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王孫 閨怨四首 其一
絲絲嬌柳逐風斜。
曉日瞳朧掩碧紗。
強起還慵理鬢鴉。
白楊花。
猶自多情入妾家。
絲絲嬌柳逐風斜。
曉日瞳朧掩碧紗。
強起還慵理鬢鴉。
白楊花。
猶自多情入妾家。
纖細的柳枝隨著風輕輕傾斜。清晨的陽光朦朧,透過綠色的紗簾。勉強起床,卻依然慵懶,懶得梳理鬢發。白楊花啊,仍然多情地飄進我的庭院。
瞳朧:日光模糊不明的樣子。
鬢鴉:指女子的鬢發,因色黑如鴉羽而得名。
強起:勉強起身。
慵:懶散,倦怠。
猶自:仍然,依舊。
此詞為閨怨題材,或創作于作者觀察深閨女性生活之際。通過刻畫女子晨起慵懶、楊花相伴的日常,反映古代女性幽居獨處的孤寂心境,是傳統閨怨詞的典型表達。
全詞以細膩筆觸描繪閨中女子晨起的慵懶狀態與楊花入宅的小景,借景襯情,含蓄傳遞孤寂怨思,語言柔美自然,是宋代閨怨詞中刻畫女性心理的佳作。
西風脫殘暑,我病不自聊。吏舍少還往,亦復長蓬蒿。欣然脫帽去,念此非一朝。陽翟未遽往,寧陵虛見招。初無食息地,未免柴水勞。
故人數遺書,尚有江與晁。窮途感節義,俗耳受風騷。向來相知人,昔盛今寂寥。落日送汪謝,荒小留老饒。關侯最杰立,亦以膏自燒。后生有向子,更盡兒女嬌。出門天奪之,不令上云霄。
坐看朋友淚,未減春秋褒。怪我但羸疾,悮蒙風雨搖。日月費奔走,文章勤琢雕。會須領妻子,更欲投吾曹。耆舊喚歸隱,諸公憐久要。出同赴雞黍,歸但守簞瓢。相將訪云山,所至雜漁樵。還當古渡口,臥聽西江潮。
冰霜抵窮臘,伏枕久亦倦。
思公如和風,咫尺未得見。
人生無賢愚,各自有志愿。
但得所趣同,公固不我賤。
何須肱九折,始見金百煉。
平安望中原,棲息各異縣。
尚欲從公游,衰年保窮健。
馮驩客傳舍,
彈鋏歌不已。
托身孟嘗君,
惟有一劍耳。
何事食無魚,
何事出無輿。
先生猶有劍,
至我劍亦無。
一來曹南郡,
優游聊自娛。
春風吹我衣,
春草生庭除。
小便胞略轉,
晚發手自梳。
仰面送歸雁,
低頭羨游魚。
幸有薄薄酒,
浸漬滿腹書。
安得待天命,
吾心亦何如。
長鋏莫漫彈,
何必憶吾廬。
北風凜凜吹月高,萬木夜作窮猿號。
臥聽車馬赴塵土,愛此一室明秋毫。
小爐著火晚收焰,短檠照坐寒無膏。
主人忘言客亦嬾,更煩赤腳送茗盌。
子云事業本清浄,維摩方丈常蕭散。
出游苦畏今日閙,歸坐略盡平生款。
自知衰病損剛腸,只要文書遮病眼。
公能卻掃趁閑暇,渠自低頭費牽挽。
明朝乘興尚能來,咫尺吾廬不嫌遠。
病夫坐穏懶出門,底事逢春作癯瘦。
故人相尋不憚遠,欲以一杯為我壽。
鋪張古昔引大義,勸使忍窮如忍詬。
感君意氣但如昨,顧我情懷已非舊。
平生甘作蟻旋磨,萬事只如船放溜。
十年參差故鄉夢,一心守待靈芝秀。
辱身竊比柳下惠,疾惡幸逢朱伯厚。
他時城市望云山,歲晚何由數相就。
平沙遠草春未生,萬木夜起爭悲鳴。秋云欲墜都護壘,急雪暗下屯田營。
胡人卻走畏深入,漢家飛將已云集。此時一馬直萬錢,隴右河湟更供給。
邊塵凈盡今百年,萬馬潦倒西風前。天生駿骨例艱阻,是處雕鞍蒙受憐。
君家九幅開新帳,欻見腰褭華堂上。長鞭不用覊絡遠,霧縠云羅倚惆悵。
高旌裊裊霜露微,苜蓿得雨連山肥。同時戰士今不歸,曹霸弟子能神奇。
毫端妙處君得之,駑駘往來空爾為。
超然堂中墨如戟,
支撐宗門渠有力。
參得諸方一味禪,
以此示人人不識。
病夫見之喜折屐,
便欲投詩恐無益。
主人不吝是家風,
會見瑯瑯送珪璧。
愿君普斷殺,
能益君壽數。
子孫亦長年,
皆以不殺故。
君子遠庖廚,
非有意于善。
但能觀自身,
此理即可見。
五年避地走窮荒,
嶺海江湖半是鄉。
歡喜聞君俱趣召,
衰頹如我合深藏。
曉寒已靜千山瘴,
宿霧先吞萬瓦霜。
日日江頭望行李,
幾回驅馬度浮梁。
經時望子來,慰我終歲病。
西行道路迂,復見復未定。
秋毫論得失,此豈不有命。
嘗聞安身要,其本在無競。
屬者聞居久
今來促召頻
但能消黨論
便足掃胡塵
眾水同歸海
殊涂必問津
如何彼黠虜
敢謂漢無人
異日逢明主,
端居不復藏。
一心扶正道,
極力拯頹綱。
已病猶軒豁,
臨衰更激昂。
始知操韞處,
余事及文章。
雁從何方來,云自燕趙北。
今當何所往,暖日近旸谷。
寒云墮江漢,未見所棲宿。
朝憂稻粱少,暮畏羅網逐。
惜哉還往頻,愈覺歲月促。
悔不近藩籬,隨群伴雞鶩。
羽干何必好,志愿亦易足。
物生有高下,終恐厭摧伏。
公看滄海頭,萬里飛鴻鵠。
舊琴無譜亦無弦
子獨深求不許年
正以安閑有余地
不因言語悟先天
論詩再到新刪后
讀易仍窺未畫前
老病相逢聊一笑
非關無地可逃禪
霜風過雨不勝寒,
木落重重見遠山。
風卷沈浮橫浦外,
鳥飛明滅夕陽間。
頳肩道永方南去,
趼足何時得北還。
杖屨登臨共回首,
自憐五澤入荒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