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衛太常二首 其二
祖世多生契,門墻半面人。
若為資巨岳,不敢望洪鈞。
千載今如此,諸公跡易陳。
江河須到海,松柏不勝春。
祖世多生契,門墻半面人。
若為資巨岳,不敢望洪鈞。
千載今如此,諸公跡易陳。
江河須到海,松柏不勝春。
祖輩世代就有深厚情誼,我只是在您門下略見過一面的人。若要憑借您這座巍峨大山,可不敢奢望能得到您全面的庇佑。千年以來都是這般情形,各位公卿的事跡也容易陳述。江河終究要流入大海,松柏在春天也會煥發生機。
祖世:祖輩世代。生契:深厚的情誼。
門墻:指師門。半面人:指只見過一面的人,這里是自謙之詞。
資:憑借。巨岳:高大的山岳,比喻衛太常。
洪鈞:指天,也指化育萬物的大自然,這里比喻全面的庇佑。
諸公:各位公卿。跡易陳:事跡容易陳述。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中內容推測,詩人與衛太常家族有世代交情,可能是在向衛太常表達自己的敬意和期望,當時或許處于一個社會相對穩定、文化交流頻繁的時期,詩人有感于家族情誼和社會現象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衛太常的敬重與自身的謙遜態度,同時蘊含對世事規律的思考。其特點是借景抒情、寓意深刻,以常見意象闡述哲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體現了詩人的情感和思想。
詩家難傳最上路,汝南雪令排鹽絮。
至今白戰亡此手,我欲重參愧遲暮。
虎頭文字逼前輩,袞袞屢蒙分尺素。
天閑老驥日千里,何用鹽車追蹇步。
向來擊賞楓落句,見不及聞君已誤。
報之錯刀竟坐癡,他日塵昏磨不去。
玉壺貯層冰,憐子清徹底。
對之三伏中,愧我汗如水。
謬呼同舍郎,坐席更論齒。
從今痛自戒,子出則我止。
予詩久愧溪藤滑,佩服君詩生罄折。
君詩盤錯見梅詩,似借梅花作根節。
梅花元非世間種,雪里開花白于雪。
平生和靖最知音,誰是鸞膠續弦絕。
苦吟似君良有以,我復何為怒當轍。
定知孤艷訴不平,曉來哀笳噴窗裂。
明朝百蘤豈不好,得魚縱珍非丙穴。
春風晚賜桃杏寵,琥珀調膏誤成纈。
寒英謝去亦機警,且稟嚴冬令如鐵。
謝韞歸寧雪載涂,新詩還道絮何如。
時因公子監門會,頗識中郎阿大余。
賦筆久無三峽水,囊書老趁獨輪車。
只今靖郭家兒舍,誰似先生食有魚。
吾詩窘時窮,章句羞拙訥。
君詩非吾偶,齊大輕鄭忽。
雷門不敢過,西施忌唐突。
政當就阿戎,談天捜理窟。
詞源倒峽勢奔侵,綆短那容汲萬尋。
望屬滄浪驚鶴唳,志存流水識琴心。
揮毫句句囊盛錦,拜賜人人袖有金。
不日都俞在廟廟,更聽虎嘯應龍吟。
長安貴公子,對雨飲正劇。
明釭艶華屋,今夕知何夕。
豈同揚子云,反閉一廛宅。
稍醒問予酒,已復憂甔石。
賢愚置莫論,俛仰共陳跡。
世路日參差,咄哉隨所適。
髯奴不及緣坡竹,柱車守閭各有局。茍不上券吾不欲,僮約卒音幾慟哭。
劣于郄公常奴爾,性不茹葷少陵喜。吐茵西曹第忍之,封侯骨相多小史。
蒼頭乃復在琳房,柯亭橫吹節飽霜。炊飯作糜緣底事,心寫泉聲風韻長。
寇謙酌我次翁狂,如魚聽曲首低昂。恨不臨風作三弄,不減當時桓野王。
金節經過玉帳開,初筵風雨燭花摧。
鳯凰池外濃云合,獬豸冠前爽氣來。
已洗郊原秋淡蕩,不妨星月夜昭回。
拾遺說尹村村到,盛看豐年社酒杯。
十年中國暗征塵,終挽天河凈楚氛。
謾說星辰猶孛彗,不妨豪杰會風云。
江頭露布傳俘馘,殿下絲綸看策勲。
從此削平真細事,只憂無地錄將軍。
景純機上為裁剪,淺碧深藏稱意紅。
要與飛鴻同保社,肻隨凡鳥在樊籠。
鳴堦鼓翼何勞爾,介羽登場略未工。
赤幘漫多安足數,尸鄉反笑祝雞翁。
高齋解榻留我宿,破夢驚濤翻疾雷。
水鳥時呼山鳥語,朝帆才去暮帆來。
百年榮落真墮甑,一世稱譏同死灰。
珍重秦淮隱君子,只今風月且銜杯。
高平北路入禪堂,行轉茅岡上石岡。
壑險橋危需一葦,山深樹古立千章。
禽聲嚦嚦如簧巧,溪曲灣灣似帶長。
我欲拂衣登絕頂,低徊吟嘯白云鄉。
已透韶陽向上關,蔬盂茗椀毎開顏。
頭顱無意掃殘雪,毳衲徒來著壞山。
瘦節直疑青嶂立,道心常與白鷗閑。
歸來天末一回首,應在孤峰煙靄間。
詩壇乳臭妨賢路,寄食將軍慚漂絮。
君今自筑五言城,坐遣降俘嘆來暮。
從來白俗不入眼,并案閨房累蠻素。
連篇贈我剎那頃,更陋建安夸七步。
珍藏敢比飛鳥章,字脫無人正訛誤。
為君傳寫不得辭,政恐終隨靁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