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有道墓二首 其一
雖貞非絕俗,縱隱不違親。
一代真名士,同舟有幾人。
聲華過俊及,轍跡遍風塵。
小節猶堪效,爭傳墊角巾。
雖貞非絕俗,縱隱不違親。
一代真名士,同舟有幾人。
聲華過俊及,轍跡遍風塵。
小節猶堪效,爭傳墊角巾。
雖然堅守正道卻并非超凡脫俗,縱然隱居也不違背侍奉雙親之道。他是一代真正的名士,能與他同列的又有幾人呢?他的聲名超過了俊才和賢士,他的行跡遍布塵世。就連他的小節都值得效仿,人們爭相傳頌他墊角巾的故事。
貞:堅守正道。
絕俗:超凡脫俗。
違親:違背侍奉雙親。
聲華:聲名榮耀。
俊及:俊才和賢士。
轍跡:行跡。
墊角巾:《后漢書·郭太傳》記載,郭太曾在雨中行走,頭巾一角被打濕下垂,人們見后紛紛效仿,故意把頭巾折一角,稱‘墊角巾’。
郭有道即郭太,是東漢時期的名士。當時社會政治腐敗,但郭太不參與政治斗爭,隱居講學,以道德學問著稱。詩人可能生活在類似的社會環境中,對郭太這樣的名士十分推崇,故而創作此詩來表達對他的敬意。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郭有道為一代真名士,其特點是通過簡潔語言和用典展現人物形象。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人們對名士的尊崇風氣。
入得冶父門,不避冶父劍。
劍下驀翻身,為君通一線。
吃底劈胸拳,透底生鐵面。
莫怪粗糲藜,方便沒方便。
固城朝送客,東壩晚留儂。
浙近風煙好,春回港汊通。
北來愁亂轍,南去喜疎篷。
不是趨朝市,松江學釣翁。
積雨已連月,長沙尚春寒。今朝定何朝,喚客來江干。
問訊湘西寺,霧重江漫漫。聊須萬斛舟,渡此千尺湍。
老松如相迎,翠落頭上冠。卻望城中花,寶髻垂珠鬘。
勸農有故事,般樂非所安。薄晚會春園,老稚隨馬鞍。
彘肩侑尊酒,呼喚來同盤。從容及鄙事,爾汝開心肝。
我是耕田夫,偶然此為官。飽不知稼穡,愧汝催租瘢。
愿言各努力,長年好相看。
平生乖崖公,及此拜仿像。凜然風埃外,余子避英爽。
憶公昔正色,抗論指邪枉。念當絕其根,所畏日滋長。
晴空轟雷霆,下土走魅魍。云何廊廟姿,半世江海上。
徒令治郡聲,迄今滿天壤。論相危及公,亦豈坐倔彊。
嗟哉彼隘俗,利欲扼其吭。聞公卓絕風,吐舌仍儻怳。
豈知古之人,事業系所養。臨機隨手應,如爬適苛癢。
李侯亦高世,希蹤自疇曩。萬里見丹青,高堂辟虛敞。
瑯瑯壁間記,讀者興慕仰。我來歲云莫,霜林振余響。
嘆息重徘徊,題詩詔吾黨。
東游吳苑定何年,猶有佳名處處傳。
殆過百聞今果爾,相逢一笑兩欣然。
強藏燕石知君厚,試乞鸞膠為我煎。
世上功名端易與,共期云翼跨芝廛。
長松栽萬年,必在千仞巔。
卑哉蓬蒿間,斥鷃無高鶱。
如何一杯水,活此橫海鳣。
誰能激滄溟,為子摶青天。
長江岷山來,灌注天下半。東行近海門,勇往更彌漫。
蒼巒忽中流,屹立助杰觀。孤根入層淵,秀色連兩岸。
我來最奇絕,霜月與璀璨。褰衣到絕頂,恍若上河漢。
悠然發遐思,俯仰為三嘆。乾坤無余藏,今古有長算。
更深寂群動,樹杪獨鳴鸛。回頭喚山僧,為記此公案。
得孫當贊喜,喚客便分題。
樓鼓方行夜,天星恰照奎。
熊羆通夢寐,孔釋自提攜。
湯餠那應晚,吾來為止啼。
紫府仙人自列真,綠章封事更通神。
清塵已作連宵雪,不夜潛回萬屋春。
玉節朱幡來浩蕩,云車風馬正紛綸。
步虛聲徹朝元路,便挈荷囊款帝闉。
沉沉芳酌動金波,笑引疏梅泛玉荷。
幾度天寒歸雁少,一番風雨落花多。
功名好在知心懶,富貴重來奈老何。
烏鵲數聲傳喜語,梁間燕子亦能歌。
老農歌舞手作拍,一雨紛紛稻花拆。
去年秋田旱政苦,史君隨車有甘雨。
旁州不熟我州熟,至今中家有藏谷。
地碓舂秔珠滿斛,老農左餐仍右粥。
史君行矣伊佐湯,緝熙和氣無常旸。
豈徒一雨潤九谷,要為萬物除千殃。
先生本是談天口,云夢胸中吞八九。
一丘一壑未忘情,得之于心應之手。
分裂玄圃翻瀟湘,鬼神夜泣蛟龍藏。
興來八極眇揮灑,陵奪萬象歸微茫。
十日一水五日石,千年王宰今相識。
已知相識意相親,異時直恐空相憶。
跨鯨挾矢滄海游,袖無赑屭無乃羞。
促迫能事吾豈敢,激昂浩興君應酬。
崩崖壓床浪翻屋,咫尺端將萬里蹙。
我生有意水石間,枕潄須君一屏足。
吾友黃升卿,乃是天下士。
阿翁苦硬節,御坐留諫紙。
辛勤教其子,不但為科第。
一官法曹掾,整整老胥忌。
吾行桂嶺南,所得但吾子。
愿渠自愛惜,窮達初不計。
功名儻來耳,期子以千歲。
六月苦炎蒸,山居晝方永。
泠然南風至,蕭散荷氣騁。
蜩鳴綠樹陰,魚躍橫塘凈。
高蔓展修條,幽篁茁陰穎。
良時倏回改,白發益蔽領。
雖無簪組累,要有貧賤?。
故交何寥闊,畫戟光烱烱。
滄洲期未遠,歲晏心獨耿。
誰同茲寂寞,歛退自幽屏。
向夕牛羊下,過翮急似逞。
默默掩荊扉,明蟾在東嶺。
我家江南同野老,自紡落毛采蘋藻。清風滿袖讀離騷,半畝幽畦種香草。
門前流水鳴濺濺,日暮歸來自刺船。遙山數疊作媚嫵,落日斷霞明晚川。
雨余汀草漲新綠,紅衣濕盡鴛鴦浴。采蓮女兒何處來,唱我春風湖上曲。
甕頭酒熟方新??,白魚如銀初上鉤。呼兒洗杓醉明月,酒酣更作商聲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