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 棠村公席上詠米家燈,和其年韻
晶簾才下,掩紅篝翠幕,曲欄低亞。燄吐蘭釭花結蕊,人倚紗屏如畫。煙縷香塵,縠裁寶霧,遮莫分真假。閒來斗巧,蟲魚歷歷堪寫。
應憶天寶年時,開元盛日,小試傳柑夜。金燕鈿蟬曾不再,只剩霜濃鴛瓦。喜值良宵,春燈百盞,背立華堂下。火闌珊處,舊愁今夜重話。
晶簾才下,掩紅篝翠幕,曲欄低亞。燄吐蘭釭花結蕊,人倚紗屏如畫。煙縷香塵,縠裁寶霧,遮莫分真假。閒來斗巧,蟲魚歷歷堪寫。
應憶天寶年時,開元盛日,小試傳柑夜。金燕鈿蟬曾不再,只剩霜濃鴛瓦。喜值良宵,春燈百盞,背立華堂下。火闌珊處,舊愁今夜重話。
水晶簾剛放下,遮擋住紅色的燈架與翠綠帷幕,彎曲的欄桿低矮低垂。燈焰從精美的燈盞中吐出,如同花朵結蕊,倚著紗屏的人美得像畫中景象。煙霧與香氣繚繞,如縠紗裁出的寶霧,幾乎難辨真假。閑暇時比拼精巧工藝,蟲魚圖案清晰得仿佛能描摹。應回憶起天寶年間、開元盛世時,曾有過傳柑的夜晚。金燕鈿蟬的華美裝飾已不再,只剩霜重的鴛鴦瓦。欣喜遇上良宵,百盞春燈點亮,背立在華堂之下。燈火將盡處,今夜又重新說起舊日愁緒。
紅篝:紅色的燈架或熏籠。
蘭釭(gāng):精美的燈盞,釭指燈。
縠(hú):有皺紋的薄紗。
遮莫:或許,幾乎。
傳柑:唐代宮廷元夜分賜臣下黃柑的習俗。
金燕鈿蟬:華美的頭飾,金燕、鈿蟬為裝飾樣式。
鴛瓦:成對排列如鴛鴦的瓦。
闌珊:將盡,衰落。
此詞為作者在棠村公(清初文學家梁清標)宴席上,應和陳維崧(其年)的韻腳而作,主題為詠嘆米家燈彩。創作于清初,社會漸趨穩定,但文人仍常追憶前朝盛世。作者借燈景觸發對歷史的聯想,暗含今昔之嘆。
全詞以燈景為線索,上聯唐代開元、天寶盛世,下接當前良宵,通過今昔對比,抒發盛世不再、舊愁重續的感慨。詞風典雅,善用意象與典故,將眼前景與歷史情融合,意境深遠,是清初詠物詞的典型之作。
分坐橋邊石,同歸原上村。
窺燈禽出樹,聞語仆開門。
雪后挑蔬潔,更深貰酒渾。
極知高臥久,吾賤不能倫。
每于樓上立,遠遠望新吳。
春至山疑長,江空雨似無。
懷才人盡愛,多病體常癯。
若治東游策,舟行與子俱。
小舟隨處去,幽意日相親。
野草勝荷葉,輕鷗似逸人。
閑思此湖水,曾洗幾京塵。
甚欲營漁屋,空虛未有因。
行年過二十,不可恃青春。
再此為中宿,三之即老人。
詩書先足己,壽祿后榮親。
當日癡頑叔,從師霅水濱。
和羹之說昔有聞,豈得不如魯泮芹。聞名尚救渴將軍,會稽竹箭胡能群。
初花的皪美無度,情事淡泊春空云。樹猶如此人何堪,再三嘆息殷仲文。
江南晚生敬耆舊,汲水封植敢不勤。清霜既降河水涸,笑持雙鬢舉似君。
人間涼燠易更變,有底寒谷回氤氳。神奇正爾出臭腐,枯木何怪生奇芬。
諸生徑登李杜壇,此老行策伊傅勛。吾詩稱贊愧不足,舉止羞澀如羊欣。
四海周風子,推敲孰似渠。
官應憎骨相,老不上髭須。
醉帽欹花落,吟身信杖扶。
相思不相見,梅樹雨鳩呼。
住所真容膝,談間便解頤。
胡能萬事足,直作一生癡。
密雨驚荷葉,微風吹竹枝。
回舟吾自慊,應賦此翁詩。
東村水車聲未已,西村阿童喚牛起。
麥晴欲穩天更寒,霧雨蕭蕭熟梅子。
讀書窗下少人知,綠陰幽草勝花時。
一聲婭姹復婭姹,時有黃鸝來去飛。
陶令歸來后,何人記若翁。
難將五斗粟,換此一窗風。
喜色均童稚,高情更菊松。
悠然信天命,今昨定無同。
祖世多生契,門墻半面人。
若為資巨岳,不敢望洪鈞。
千載今如此,諸公跡易陳。
江河須到海,松柏不勝春。
太飽傷清氣,微寒最好詩。
白鷗沒浩蕩,天馬謝羈維。
矯矯真無敵,飄飄信所之。
百年龍變化,萬事燕差池。
自絕雙魚養,愁登老檜亭。
斷云知意緒,流水付年齡。
撫穉頭空白,逢人眼未青。
貪生不既晚,無地學威靈。
細雨歸帆暮,西風遠笛哀。
江空人永已,興盡首重回。
嗣祖焉非福,王生本不來。
從今長謝客,穩臥北山隈。
長江無六月,大地絕纖埃。
暑向風前退,秋從雨后來。
問桐知葉落,修桂待花開。
疇昔扁舟興,分明欲喚回。
昨宵予不飲,月下看風生。不飲竟大奇,識此風月清。
今宵予醉狂,醉眼仍看月。月落猶未醒,思與枕簟歇。
從來清涼事,果為獨士慳。良月如佳人,解后亦已難。
月色政爾好,友生偶然來。此樂如此時,百歲能幾回。
我眠不在枕,我醉不在杯。平明視鬢毛,定恐此物催。
四十余一年,侵尋行老景。人老欲何為,此話當自領。
大塊天地寬,酒泉歲月永。非醉復非眠,快活心下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