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峽中寄潘伯登
扁舟蕩槳出長峽,峽口寒江清可憐。
夾岸峰巒開暝色,上方鐘鼓散晴煙。
同游漫憶清秋約,悵別惟應盡日眠。
潘岳閒居能作賦,相思寧少尺書傳。
扁舟蕩槳出長峽,峽口寒江清可憐。
夾岸峰巒開暝色,上方鐘鼓散晴煙。
同游漫憶清秋約,悵別惟應盡日眠。
潘岳閒居能作賦,相思寧少尺書傳。
我駕著小船劃槳駛出長長的峽谷,峽口寒冷的江水清澈得惹人憐愛。兩岸的峰巒在暮色中逐漸展現,上方寺廟的鐘鼓聲在晴日的煙霧中飄散。一同游玩時還隨意記著清秋的約會,惆悵分別后只能整日昏睡。潘岳能在閑居時寫出好賦,相互思念怎會缺少書信來傳遞呢。
扁舟:小船。
可憐:可愛。
暝色:暮色。
上方:指寺廟。
潘岳:西晉文學家,以善作賦著稱,這里借指潘伯登。
尺書:書信。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是詩人在清遠峽游玩后與友人潘伯登分別時所作。當時詩人或許在游覽中感受到峽中景色的美好,又因與友人分別而心生惆悵。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其特點是景中含情,借清遠峽的景色抒發情感。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一定的寫景抒情能力。
仲春風漸柔,吹縐半篙綠。
窈窕剡口嵐,新翠點腰腹,
林樾互蔽虧,埼岸屢回復。
飽拽數幅帆,婀娜擺風竹。
塔明雉堞圍,灘迥鷺濤蹙。
墟煙升為云,皛皛蕩晴麓。
首延足所經,目玩心向熟。
昔歡無今留,舊夢有新續。
青山已幾霜,我面何由玉。
蕭散緬鼓琴,惆悵戴公屋。
姜芽斂手人非拙,
珠玉揮毫我太癡。
便恐求書穿戶限,
何須遠過永禪師。
造物工夫拙剪裁,
群芳各自得春開。
梨花嫁與東風去,
隨后荼蘼作媵來。
微風過處有清香,知是荼蘼隔短墻。
相得故園成索寞,詩盟誰復為平章。
過寒食。簾外東風晚急。扶愁起、留眼看春,無奈出光去如擲。天涯況是客。凄抑。吳船夜笛。憑闌處、商女后庭,煙影離離舊淮碧。
江關賦蕭瑟。更水面飄歌,燈外欹幘。滄波一夢頭堪白,傷十載書劍,異鄉風雨,江花江草弄怨色。甚天上消息。
岑寂。翠尊側。嘆鬢怯繁枝,詩冷瑤席。斜陽獨立青蕪國。九竹院孤枕,石林雙屐。相思何許,問燕子,倘記得。
南浦春深故人去,風光駘蕩欲銷魂。
桃花柳絮隨孤棹,流水青山入遠村。
舊日蕭齋欣促坐,別余新詠關評論。
西峰主照重回首,愁對離亭酒一尊。
把酒送君歧路側。殘菊疏楊留落日。輕裘短劍入皇都,天涯誰個非相識。風流年少客。青山碧水供行色。聽旗亭,秋棠佳句,聲價重京國。
董生對罷天人策。身惹御爐香拂拂。玉階醉插杏花游,金閨夜點紅燈出。功名安可測。三公那必皆頭白。莫留連,布帆高掛,快趁西風力。
虛窗近好山,山影窺窗隙。藤穿古洞幽,月過小橋窄。
放雨一旗青,堆云半榻白。老樹作人喧,新蘿補天闕。
煨筍及烹薇,在在皆手澤。禽到學書符,客來愁水厄。
意與石俱閑,詩隨花共發。見我何殷殷,云是歲星謫。
相訂赤城游,霞光起眉額。夜夢入天臺,玉女共晨夕。
怪爾緡蠻鳥,籠來別有情。
畫眉眉不畫,無乃負虛名。
當日蘇武單于問,道是賓鴻解傳信。
學他刺血寫得書,書上千重萬重恨。
髯胡少年能走馬,彎弓射飛無遠近。
遂令邊雁轉怕人,絕域何由達方寸。
舌貫鼻端,牛行虎視。
祇者形模,轉增聾戾。
萬丈寒潭兮泐水無波,千仞寶山兮浮圖鎖翠,八十四人兮猶居學地。
盤古榜中同進士,
伏羲手里探花郎。
塞草遠連吳會去,羈懷易逐峽江平。
好清秋、江湖滿眼,畫船鷗鳥爭路。柔花嫩葉何人摘,兩兩輕舠如鶩。君莫誤。須珍重、迷離白露為霜處。滑絲凝箸。憶千里東吳,未施鹽豉,入洛舊時語。
青門外,蘋末涼風微度。片帆乘興歸去。此行但為鱸魚鲙,那得關情如許。君莫妒。須記取、青山紅樹空江渡。夢回鳴櫓。溯萬頃平波,田田荇葉,欹枕對煙雨。
古人不同時,今日不同調。嗟我二三子,攜手共言笑。
彼捐縞帶贈,此用瓊瑤報。不輟匠石斤,時動伯牙操。
豈伊形跡徇,聲氣實感召。而我忍言邁,悠悠涉遠道。
感彼雙文龍,臨風發長嘯。高云試孤騫,長風響遠音。
我身異飛鳥,安能戀故林。持子香草佩,置我幽蘭襟。
兩心誠相乖,萬里豈自今。愛子丈夫淚,歧路勿復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