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
清香聞曉蓮,水國雨余天。
天氣正得所,客心剛悄然。
亂兵何日息,故老幾人全。
此際難消遣,從來未學禪。
清香聞曉蓮,水國雨余天。
天氣正得所,客心剛悄然。
亂兵何日息,故老幾人全。
此際難消遣,從來未學禪。
清晨能聞到蓮花的清香,水鄉雨后一片清新。天氣正適宜,可客居他鄉的我內心卻悄然憂傷。戰亂的軍隊何時才能平息,家鄉的老人還有幾人能保全。這個時候難以排遣愁緒,只怪自己從來沒學過禪理。
水國:多水的地方,這里指水鄉。
得所:適宜。
悄然:憂傷的樣子。
故老:年老的人,這里指家鄉的老人。
消遣:排遣愁悶。
禪:佛教的一種修行方法。
此詩創作背景或處于戰亂時期,詩人客居他鄉,在中秋佳節,看到水鄉雨后清新之景,聯想到社會的動蕩不安和家鄉親人的安危,從而寫下此詩,抒發內心的憂愁。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在中秋時的憂愁與對和平的渴望。特點是借景抒情與直抒胸臆結合。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社會狀況和文人心態。
石函雙斛,就偷他一片,碧天無跡。巧匠琢成山骨瘦,恰好紫藤安置。小泡浮花,四圍生蘚,漸染沙蟲膩。么鬟親舀,井華親汲親洗。一寸二寸之魚,于中唼唼,便滄溟萬里。靜極夜涼秋更遠,收得恒星在底。半載渝州,一漚書屋,笑我江湖氣。將歸何事,斷瓢思注春水。
病馀意氣尚騫騰,想見花間著語能。老手詩中識途馬,壯心酒后脫韝鷹。凋疏親故添情重,落索身名免謗增。欲踏天都酬宿諾,新來筋力恐難勝。
放得下,好脫灑。放不下,牛拽杷。堪笑諸方老古錐,打鼓說禪無尾把。無尾把,不驚怕。不驚怕,可嗟訝。解踏毗盧頂上行,不言亦自傳天下。
夕陽紅是愁來路,依稀數峰青峭。個是榮州,算來公井,陌上萋萋春草。清明近了。正秧馬田荒,杜鵑山笑。相對陽關,一回離別一回老。霓裳中序第一,故人清唱里,何限懷抱。紅雨沾衣,白頭扶杖,還想花崖重到。河清尚早。問來日晴明,幾人知道。歸去來兮,送行詩定好。
夢覺須臾撫大槐,依然抑塞嘆奇才。放歌斫地身將老,忍淚看天意更哀。待定微波姑佇立,傷歧前路小遲回。清江酒渴憑吞卻,莫乞金莖露一杯。
濕了春歸路。正凄凄、牛毛細雨,草生南浦。白日當天三月半,偏又陰晴無據。望自井、重重煙樹。半載慈香將進酒,算馀生、第一開心處。楊柳岸,唱金縷。諸公盡作詩人主。奈荒年、邊聲隱隱,曉風如訴。眼中之人吾老矣,苦為向平留住。到今朝、子規催去。此去榮州書伴我,夢醒時、故舊如相語。蕭瑟極,庾開府。
歸根得旨復何論,洞口秦人半掩門。花落已隨流水遠,空留羃羃野云屯。
勤來書劄慰離情,又此秋凄犯險行。遠出終輸翁叱犢,漫游敢比客騎鯨。已丁亂世光陰賤,轉為謀生性命輕。與子丈夫能壯別,不教詩帶渭城聲。
玄沙白紙費封題,一聽雷音萬仞低。慰釋私懷已無量,那堪更唱邏羅哩。
濕了春歸路。甚今番、青青楊柳,渭城朝雨。不盡陽關三疊唱,三月月圓三五。未分手、便思重聚。知有前期那忍說,請青山、攔著斜陽暮。君信否,夢中語。車聲碾出鷹關去。到榮昌、行程一半,小餐留住。回望酒旗風絮影,知道故人何許。況鄉關、半年如霧。是事口中銜石闕,莽神州、老淚無流處。千萬緒,別君苦。
伏處喓喓語草蟲,虛期金翮健摩空。班荊欲賦來今雨,掃葉還承訂別風。臭味同岑真石友,詩篇織錦妙機工。只慚多好無成就,貽笑蘭陵五技窮。
馀生真讖臺城夢,風前紙鳶無路。共命分飛,同心解結,有淚不知流處。衰年病苦。算別不多時,一般黃土。托命他人,新人未熟故人去。詞仙似談法要,白頭相慰藉,空相留住。鏡影將花,琴心應節,換了張先詞譜。霜柑閣主。盡花會娛春,草堂聯句,壽到梅邊,有情天萬古。
一手不獨拍,兩手鳴摑摑。舉意超情念,相看同路陌。摩云鐘阜高,遍界烏輪赫。妙機速雷電,神珠不在額。珍重人天大導師,衲僧一見喪魂魄,何也誰敢正眼覷著。
吟風叢竹有清音,如訴昏燈掩抑心。將欲夢誰今夜永,偏教囚我萬山深。迮飛不著詩徒作,鑷白多方老漸侵。便付酣眠容鼠嚙,獨醒自古最難任。
記凌虛訪戴,冒險游峨,招我榮州。翊日山堂會,共禪居素酌,夜火烏尤。醉中禁說愁字,思榜石遺樓。自戰伐頻年,華嚴半嶺,影事全休。悠悠。剩諸彥,問燕子橋邊,人唱漁謳。莽莽乾坤大,秪韓門師弟,猶認從游。數花舊指梅樹,潮打秣陵舟。嘆點筆圖中,山圍故國天地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