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懷古
晉末英雄起,神器淪荒服。胡月蝕中原,白日升旸谷。
金陵實形勝,關山固重復。巨壑隍北壖,長江塹西隩。
鑿山擬嵩華,穿地象伊谷。草昧席羅圖,蓽路戴黃屋。
一時因地險,五世享天祿。禮樂何煌煌,文章紛郁郁。
多士春林秀,作頌清風穆。出入三百年,朝事幾翻覆。
攙搶如云勃,鯨鯢旋自曝。倦聞金鼎移,驟睹靈龜卜。
吁嗟王氣盡,坐悲天運倏。天道何茫茫,善淫乃相復。
行路偏衣半,遂亡大梁族。日隱汀洲上,登艫fS川陸。
月回吳山樹,風聞楚江鵠。因依蘭蕙叢,采襭不盈掬。
晉末英雄起,神器淪荒服。胡月蝕中原,白日升旸谷。
金陵實形勝,關山固重復。巨壑隍北壖,長江塹西隩。
鑿山擬嵩華,穿地象伊谷。草昧席羅圖,蓽路戴黃屋。
一時因地險,五世享天祿。禮樂何煌煌,文章紛郁郁。
多士春林秀,作頌清風穆。出入三百年,朝事幾翻覆。
攙搶如云勃,鯨鯢旋自曝。倦聞金鼎移,驟睹靈龜卜。
吁嗟王氣盡,坐悲天運倏。天道何茫茫,善淫乃相復。
行路偏衣半,遂亡大梁族。日隱汀洲上,登艫fS川陸。
月回吳山樹,風聞楚江鵠。因依蘭蕙叢,采襭不盈掬。
晉末英雄紛紛崛起,國家政權落入偏遠之地。胡人的勢力如蝕月般侵占中原,晉室如太陽從旸谷升起南遷。金陵地勢實在優越,關隘山巒重重堅固。巨大溝壑成為北城壕,長江是西邊的險阻。鑿山模仿嵩山華山,開地好似伊水河谷。草創之時謀劃大業,帝王乘坐柴車。一時憑借地勢險要,歷經五世享受天祿。禮樂制度多么輝煌,文章辭采繁盛茂密。眾多賢才如春日樹林般秀麗,所作頌歌如清風般和穆。歷經三百年,朝廷之事多次反復。彗星如烏云涌起,大鯨很快暴露死亡。聽厭了政權更迭,突然看到占卜兇兆。可嘆帝王之氣已盡,徒然悲嘆天命急變。天道多么渺茫,善惡報應循環反復。路人半數穿偏衣,大梁皇族于是滅亡。夕陽隱沒在汀洲之上,我登上船航行在川陸。月亮繞過吳山的樹木,風中傳來楚江天鵝的叫聲。我依傍著蘭蕙花叢,采摘卻不滿一捧。
神器:指國家政權。荒服:古代五服之一,指離王畿二千到二千五百里的邊遠地方。
胡月:指胡人勢力。旸谷:傳說中日出之處。
形勝:地理形勢優越。重復:重疊,指地勢險要。
隍:沒有水的護城壕。壖:河邊地。塹:壕溝。隩:河岸彎曲處。
嵩華:嵩山和華山。伊谷:伊水和山谷。
草昧:指國家草創時期。席羅圖:謀劃大業。蓽路:柴車。黃屋:帝王所乘之車。
天祿:天賜的福祿,指皇位。
攙搶:彗星。鯨鯢:比喻兇惡的人。
金鼎移:指政權更迭。靈龜卜:用龜甲占卜,這里指不祥之兆。
偏衣:左右異色的衣服。
此詩創作時間不詳。從詩的內容來看,可能是詩人目睹朝代更迭、金陵興衰后有感而發。當時社會動蕩,政權頻繁交替,詩人借金陵的歷史變遷來抒發對歷史和現實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歷史興衰、朝代更迭。其突出特點是將歷史敘述與情感抒發相結合,借景抒情。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當時文人對歷史變遷的思考和感慨,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學價值。
開府孤吟黃鳥邊,薊門相別幾華年。西南古道分三楚,江漢春云共一天。
牛鳴馬不仰,火必就燥地。應真隱耽源,寂子一再至。至言無緣飾,大道甚簡易。三關不卻人,見者自擬議。法身忽有剩,佛祖俱喪氣。君看暮歸人,徑去方掉臂。
天地有佳處,岷峨橫翠微。茅廬介山趾,嵐色入書幃。共社公應可,論心我亦稀。他年能似約,江漢會思歸。
新妝自時世,寶鏡拂塵埃。妒雪重施粉,看花莫近臺。春風玉樹并,秋水白蓮開。瘦怯空光照,嬌憐顏色回。初酣妃子酒,更點壽陽梅。有約西園會,鄰娃不用催。
白發詞臣兩耳垂,華腴堆吻陋牛醫。宮娥引燭催麻日,院吏傳更寫制時。蠟撚化生秋夕賜,翠標疊勝歲華移。低頭欲說唐朝舊,愿侍虛皇進玉卮。
天涯搖落正深秋,一別親知雙淚流。不但思家心獨苦,斷腸今日是蘇州。
我居清空表,君處紅埃中。仙人持玉尺,廢君多少才。玉尺不可盡,君才無時休。
深林合蒙蘢,仰視不見日。中有白額虎,哮吼恣狂獝。怒睛谷搖電,掉尾原簸?。牛羊困攫取,樵牧萃憂恤。相公鎮方面,化捷影響疾。百靈肅號令,萬怪悚潛逸。昔出晝需朋,今行夜辭匹。泰山絕悲啼,牛哀返初質。豈獨惠斯邦,四海望寧謐。
三丈為樹八尺行,花艷桃李葉柘桑。元龍自是湖海客,師德去尋田舍郎。
寒山古木環樵徑,問驢背、偃蹇是誰小影。惜別感時余,可教人猛醒。飛鳥遺音云出岫,奈落落斜陽做暝。歸去好詩囊畫卷,生涯重整。看爾帽拂黃塵,借一番繭紙,且留張本。我亦久忘家,負明湖煙艇。鶴怨猿唬都未免,姑誓與山云憑準。卻怕是,飄搖文采,他時難認。
洗卻鉛花扮道裝,檀心淺露紫香囊。從今宮額翻新樣,變作眉間一點黃。
九重宸翰麗天閽,三字穹碑壓厚坤。山色不知今古異,地靈惟載帝王尊。蛟龍絕巘盤亭構,獅象諸天拱寺門。千載鐘王誇健筆,敢同羲畫與時論。
荊簪女,工采桑。畫鴉女,衣羅紈。赤腳人,趁兔鹿。著靴人,飽食肉。百丈出家不害癡,一日不作一日饑。后生十指不點水,得便宜是落便宜。親禪學道不檐板,自然公辦私亦辦。新年持缽走衡湘,要令一眾毛孔香。
云巖深處獨逍遙,海鶴傳書昨見招。月下定逢王子晉,玉笙吹下摘星橋。
金閶亭下解蘭橈,一水吳江去漸遙。秋夢纏綿渾不醒,月明齊上度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