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歸
風雨連朝作伴牢,只堪痛飲讀離騷。
誰知老境侵腰腳,早是多情惜鬢毛。
杖屨出門還有礙,簿書堆案敢辭勞。
年來俯仰終無補,尚欠歸田一著高。
風雨連朝作伴牢,只堪痛飲讀離騷。
誰知老境侵腰腳,早是多情惜鬢毛。
杖屨出門還有礙,簿書堆案敢辭勞。
年來俯仰終無補,尚欠歸田一著高。
連日風雨,像牢籠一般困住了我,這種時候只適合痛飲美酒、誦讀《離騷》。誰能料到年老之態已侵害到腰腳,我本就多情,更憐惜兩鬢的白發。拄著拐杖出門都有阻礙,公文堆滿桌案又怎敢推辭辛勞。這些年忙忙碌碌卻毫無補益,還是欠缺辭官歸田這高明的一步啊。
連朝:連日。
伴牢:像牢籠一樣困住。
《離騷》:戰國時期屈原的代表作。
老境:年老的狀態。
杖屨:拄著拐杖。
簿書:公文。
俯仰:指周旋、應付。
歸田:辭官回鄉。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年老之時,公務繁忙且身體欠佳。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諸多問題,詩人在官場周旋卻無法有所作為,內心煩悶,從而萌生歸田之意。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歸田之愿。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描寫自身處境和心境,展現出對現狀的不滿。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古代文人在官場困境中的普遍心態。
破屋除燈雪自明,案頭無用讀書檠。
老慵已慣跏趺坐,昏夢尤便松竹吟。
知有故人來問道,久無佳興與尋盟。
明年更有閩山興,但辦行纒莫計程。
楞伽室中絕皂白,去天何止三百尺。
只今更住最高峰,齋無木魚粥無鐘。
已將虎兕等螻蟻,更許蛙蚓同蛟龍。
聞道說禪通一線,為爾不識楞伽面。
一生強項我所知,氣壓霜皮四十圍。
世人未辨此真偽,敢向楞伽論是非。
諸公固是舊所適,鄭髯從之新有得。
欲將此意向楞伽,但道鵠烏同一色。
暮行楚丘北,適與寒雨值。
旅舍一尺泥,又乏芻秣費。
故人渺天涯,客子初夜至。
披衣附殘火,煮茗當晚饋。
昏昏傍晚枕,悄悄入清睡。
向來談笑聲,已若異世事。
但覺舌本間,尚有宿酒味。
鴻鵠乘秋風,意在網羅外。
強飯無多談,此語敢失墜。
十年流落各西東,再見初非舊阿蒙。
晉邑自思欒孺子,魯儒空望叔孫通。
宦情潦倒三荒徑,世味衰頹一禿翁。
石室度籌吾豈敢,且看鮮健勝龐公。
尊酒相逢十載前,綠發紅顏俱少年。
尊酒相逢十載后,皮黃肉皺俱白首。
叔如鴻鵠但高飛,姪似麕鼯更深走。
南來行李初一逢,長安舊第冰雪中。
閉門不識故人面,豪氣直欲輕元龍。
平生為道不為食,少小所期皆目撃。
何時相就過江南,同訪曾游舊泉石。
殘月曉未落,疏星點寒林。
嚴車城南路,先聞鐘磬音。
道人迎我入,共步重廊深。
瀹琖施凈供,冰味雜海沈。
蒲團近宿火,不受塵埃侵。
欲求半日息,簿領勤相尋。
東堂老禪師,枯木尚龍吟。
一轉庭前柏,諸方疑至今。
我生晚聞道,所向足崎嵚。
謬傳無字印,嘗恐力不任。
淮海罷行役,吾人多滯淫。
于焉一枕夢,可見平生心。
萬里重歸舊禿翁,笑談聊復與君同。
鷦鷯所愿一枝足,鼯鼠從來五技窮。
短發自梳渾欲白,殘爐因客尚能紅。
正須混跡師元亮,未忍低頭學敬通。
子窮非一時,所歷固長久。自從太平時,以至戎馬后。
今茲益窮甚,所至但縮手。遂令甑生塵,不止衿見肘。
未能脫身去,且作避地走。金盤貯火齊,熟視不一取。
溪船下濤江,亦未還南斗。固知松柏生,必不在培??。
見我嚴州城,世事嬾到口。念子抱奇才,有節空自守。
簞瓢在陋巷,世亦如此不。乘離勿重言,寒甚且飲酒。
新春今幾時,忽有簷外朵。
病眼久不明,念此歲月頗。
橋南數畝園,風雨與關鎖。
主人厭敲門,荊棘生道左。
還家續殘章,妙句仍帖妥。
雖無??錘工,亦有盤礴臝。
歸帆渺江湖,宿疾眩風火。
扶犁伴老農,此語當自我。
君看鄉閭鬬,則有閉戶可。
慎無學春蠶,作繭自纏裹。
相見各已老,壯懷如昔然。
蛟龍夜改穴,風雨暗移船。
把酒猶堪醉,逢人嬾問禪。
還家有余地,留我買山錢。
柳絮飛時與君別,南樓把酒看新月。
月似當年離別時,柳絮隨君何處飛。
落花寂寂長安路,陌上十人九人去。
準擬歸鴻寄得書,回頭已失秦州樹。
丈夫薄情多可念,爾獨何心守貧賤。
勸君以金屈卮,贈君以長短歌。
城南城北春草多,明月如此奈愁何。
朝辭陘山清,暮宿頼水綠。往來百里間,得此意已足。
吾人少如愿,夫子更絕俗。閉門觀易象,未用傷局促。
使我三日留,共此一室獨。皎如嶺頭月,凜若霜后竹。
欲為斯文壽,以作學者福。洛陽佳少年,撫事多慟哭。
此其于圣學,何異狗尾續。寧知草玄翁,萬事不掛目。
深湛而雅澹,亦不在反復。吾祖早聞道,晚與夫子熟。
相期千載外,未得一世伏。渫山竄鼯鼬,晚日度鴻鵠。
誰能從公游,歲月如轉燭。
濃陰蔽烈日,小院有余涼。
頓覺枕簟好,時聞荷芰香。
秋成今可必,衰疾未相妨。
徑欲閩中去,尋僧不裹糧。
人生行樂耳,此去復何之。
酒憶侯公圣,月如京兆眉。
未須夸敏捷,或恐勝肥癡。
不作別離見,卻憂兒輩知。
春色忽已晚,悠悠留此心。
深居有閑暇,令節廢追尋。
更老愁何在,長貧病亦侵。
一杯聊自勸,不為落花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