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通州郊外
丁沽才度,香河乍歷,軟紅吹過通州。古塔低迎,壩樓高壓,巖疆鎖鑰全收。河上艤糧舟。看擔囊里粟,量鼓操籌。響閘流澌,大通泛月,溯清游。
今年麥苦無秋。愿甘霖一沛,禾黍油油。邑感雉飛,相廑牛喘,雨旸誰切煩憂。郊外一句留。對樹頭濃綠,觸起新愁。何日家山歸隱,深院下簾鉤。
丁沽才度,香河乍歷,軟紅吹過通州。古塔低迎,壩樓高壓,巖疆鎖鑰全收。河上艤糧舟。看擔囊里粟,量鼓操籌。響閘流澌,大通泛月,溯清游。
今年麥苦無秋。愿甘霖一沛,禾黍油油。邑感雉飛,相廑牛喘,雨旸誰切煩憂。郊外一句留。對樹頭濃綠,觸起新愁。何日家山歸隱,深院下簾鉤。
剛剛經過天津,又匆匆路過香河,一路繁華的景象來到了通州。古老的佛塔低頭相迎,堤壩上的樓閣高高聳立,這里是險要的軍事要地。河上停泊著運糧的船只,看著人們用袋子裝著糧食,用斗量米、用籌計數。響閘處流水解凍,大通河上月光浮動,追憶起這清幽的游覽。今年麥子收成不好,期望能下一場甘霖,讓禾苗茁壯成長。城里百姓受災害困擾,官員們擔憂農事,可誰真正關心這晴雨變化帶來的煩憂。在郊外停留片刻,對著樹頭濃密的綠陰,新愁涌上心頭。什么時候能歸隱家鄉,在深院放下簾鉤享受寧靜。
丁沽:天津的別稱。
軟紅:繁華熱鬧的景象。
巖疆鎖鑰:指險要的軍事要地。
艤(yǐ):船靠岸。
量鼓操籌:用斗量米、用籌計數。
流澌(sī):解凍時流動的冰塊。
無秋:沒有收成。
甘霖:久旱后下的雨。
禾黍油油:禾苗茁壯生長的樣子。
雉飛:比喻百姓受災。
牛喘:比喻官員關心農事。
雨旸(yáng):晴雨。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詞中內容推測,當時通州一帶可能遭遇了麥子歉收的災情,百姓生活受到影響。作者可能是在游覽通州郊外時,看到這些景象,結合自己的心境創作了此詞,表達對民生的關注和自身的感慨。
這首詞主旨圍繞通州的景象和當地災情展開,上闋寫通州的地理和水運繁華,下闋寫災情和自己的愁緒。其特點是將寫景、敘事、抒情相結合,反映社會現實。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為研究當時通州的社會狀況和文人情感提供了一定資料。
訪我鳴琴日,聞公吐屑言。
循良臨武政,忠憤大奚冤。
厥后依英簜,新來近達尊。
卻歸桑梓路,忍對建昌門。
已報新題下紫泥,尚留佳讖筑新隄。
一心國事忉忉在,萬口民歌剪剪齊。
惜去轍須田父臥,催歸詔有內臣赍。
舍人若問朝天日,割盡黃云水滿犁。
繞岸堆青嶂,游船滿綠波。
樓臺臨水近,楊柳占春多。
老去誰同調,尊前且放歌。
韶華能幾日,隨棹已新荷。
風流江左后,今不愧諸王。
弓冶儒非誤,衣冠晚見償。
當時獨立處,千載狀元鄉。
天定常如此,三槐有二郎。
宦路今如此,親闈望已深。
是誰門戶責,慰我父兄心。
鏡里休頻看,杯中但淺斟。
前賢官業處,端的要追尋。
湘江東西直浯溪,上有十丈中興碑。
誰鑿豐碑鎮山曲,溪邊美人美如玉。
想當歌頌大業時,胸蟠星斗光陸離。
蠶須蠆尾更清勁,凜凜襟懷冰雪瑩。
水部之文魯公書,兩翁寥寥千載余。
后來更有黃太史,健筆題詩起翁死。
一派溪流徹底清,溪邊鏡石堅而明。
我思古人不可見,水石猶作瓊瑰聲。
朅來名山訪遺跡,煙雨凄迷山路濕。
野叟蒙頭看打碑,君其問諸水邊石。
晴嵐漠漠水溶溶,落葉遮船翠蓋重。
秋色盡為漁者占,山光多向道人濃。
云連合抱前村樹,磵繞飛來小朵峰。
送罷夕陽迎素月,樓臺高下自鳴鐘。
孤憤全憑尺素書,一官牢落竟何如。
兵威似火難言熄,世事猶棋祇報輸。
魚棄青蒲歸淺渚,鳥忘白粒墮枯株。
杞人縱有憂天志,忍見鴟夷賜子胥。
錯落珠璣滿袖傾,百年初見媿生平。
人從伊傅平頭數,句似陰何徹骨清。
惠我善隣天有意,惜君橫道世無情。
曲終狗尾那能續,欲附曹劉萬古名。
雪舟不肯半涂回,直到荒林意盛哉。
籬菊苞時披宿霧,木犀香里絕纖埃。
錦心繡口垂金薤,月露天漿貯玉杯。
八十仙翁能許健,片云得得出巢來。
想像含消與接枝,英華集里脆香詩。
外披翠羽中懷玉,嚼出清泉上滿池。
溢齒應餐多正好,堆盤盡饤老將宜。
炎蒸時節還能洗,不是梨侯更有誰。
接客接客,高亦接,低亦接。
大兒穩善會傳茶,小兒踉蹡能作揖。
家人不用翦髻云,我典唐書充饌設。
唐書典了猶可贖,賓客不來門戶俗。
赪尾勞民久,青天轉粟艱。
三年流馬運,一笑狎鷗閑。
天遠才多阨,功深報肯慳。
勒銘周伏柱,何恨掩丘山。
鼎鼐真才筆橐聲,清朝人物獨先生。
從來馬老荊州望,可但元公禮部名。
謀帥直須醫國手,輟賢何以慰人情。
送春又數春回處,忍更堂堂背我行。
若效飛鳧客,多慚擊劍仙。
閑吟五字句,近得故人編。
方愧雷門鼓,俄揮草圣煙。
侍郎詩思敏,百斛似泉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