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甘露寺
層閣疊危壁,瑞因千古名。
幾連揚子路,獨倚潤州城。
云近銜江色,雕高背磬聲。
僧居上方久,端坐見營營。
層閣疊危壁,瑞因千古名。
幾連揚子路,獨倚潤州城。
云近銜江色,雕高背磬聲。
僧居上方久,端坐見營營。
層層樓閣建在陡峭的石壁上,甘露寺因千古祥瑞而聞名。它接連著揚子江的水路,獨自倚靠在潤州城旁。云朵靠近仿佛銜著江水的顏色,高雕的飛檐背對著磬聲。僧人在寺中高處居住已久,靜靜地坐著看著世間的忙碌。
危壁:陡峭的石壁。
瑞:祥瑞。
揚子路:指揚子江的水路。
潤州城:今江蘇鎮江。
銜:含著。
磬聲:寺廟中敲擊磬發出的聲音。
營營:形容忙碌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甘露寺位于江蘇鎮江北固山上,歷史悠久。詩人游覽此寺,被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寧靜氛圍所觸動,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甘露寺的獨特風貌和寧靜氛圍,突出其遠離塵世的特點。其特點在于寫景生動,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展現了詩人對寺廟文化的感悟。
仙翁五十鬢猶青,高臥柴門晝亦扃。
茅舍已忘鐘鼎夢,蒲輪休過薜蘿亭。
陰森門巷先生柳,寂寞江天處士星。
晚歲田家農事了,閑抄寧戚相牛經。
奠幣儒宮已告虔,城樓遠想獨悠然。
陰陰古木回潭外,渺渺平蕪落照邊。
野色向人聊嫵媚,笻枝入手自輕便。
興來不暇尋思嬾,酒后狂歌定幾篇。
青山為誰高,影壓三百里。
竹深已迷橋,荷密半藏水。
區區名利人,坐瞑真可鄙。
慨想云屋中,恐是古君子。
仁政三年有始終,陽關聲徹去匆匆。
森嚴治已冰霜比,慈愛臨民父母同。
解印遠瞻京闕路,掛帆高飐楚天風。
不須更問昆山事,已有歌謠達帝聰。
嘉蔬靈卉兩紛紛,小摘山花自出群。
芽茁短根紅玉卷,葉敷疏節翠旟分。
細看藥譜鐫遺錄,終擬騷經補缺文。
堪笑饑鼯穿敗篋,寧知野彘力跑云。
旱氣爞爞似火炎,新來露亦不輕霑。
電光入夜空搖幟,雨響經時不到簷。
獄吏誰憐寃死婦,農家空掛刈禾鐮。
高天早副憂民意,云漢無煩嘆靡瞻。
妖賊本蒸民,忽爾為豬豚。
王師一日下,割剝恣啗吞。
食盡固其所,恐傷仁圣君。
招安俾復業,亦既不是人。
相親即噓濡,相忘即江湖。事理去取間,情分乃異區。
周侯瑚璉器,晚乃擲道途。異書窺蔡叟,潛論發王符。
夜諷恒至卯,朝飯或逾晡。置之轉徙流,奈此臭味殊。
置之翰墨場,勇往無於菟。雖乏三寸舌,自保千金軀。
山巔富蔬菜,渚牙長菰蒲。屈曲一徑寬,于焉寄其孥。
非藥亦非餌,問君何歡娛。所樂麋鹿游,緇白初不渝。
我于聞道新,嚙肺方噬膚。喜翁新經過,已辦煮瓠壺。
我有甑中塵,翁無竹里廚。相見期一笑,良勝醉叫呼。
水花正充容,小??隨輕鳧。
續經無復補嘉禾,老去忘懷及見多。
摘尾簿書寧問署,點頭章句僅成科。
求田下澤吾行且,招隱空山子謂何。
千萬買鄰真左計,一丘端約老相過。
中虛臥北窗,歲月驚兔脫。
側目一愁胡,已寒不須潑。
吾聞金鼎象,次第有本末。
千里尚疏封,五漿何用設。
它年激沱江,大捄相如渴。
丈夫屬有念,行行勿騷屑。
寒衣九月授他鄉,遂見征鴻序一行。
秋色未深先避雪,邊聲忽到又隨霜。
曾愁天路罹矰繳,只想中原食稻粱。
漢使不歸書不系,至今塞有客沾裳。
終年困塵土,一日同宴嬉。
詩價重車渠,酒色空琉璃。
月出散林莾,攬之有余輝。
山林信可樂,所樂無四時。
況渠善窈窕,與我昏為期。
會須挽凌波,同載月明歸。
少日長懷社稷憂,怪來饒舌漫多仇。
風塵冉冉百年老,霜雪蕭蕭兩鬢秋。
不辦癡床供一笑,方營隱谷賦三休。
添丁護得金鴉觜,佳處端能著我不。
有弟在一方,丹臆危涕橫。
念言還鄉夢,遙夜懷紫荊。
忽興攬衣坐,孤燈耿青熒。
雁奴信何功,捫心愧鴻冥。
棄置復棄置,終尋白鷗盟。
倥傯無因懷抱舒,橋邊紆路款幽居。
佛龕香火高峰頂,仙洞林坳小雨余。
拭目已觀春草句,澄心還味內葉書。
好風恰似知人意,吹散浮云現太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