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房十事 蒲龕
百匝千重包裹
未免黑山里坐
古今多少生盲
引得全身入草
百匝千重包裹
未免黑山里坐
古今多少生盲
引得全身入草
層層疊疊的蒲草包裹成龕,修行者不免如坐昏暗黑山之中。古往今來多少盲目修行之人,被引得全身心陷入迷途。
百匝千重:形容蒲草層層疊疊纏繞的狀態(tài)。
黑山:禪宗用語,比喻迷惑、無明的精神境界。
生盲:指對佛法真諦缺乏根本理解的修行者,如天生目盲之人。
入草:禪宗比喻,指陷入表象執(zhí)著或錯誤修行路徑。
《禪房十事》為描述禪院日常修行器物的組詩,蒲龕是禪修時坐臥的草編用具。作者通過觀察這一具體器物,結合禪宗'離相破執(zhí)'的核心思想,創(chuàng)作此詩以警示修行者勿被外在形式束縛,當直契本心。
全詩借蒲龕這一修行工具,揭示'執(zhí)相即迷'的禪理。前兩句以蒲草層層包裹的具象,暗喻修行者被形式所困;后兩句直指古今修行者因'生盲'(無明)陷入迷途的普遍問題,體現(xiàn)禪宗對修行本質的深刻洞察。
橫度天山去,橫度天山歸。瑤池在何處?白云來去飛。
雨后江山欲放春,更無一點舊風塵。對花若不飲一盞,卻恐梅花解笑人。
白日未中氣色明,玉壺興入西源行。草堂羨我不共往,竹風為汝致幽清。
盛暑隆寒相繼來,慧林四見地爐開。衲僧向火知方便,切忌團圞守死灰。恁么恁么即易,不恁么不恁么卻難。直教枯木再生花,任是寒灰重起焰。
素秋近,獨向鐙殘夜寂。思難理。念鳳幃深處,漏聲滴盡,撩伊清睡。戀麝香熏被。爭知倦客還孤倚。弄繡枕空自,細檢當時紅淚。漸荒雞起。與鳴蛩、相應蕭條,對說愁人,凄冷況味。堪嗟誓約無憑,舊恩疏、頓忘紈綺。惹離情,惟敗葉流紅,宮溝濺水。待得重逢日,劉郎應更憔悴。
不置一杯酒,惟煎兩碗茶。須知高意別,用此對梅花。
人生天地內,翕歘如轉蓬。有材不早用,老去悲途窮。甘羅豁達士,意氣自豪雄。奉辭使列國,十二登上公。早達勝晚遇,應鄙垂釣翁。
火焰時時轉法輪,廣長舌相耀乾坤。衲僧不會轉身句,爍破娘生舊面門。
鐘聲鼓聲朝夕鳴,茶煙炊煙先后生。云衣霞佩棲山客,兀兀窮年無一營。
一雨新晴萬卉蕃,涼生襟袖寂無喧。天山南北都開朗,獨倚高樓望故園。
部符南粵轉軺車,三寶新題表義閭。藥石好攜靈運句,素筠留得蔡邕書。平原架上衣無主,過客堂中食無魚。見說下帷多俊士,共瞻司馬慕相如。
半頃紅香初減,青蓋隨風舉。舊時靈鹢,飛橈映宮女。一晌舞歇歌殘,任看水佩風裳,漫沾塵土。甚情緒。因念荷亭涼露。憑肩共私語。至今羅襪,凌波更何許。往事重惜飄零,那堪空苑斜陽,帶愁歸去。
茶選修仁方破碾,簦分吳洞忽當筵。君謨遠矣知難作,試取一瓢江水煎。
藉甚文丞相,精忠古所難。舍生歸北闕,效死只南冠。血化三年碧,心存一寸丹。偶攜詩卷在,把玩為悲酸。
水中鹽味,色里膠青。決定是有,不見其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