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春四首 其三
倚天照海倏成空,脆薄原知不耐風。
忍見化萍隨柳絮,倘因集蓼毖桃蟲。
到頭蝶夢誰真覺,刺耳鵑聲恐未終。
苦學挈皋事澆灌,綠陰涕尺種花翁。
倚天照海倏成空,脆薄原知不耐風。
忍見化萍隨柳絮,倘因集蓼毖桃蟲。
到頭蝶夢誰真覺,刺耳鵑聲恐未終。
苦學挈皋事澆灌,綠陰涕尺種花翁。
倚天照海的景象轉眼成空,本就知道它脆弱單薄經不住風。怎忍心看著它們化為浮萍隨柳絮飄走,或許是因經歷苦難而對小害蟲也謹慎起來。到頭來像莊周夢蝶一樣誰能真正覺醒,那刺耳的杜鵑啼鳴聲恐怕還不會停止。苦苦學習挈皋來從事澆灌之事,綠陰下種花老人涕淚滿襟。
倚天照海:形容宏大壯觀的景象。倏:忽然。
脆薄:脆弱單薄。
化萍:古人認為浮萍是由某些植物變化而成。集蓼:比喻經歷苦難。毖:謹慎。桃蟲:小鳥名。
蝶夢:出自莊周夢蝶的典故,比喻虛幻的夢境。
挈皋:一種汲水工具。
具體創作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中情感可推測,可能創作于詩人經歷了世事的起伏變化,看到一些曾經宏大或美好的事物走向衰敗,自身努力也可能面臨困境之時,內心充滿了感慨與無奈。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世事無常、美好易逝。其突出特點是意象豐富、情感深沉,運用典故增強表現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廣為人知的名篇,但體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較高的文學素養。
行行山益高,所見益以奇。煮茶南臺寺,更上千級梯。
道傍古時松,閱世心已灰。不與歲月競,況受霜雪威。
路回聞鐘聲,寶剎隠翠微。排空寫金碧,刓石著栱枅。
門前兜率橋,劫火昔所遺。神龍厭庳陋,一炬然枯萁。
譚笑舊觀還,殿柱百尺圍。老禪七十余,高與此山齊。
大屋貯龍象,空巖走金犀。齋盂細細參,至味無鹽醯。
頗聞三生藏,中有萬寶赍。佛牙舍利涌,貝葉旁行稀。
剖蚌慈相尊,破匣血縷飛。稽首所愿觀,為洗往昔非。
卻尋上山路,擬看浴日池。急雨忽留人,吾其具少須之。
登臨多好處,第一壓云亭。
水作高低白,山分遠近青。
人家半煙樹,客柁滿春汀。
賸欲留連晚,歸時更摘星。
素王西狩麟,筆削昌斯文。
茂陵一角獸,妙語聞終軍。
壯哉筆硯間,英姿欲拏云。
名參龜龍瑞,威掃狐兔群。
豈獨濡毫端,政爾清妖氛。
會當獻君王,玉殿春夜分。
輸寫胸中奇,恩波被無垠。
江北我歸去,湘西君卜居。
誰知對床語,勝讀十年書。
不飲清無寐,來朋樂有余。
明朝千里別,密處幾曾疎。
夜投寶覺寺,徑上玉淵亭。
峽束千崖水,天分一段星。
神光行熠燿,空翠矗青冥。
雄觀兼幽趣,悠然寄獨醒。
見說蒸霞谷,連山只種桃。
補成天五色,散作佛千毫。
月底群仙下,風前細仗高。
期君成美實,歸獻赤霜袍。
橫槊能賦詩,下馬具檄草。
忠義乃天賦,勛名要時早。
龍臥南陽客,鷹揚渭濱老。
當其尚棲遲,眾或輕潦倒。
風云會相遇,氛祲當獨掃。
鳳皇翔千仞,駑馬顧棧皂。
士為一飽謀,懸知不同道。
瀑水流紅葉,荒祠瑣翠微。
紫霄人不到,白鶴事全非。
苦筍今年少,黃冠竟日饑。
摩挲石龍柱,??立為歔欷。
吳甲組練明,吳鉤瑩青萍。戰士三百萬,猛將森列星。
揮戈卻白日,飲渴枯滄溟。如何天驕子,敢來干大刑。
嗚呼三十年,中原飽膻腥。陛下極涵容,宗祊甚威靈。
犬羊爾何知,梟獍心未寧。囊血規射天,蒼蠅混驚霆。
佛貍定送死,榆關不須扃。虜勢看破竹,我師真建瓴。
便當收咸陽,政爾空朔庭。明堂朝玉帛,劍佩鳴東丁。
八章車攻詩,十丈燕然銘。我學益荒落,尚可寫汗青。
石側疑無路,峰回別有天。
神泉通玉海,帝畫麗奎躔。
紫闥雖重到,青瑤卻未鐫。
直須香案吏,為寫白云篇。
南方生美果,具體橘包微。
韓彈有輕薄,楚萍知是非。
甘香奉華俎,咀嚼破明璣。
欲換齏鹽腹,盈匳忽我歸。
燕然山北大單于,漢家皇帝與璽書。
持書大夫腰金魚,飛龍借馬出國都。
胡沙九月草已枯,草上霜花如五銖。
白裘貂帽著不暖,莽莽黃塵車欵欵。
野廬邊月出隴來,風靜天遙鴈聲短。
聞到罽庭尤若寒,譯言揉耳不譏彈。
公于是時已觀禮,踏雪再拜辭可汗。
我于文字無一精,少學五言希李陵。
當時巨公特推許,便將格力追西京。
卞和無足定抱寶,乘驥走行天下老。
玉已累人馬不逢,皇皇何之饑欲倒。
還思二十居洛陽,公侯接跡論文章。
文章自此日怪奇,每出一篇爭誦之。
其鋒雖銳我敢犯,新語能如夏侯湛。
于今窮困人已衰,不見懸金規呂覽。
乃遭吾子求琢磋,珠璣獲斗奈我何。
自古江南風俗美,喜君高趣慕先賢。
藥無遠近寧論報,家有圖書不計錢。
已住秦淮借風月,遍尋吳國舊山川。
塵纓我系未能解,每一來過駐畫船。
吾家有嘉樹,紅蕊開朝霧。
笑杏少清香,鄙梅多俗趣。
江都別乘居,似見句溪圃。
坐中勿苦疑,結子看春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