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社集
花落青尊下,禽鳴綠樹巔。
相逢上巳日,卻憶永和年。
野草留春色,垂楊帶夕煙。
靈襟如可濯,一醉莫徒然。
花落青尊下,禽鳴綠樹巔。
相逢上巳日,卻憶永和年。
野草留春色,垂楊帶夕煙。
靈襟如可濯,一醉莫徒然。
花朵飄落在酒杯之下,鳥兒在翠綠的樹梢啼鳴。恰逢上巳節(jié)大家相聚,不禁回憶起東晉永和年間那場蘭亭雅集。野草留存著春天的景色,垂楊籠罩著傍晚的煙霧。若能洗滌心靈,這一醉可不能白白度過。
青尊:酒杯。
上巳日:古代節(jié)日,在農(nóng)歷三月初三。
永和年:東晉穆帝年號,永和九年王羲之等人在蘭亭舉行雅集。
靈襟:心靈。
濯:洗滌。
上巳節(jié)是古代傳統(tǒng)節(jié)日,人們有在這一天聚會、踏青、祈福等習俗。詩人在這一天與友人相聚,可能受到當時氛圍和傳統(tǒng)的影響,聯(lián)想到歷史上著名的永和蘭亭雅集,從而創(chuàng)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上巳日聚會之景,抒發(fā)對往昔雅集的追思和對心靈凈化的向往。其特點是景情交融,用典巧妙。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經(jīng)典之作,但反映了上巳節(jié)文化和文人雅集的傳統(tǒng)。
鼎湖冠劍有遺蹤,晉漢真人羽化同。
九轉(zhuǎn)藥成丹灶冷,
徒有舊山流水畔,老松枝葉苦吟風。
多年幞被玉山岑,鬢雪欺人忽滿簪。
駑馬雖然貪短豆,
見說新橋好風景,會須乘月濯煩襟。
刺舉官猶屈,風謠政已成。
行看換龜組,奏最謁承明。
狂風拔倒樹,
樹倒根已露。
上有數(shù)枝藤,
青青猶未悟。
酒瀉銀瓶倒底清,
夜深絲竹鳳凰鳴。
紅妝醉起一花落,
更引春風無限情。
山中殷勤弟別兄,
兄還送弟下山行。
蘆花飛處秋風起,
日暮不堪聞雁聲。
千巖萬壑與云連,放出雕籠任自然。
葉灑驚風啼暮雨,
應解感恩尋太守,攀蘿時復到樓前。
行潦散輕漚,清規(guī)吐未收。
雨來波際合,風起浪中浮。
晶晃明苔砌,參差繞芥舟。
影疑星泛曉,光似露涵秋。
皎皎珠同凈,漂漂梗共流。
潔容無變?nèi)?,圓知有謙柔。
欲作微涓效,先從淡水游。
太華五千尋,重巖合遝起。
勢飛白云外,影倒黃河里。
上有千蓮葉,服之久不死。
山高采難得,嘆息徒仰止。
整駕俟明發(fā),逶迤歷險途。
天形逼峰盡,地勢入溪無。
樹繞圓潭密,云橫疊障孤。
誰憐后時者,六月未南圖。
未明龍骨駿,幸得到神州。
自有千金價,寧忘伯樂酬。
雖知殊款段,莫敢比驊騮。
若遇追風便,當軒一舉頭。
樂中何樂偏堪賞,無過夜深聽方響。
緩擊急擊曲未終,高樓漏滴金壺水,碎電打著山寺鐘。
又似公卿入朝去,長短參差十六片,敲擊宮商無不遍。
此樂不教外人聞,
眾島在波心,曾居舊隱林。
近聞飛檄急,轉(zhuǎn)憶臥云深。
賣藥唯供酒,歸舟只載琴。
遙知明月夜,坐石自開襟。
晉末英雄起,神器淪荒服。胡月蝕中原,白日升旸谷。
金陵實形勝,關(guān)山固重復。巨壑隍北壖,長江塹西隩。
鑿山擬嵩華,穿地象伊谷。草昧席羅圖,蓽路戴黃屋。
一時因地險,五世享天祿。禮樂何煌煌,文章紛郁郁。
多士春林秀,作頌清風穆。出入三百年,朝事幾翻覆。
攙搶如云勃,鯨鯢旋自曝。倦聞金鼎移,驟睹靈龜卜。
吁嗟王氣盡,坐悲天運倏。天道何茫茫,善淫乃相復。
行路偏衣半,遂亡大梁族。日隱汀洲上,登艫fS川陸。
月回吳山樹,風聞楚江鵠。因依蘭蕙叢,采襭不盈掬。
草堂在巖下,卜居聊自適。
桂氣滿階庭,松陰生枕席。
遠瞻惟鳥度,旁信無人跡。
靄靄云生峰,潺潺水流石。
頗尋黃卷理,庶就丹砂益。
此即契吾生,何為苦塵役。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