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顧副使礽入楚
舊京西去楚江東,萬里長游感慨中。
古月還窺神女廟,孤舟直破大王風。
浮沉漢祚終劉表,伯仲周郎是呂蒙。
回首故人勞望眼,莫遲佳信負春鴻。
舊京西去楚江東,萬里長游感慨中。
古月還窺神女廟,孤舟直破大王風。
浮沉漢祚終劉表,伯仲周郎是呂蒙。
回首故人勞望眼,莫遲佳信負春鴻。
從舊京向西前往楚江以東,萬里遠游心中滿是感慨。那古老的月亮依舊窺視著神女廟,孤舟徑直沖破大王風。漢朝國運興衰最終與劉表相關,呂蒙和周郎可相媲美。回首牽掛老友,你莫要耽誤寄來佳音,辜負了這報春的鴻雁。
舊京:可能指過去的都城。
楚江:長江流經楚地的一段。
神女廟:傳說中祭祀巫山神女的廟宇。
大王風:出自宋玉《風賦》,指雄風。
漢祚:漢朝的國運。
劉表:東漢末年宗室、名士、軍閥。
伯仲:比喻人或事物不相上下。
周郎:指周瑜。
呂蒙:三國時期東吳名將。
春鴻:春天的鴻雁,常指代信使。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題看是送顧副使礽前往楚地,可能當時社會處于一定動蕩或變遷中,詩人借歷史興衰表達對友人遠行的復雜情感,也可能是有感于時事而作。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將歷史典故與送別之情相融合,展現出詩人開闊的視野和深厚的文學素養。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體現了送別詩的一種創作風格。
蕙帶束奚囊,
飄然向草堂。
近窗惟藥灶,
比舍即漁莊。
細雨沾苔滑,
高云覆院涼。
幾年棲隱地,
松菊未全荒。
晨起涼潤疑秋肅,格磔軥辀叫云木。似催農父急腰鐮,村北村南麥皆熟。
屋頭場地初雨乾,柳聲拍拍兒童歡。田家未敢冀一飽,父老相呼先了官。
黃木灣前水急流,西風吹斷海門秋。
可憐盼盼才高絕,不及題詩燕子樓。
趙尉城頭數雁飛,連云宮殿掩朱扉。
炎州歲歲多芳草,從此王孫怨亦稀。
貪泉舊與石門鄰,涓滴嘗來亦愈貧。
獨怪山靈太輕薄,不分一杓故鄉人。
千載良謀何太勞,夕陽城下水滔滔。
古來難得劉弘度,十六王頭授佩刀。
偽漢花田一望秋,素馨栽罷美人愁。
閻羅法密民猶在,百粵王孫幾姓劉。
朝漢臺成千載馀,蒼蒼松柏繞階除。
蠻夷長老知天命,陸賈南來一紙書。
孫恪當年事出關,美人北去淚潸潸。
憑君莫過舒州寺,恐獻山僧碧玉環。
十千美酒泛蒲桃,一飲那知白日高。
中使夜來開鳳詔,依然沉醉鹔鹴袍。
珠江江上水連天,絳葉紛飛滿客船。
欲送王孫開祖帳,琵琶馬上覺凄然。
指庭前、翠云金雨。霏霏香滿仙宇。一清透徹渾無底,秋水也無流處。君試數。此樣襟懷,頓得乾坤住。閑情半許。聽萬物氤氳,從來形色,每向靜中覷。
琪花落,相接西池壽母。年年弦月時序。荷衣菊佩尋常事,分付兩山容與。天證取。此老平生,可向青天語。瑤卮緩舉。要見我何心,西湖萬頃,來去自鷗鷺。
九月嚴霜曉渡瀘,
征南十萬握兵符。
天垂竺國連真塞,
檄過牂牁問笮都。
象教西來傳白馬,
狼煙秋凈插雕弧。
曬經臺傍干戈地,
消劫還憑佛力無。
詩瓢茗碗一爐香,失馬真能泯激昂。
入座酒槍招客醉,插瓶花箭任蜂狂。
歸田未輯歐公錄,種樹間求郭氏方。
休道鴛湖煙水闊,天隨可許學農皇。
夢醒莊蝶,祗沒不知時,悲來誰語。三百梅花身世老,常與白鷗為侶。小技雕蟲,高才倚馬,多少驚人句。殘莎剩水,輞川煙景非故。
長憶剪燭當年,喁于互答,曾聽西窗雨。蒼狗白衣萬變,山色陰晴朝暮。玉壘浮云,金臺夕照,舉目成今古。沾襟墨淚,浩歌天問懷楚。
蕭蕭阮杖猶存,得錢便覺余杭姥。茂陵芳草,聯翩裘馬,今成塵土。欲稱情懷,鄒枚捧硯,美人歌舞。自蓬萊清淺,新愁隔斷,空留下,對床雨。
兄弟二三零落,各匆匆、漁樵為伍。霜花布帽,杜家詩瘦,逢春更苦。青山無恙,尚堪行樂,莫嫌豺虎。徵往事、古屋燈昏,閑數盡,城頭鼓。
節去蜂愁蝶不知。曉庭環繞折殘枝。自然今日人心別,未必秋香一夜衰。無閑事,即芳期。菊花須插滿頭歸。宜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送落暉。西塞山邊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朝廷尚覓玄真子,何處如今更有詩。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人間底是無波處,一日風波十二時。
石山之內,綠野夾江。石山之外,飛沙走黃。石山之旁,一千三百里疆,尼祿直瀉萬里長。
一瀆無枝流,逆行力最強。秋冬泛田濕,淤泥長禾秧。民廬皆臨流,耕夫邇水鄉。距江稍遠者,棄壤沙堆罔。近江作層閘,時泄蓄坡塘。
貧者石窟中,壑谷如室藏。富者石為屋,棟宇及階墻。床幾與盤桌,一一擇石良。刻文雕像畫,傳古多精良。宮廟六千年,至今完而藏。楹壁石數尺,高逾百尺量。六七金字陵,蒼蒼摩天揚。
偉大尤可驚,豈止文明破大荒。皆因山盡石,又以野夾江。萬國文野由地形,順受其正難飛揚。師尊菲薄空擾擾,蹙踏全球非昧茫。狹長與地豈能守,后永奴降難自強。
吁咩人事由地形,畔援歆羨吾欲忘。
作主是云山,客來常掩關。
春兼中酒意,人共落花間。
吟入松風韻,愁開水鏡顏。
暫時容寄傲,昏黑不知還。
蒼莽西風里。卻誰知、眼前景物,關山萬里。猶是江南行吟客,暗數天涯知己。嘆凋零、而今馀幾。一紙殷勤憑慰藉,兩三行。抵得盈千字。愁與恨,都勾起。
病中情緒原難理。又怎禁、經春歷夏,肌銷神萎。親槨未埋丙舍冷,哀徹流亡心肺。想魂魄、望兒歸祭。有弟已分生死絕,任迷途不返慚人姊。書至此,肝腸碎。
歷歷當年事。憑一腔、女兒情性,多慚名士。肯與浮生隨俯仰,自有文章相慰。更默許、兩心相倚。薄海同仇烽火急,向中廚、瑣屑米鹽計。強歡笑,承菽水。
西江地濕多魑魅。更那堪、故鄉淪落,旅人憔悴。稚子繞床呼阿母,未解娘心悲喜。但小手、為娘拭淚。窗外蕭蕭黃葉墜,想晚來風緊秋深矣。擁衾枕、難成睡。
昨又音書至。喜居然、逋仙今日,梅妻鶴子。孤館春寒渾似夢,為問當年處士。應不再、清愁滿紙。好把麟兒娛白發,算人間福庇無逾此。遙羨汝,淚盈眥。
原知海上居非易。幸吾兄、中年漸定,滑稽酬世。腸熱未妨雙眼冷,笑看海樓蜃市。要堅信、河清能俟。十里梁溪偕隱地,倘歸來有約君須記。常置酒,邀相醉。
憶汝遙羈鸚鵡洲,半生寥落被羊裘。
百篇投老情猶壯,三寸徒存策未收。
夜雨瀟湘蝴蝶夢,秋風鴻雁稻粱謀。
天邊黃石何由見,脈脈慵登尺五樓。
月影碎中流。推篷客思悠。是誰家、人倚高樓。笛里從來增別恨,況永夕、擁孤舟。
折柳起邊愁。梅花落素秋。一聲聲、跌宕夷猶。曲罷更闌星在水,聽隱約、答漁謳。
黃梅蒸雨已幾時,
路泥活活沒馬蹄。
前山咫尺似千里,
十步九跌行人疲。
漫塍白水秧欲老,
黃云漸黑麥攲倒。
泥污后土何時乾,
天若憐農放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