳情的典型之作。
道人元不霍山住,十六年來才兩度。
今遇端山特地來,閒名知被人添注。
何處山靈不識君,特將風雨滌炎氛。
明朝不必峰頭立,萬壑松濤徹夜聞。
建酉金為政,搖落草木衰。除瓜隴畝凈,邵平無米炊。滿家色藜藿,詩書不赒饑。平生晁公子,正用此時來。
定交無一物,秋月以為期。執(zhí)持荊山璧,要我雕琢之。破斧不能柯,況乃玉無疵。危冠論百揆,備樂奏四時。
成功彼有命,用舍君自知。收身渺江湖,歲晚白鳥嬉。開徑蒲葦中,倚鋤望君歸。
閉塞乃非道,不才當爾為。建鼓求亡子,原非入耳歌。除去綠綺塵,水深山峨峨。滿堂悅秦聲,君獨用此何。
平分感秋節(jié),空闊湛金波。定夜百蟲息,高論聽懸河。執(zhí)攬北斗柄,斟酌四時和。
破屋仰見星,得子喜且多。危柱無安弦,野水自盈科。成道在禮樂,成山在丘阿。
收此桑榆景,相從寄琢磨。開懷溟海闊,百怪出蛟鼉。閉藏愿自愛,驚人取譴訶。
戀舊頻過汝,相看意轉(zhuǎn)幽。
紅深花妒日,碧澹葉含秋。
已醉涂林樹,還開風木樓。
一枝斜倚晚,喜色坐中收。
虎溪冰瑩長空月,
鳳嶺松吟后夜風。
堪笑堪悲翁老子,
儼然不改舊時容。
驥孫裁五歲,繞膝到宵深。小字傳神寫,唐詩帶笑吟。造型能摺紙,辨調(diào)會拼音。未有織塵染,純真赤子心。
華孫剛兩歲,闊步不須扶。運氣吹花鹿,傳神看鳥雛。竹桿呼作馬,雞蛋畫成圖。說話能褒貶,吾家千里駒。
欲唱仙歌訪羨門,
琵琶舊手賤昆侖。
花朝重理《云和曲》,
待撥鹍弦與細論。
帶雨移根著意栽。
兩行陰里素馨開。
晴光長憶龍池水,
曾照宮腰瘦影來。
豐臺居人何所作,十八村同種芍藥。
年年此地花繁時,淺紫深紅如繡錯。
我今移植秋分前,草束蒲包入城郭。
土人為言花色全,叢雖剪短根非弱。
栽培有法初不繁,凍水冬來須如約。
預為花計我何樂,惟愿花開斗相若。
招邀故舊暮春集,羅列樽罍花畔酌。
不堪持贈留常看,豈慕詩人笑相謔。
要知花鳥皆友于,請看園圃即丘壑。
莫辭短徑灌溉勤,來春爛漫猶可度。
城西國花舊有堂,牡丹盛開紅千萼。
城中誰與殿春風,晉花為相殊不惡。
相馬不嫌瘦,相士不嫌狂。
深知此意惟孫陽,得邀一顧終騰驤。
天生我才必有耦,牝牡驪黃恣眾口。
兩人白眼一時青,為惜別離重執(zhí)手。
廣陵風雨海門波,問君何事趨南河。
南河通天入云漢,年年槎客此經(jīng)過。
君駒千里我如何。
風骨信傾城,何止千金當?shù)谩?
十八娘殊媚嫵,帶寶山春色。
小廉吾欲笑髯蘇,日啖僅三百。
蘭畹近邊寒峭,問何時挺出。
憑君莫問妝樓處,御溝煙水如舊。滿目江山,古而無死,此日定應(yīng)誰有。烏棲鹿走。只一段鉛華,芳名未朽。直道忘情,試來此地斷腸否。
春風何限當日,下簾聲一派,遠山青后。鳳脛燈昏,龍香撥暖,消得宿妝殘酒。寂寥清漏。早一曲回心,幾時重奏。付與昏鴉,夜寒喧禁柳。
浩風無量劫,所歷知幾舍。
三十有二相,現(xiàn)示隨變化。
偶披垢膩衣,來稅人間駕。
說盡千萬偈,漆鐙明暗夜。
秋色中分,銀蟾催徹樓頭晏。五湖歸浪隔芙蓉,徒倚朱欄遍。
誰寄題詩紈扇,伏賓鴻、彩毫重見。遠山停雪,野帳傳烽,愁來庭院。
未脫征衫,一年聽盡銅壺箭。錦騮成隊玉關(guān)開,近息沙場戰(zhàn)。
不信孤臣身賤,但看取、冰華拂面。難醫(yī)白發(fā),任說丹砂,夜涼人倦。
殘年作客遍天涯,下馬長亭便似家。
三疊凄涼渭城曲,數(shù)枝閑澹閬中花。
襞箋授管相逢晚,理鬢熏衣一笑嘩。
俱是邯鄲枕中夢,墜鞭不用憶京華。
傍澗緣崖數(shù)里長,洞云穿盡見山光。登高一望無邊際,指點嶺南在渺茫。
熊羆窟里結(jié)茆廬,水土年來始拮據(jù)。道者妻孥皆凈業(yè),老傭更欲傍僧居。
四圍竹樹密如墻,異草閒花植數(shù)行。三十馀年明月夜,身心受用幾清涼。
生平慣處最高山,萬里煙云指掌間。祇為登高乏足力,夢魂猶繞子湖還。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