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樂府十二章·乘船戒
從橋安,乘船危,
千金之子坐不垂。
莫躓于山躓于垤,
舉步何必非崄巇。
曉人言,真可聽,
君不驕,臣不佞。
霸陵西馳騁六飛,
諫草能教馬首回。
從橋安,乘船危,
千金之子坐不垂。
莫躓于山躓于垤,
舉步何必非崄巇。
曉人言,真可聽,
君不驕,臣不佞。
霸陵西馳騁六飛,
諫草能教馬首回。
走橋安全,乘船危險,富家子弟不會坐在船邊(防落水)。不要被大山絆倒卻被小土堆絆倒,抬腳行走何必非要走險峻之路。明白人的話,確實值得聽取,君主不驕傲,臣子不奸佞。當年在霸陵西邊帝王車駕疾馳,諫書卻能讓車馬掉頭(停止危險行為)。
躓(zhì):絆倒。
垤(dié):小土堆。
崄巇(xiǎn xī):險峻的山路。
佞(nìng):巧言諂媚。
六飛:指帝王車駕,因用六匹馬駕馭得名。
諫草:諫書草稿,代指臣子的勸諫之言。
此詩為詠史樂府,或創作于作者關注時政、欲借古喻今之時。通過日常生活安危之理與歷史上‘諫阻帝王危險行為’的典故(如漢代霸陵諫事),旨在勸誡統治者避免因疏忽小患或驕矜拒諫而招致災禍。
全詩以‘安危之辨’為核心,前半借生活經驗警示‘因小失大’,后半以歷史典故強調‘納諫止危’,主旨明確,融理于事,是一首兼具現實針對性與教育意義的諷喻之作。
百匝千重包裹
未免黑山里坐
古今多少生盲
引得全身入草
天下皆憂得不憂,
梧桐暗認一痕秋。
歷歷四更山吐月,
悠悠殘夜水明樓。
朔風吹廣漠,
古塞一星橫。
湖海憐形影,
風霜隔弟兄。
蒹葭連十月,
砧杵逼三更。
倍歷凄清意,
寧堪老此生。
鼉鼓轟林人野哭,
舉尸焮炙昲以燠。
蠅蚋不敢侵,
螻蟻漫相逐。
埋骨無期雨頹屋,
安置鬼牛與鬼鹿。
鬼殘日夜傷幽獨!
植物惟松柏,蒼蒼貫四時。
歲雖寒不改,人到老方知。
風籟龍吟冷,冰枝鶴立危。
一株獨青在,萬木后凋誰。
齊寢樵蘇矣,秦宮點涴之。
斧斤尋未已,善保棟梁姿。
璇樞河影尚稀微,
禁篽鐘聲達曙暉。
三極殿前云五色,
萬年枝上鳳雙飛。
宮花荏苒團華蓋,
御柳招搖拂翠旗。
好向彤墀敷禮樂,
太平天子正垂衣。
旃檀斷燼難氤氳,
荒幢敗筴誰為薰。
寒僧斸春粲籬卉,
坐遣油壁來如云。
林生好花復好客,
新詩密字當筵分。
晚華易散綠房曉,
天香須向空中聞。
施侯沃我以綠雪,不數壑源鷹爪奇。
啜余示我一幅畫,長松十丈紛離披。
牙須蚴蟉猛兕跳,鱗鬣蹙踏蒼龍馳。
抹眵詢問誰所作,乃克肖此形支離。
答言柏枧一詩老,兩手慣放枯松枝。
五日十日畫一本,波濤舂激鼪鼯悲。
昨蒙攜畫脫相贈,令我久看忘饑疲。
子之作詩興頗王,亦如此翁作畫時。
請為拗筆寫長句,配此禿干蒼茫姿。
嗟乎吾家松樹老無比,三年偃蹇空園底。
何時秉耒去鋤理,矮茅檐下拾松子,不爾身入畫里。
去年長至。帶病籃輿來帝里?;厥讌窃?。已是三千里外人。
今年長至。轉向衡湘攜樸被。定有人嗔。風里楊花不著根。
空掛纖纖縷,徒垂絡絡絲。也難綰系也難羈,一任東西南北各分離。
落去君休惜,飛來我自知。鶯愁蝶倦晚芳時,縱是明春再見隔年期!
汴上相逢一載馀,五云回首送軺車。河梁別意真堪畫,行李蕭蕭幾卷書。
霜云千里朔風寒,豸錦貂裘獨據鞍。大廈如今要梁棟,憑君歸報得材難。
夜來風雨曉來晴,萬里無塵海岳清。白日共看驄馬色,青天不負使君名。
漫談時事共傷神,白首丹心許國身。歸覲正逢長至節,六陰行且見陽春。
榮親報國皆吾事,孝子忠臣只此心。聞說致身同養志,莫分朝市與山林。
客窗風雨對寒燈,午夜懷人思不勝。梁苑宋臺秋色里,也應回首憶同登。
別來公署易黃昏,心曲憑誰與細論。宦海風波無定處,相逢何日對芳樽。
夢回欹枕夜三更,煙樹微茫隔衛城。獨向屋梁驚落月,不堪還聽雁來聲。
弄盡千般死伎,
布袋全身靠倚。
尋思總是虛花,
不如打覺瞌睡。
家事不復道,酒闌花滿林。
一劍曉初發,孤帆春已深。
云霄吾輩事,門戶百年心。
夢醒練塘月,匡床照布衾。
寒水如煙霜似雪,半夜疏窗透明月。
此時有客正不眠,淮上吟聲無斷絕。
慘慘黃昏天欲雪,蕭蕭淮浦人聲絕。
風擊寒云雁正鳴,客眠孤棹燈方滅。
世運滔滔感不禁,偶然失腳便浮沉。儒門自有長生法,第一真傳是養心。
養心無藥亦無方,動輒隨緣靜退藏。任爾邪風吹不去,蠲除芥子白檀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