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
帝業荒東北,茲山實效靈。
龍形蟠大野,云氣撼滄溟。
水瀉雙流白,天開萬古青。
何年駐鑾蹕,珥筆侍仙廷。
帝業荒東北,茲山實效靈。
龍形蟠大野,云氣撼滄溟。
水瀉雙流白,天開萬古青。
何年駐鑾蹕,珥筆侍仙廷。
帝王的基業在東北興起,這座長白山實在顯現神靈。山勢如巨龍盤臥原野,云氣翻涌震撼滄海。飛瀑奔瀉如雙練潔白,長天生就萬古青蒼。不知何時帝王能駐蹕于此,我愿持筆侍奉在這仙境朝堂。
帝業荒東北:帝業,帝王的基業;荒,本義為遠,此處引申為興起、起始。
效靈:顯現神靈的功效。
龍形蟠大野:龍形,形容長白山蜿蜒如巨龍;蟠,盤繞。
滄溟:指大海。
雙流:可能指長白山發源的兩條主要河流(如松花江、鴨綠江)。
駐鑾蹕(luán bì):帝王出行時停留暫住,鑾蹕指帝王車駕。
珥(ěr)筆:古代侍從將筆插于冠側,以備記事。
仙廷:指如仙境般的朝堂,此處形容長白山的神圣。
此詩當創作于清代,長白山被清王朝視為‘龍興之地’,具有神圣的政治與文化意義。詩人通過詠贊長白山的靈秀與壯景,既呼應了清廷對東北祖地的重視,也暗含對帝業根基穩固的頌揚。
全詩以‘帝業’發端,借長白山的山勢、云氣、流水等景,展現其靈奇與壯闊,將自然之美與政治寓意融合,是一首典型的清代詠頌‘龍興圣地’的詩作,兼具文學價值與歷史意義。
霸國山河在,秋風草樹疏。羈游今幾日,旅食定何如。夢想池塘句,愁消鴻雁書。細思治安策,勉力獻公車。
江晚微收潦,乘流久已歸。沈郎正多病,水帝有馀威。鴻雁幾時到,脊鸰相背飛。題書問行李,東望獨依依。
騕裊行來健,娉婷嫁后妍。
相知千載上,會意一樽前。
南徙天為路,東之海是川。
嗟余無大釣,曾信直鉤篇。
三十年來錢起名,登壇不用一軍驚。皂囊草出宮中誦,鐵筆書成海外行。慷慨阿兄真御史,飄零小弟舊狂生。憑君早贊興劉業,給札蘭臺賦「兩京」。
漢廷黨禍幾人馀,國覆君亡禁甫除。北寺已成元禮獄,西行誰上賈彪書!淮南幕啟借前箸,武水壁深開后車。二豎至今為國祟,埋輪不問欲何如!
吹笳放畜遍長洲,灑淚逢君泖上舟。戰鼓魂銷鶯脰月,義旗風卷鶴湖秋。袖藏滄海槍猶在,衣濺吳江血未收。每過烏臺添往恨,幾回掩面哭西州。
遍舟震澤去難攀,皂帽單襦自入關。客路行歌逢鬼笑,鄰檣辨語識生還。同來仗策推公瑾,獨賦傷心是子山!待詔半年徒寂寂,諫章時為破愁顏。
乘興登山去,芳林漸欲曛。
鳥歸千嶂樹,人下半溪云。
曲徑幽難覓,遙村近始分。
行將居此地,麋鹿共為群。
螳黠蟬癡亦愴神,幾曾世網罩天麟。
驚心萬事無長局,彈指千年似隔晨。
壯歲何功詩送日,名場未脫墨磨人。
他時好約游仙客,星滿寒氈禮玉真。
綠樹啼鴉春又歸,雨晴山徑濺香泥。楊花不似離情薄,猶趁東風逐馬蹄。
垂垂江雨作春波,江上行人晚唱歌。莫遣青燈照衣袂,酒痕不似淚痕多。
海畔孤城落日昏,水天無際欲銷魂。
云拖兩腳鯤身島,風送潮頭鹿耳門。
堪笑霸圖歸幻夢,獨留遺跡吊寒暄。
紆回磴路誰過問,止有萋萋細草痕。
畫省當年并馬游,可堪獨上木蘭舟。
天涯節序紛紅葉,海內交情幾白頭。
客夢猶懸燕地月,歸心已趁雁城秋。
欲知別后重相憶,夜夜天南百尺樓。
臧三耳自無三鼻,琴七弦容清七心。
龍講火經珠奪彩,蟬耽露味腹高吟。
靈貓濫配先農食,白象殊煩普眼尋。
邀月為歡憎影在,碧玻瓈盞滅鐙斟。
孤山良不孤,踵起得林社。
背山巢居閣,下有數枝冶。
來逢山氣曀,去及雨珠瀉。
放舟就楊莊,蘿翠已緣瓦。
主人今安往,往夢記杯斝。
重幃藏莫愁,小筑勝綠野。
豈知湖泖興,暗逐燈燭灺。
沿堤幾名園,水竹盡倩雅。
過墟但生嘆,佳藏亦虛假。
乃知閒身難,復念真賞寡。
嗟哉觚庵翁,殘吟殉茅把。
美人才調信縱橫,
我亦當筳拜盛名。
一笑勸君輸一著,
非將此骨媚公卿。
一寸云萬斛泉。
春林排障錦為屏,得得輪蹄渡淺汀。
野蝶穿花晴散粉,新鶯坐樹暗梳翎。
柳條風動搖官綠,岱色云開擁帝青。
擬上丹梯凌絕頂,眼空霄漢望滄溟。
人生飲天和,各抱無弦琴。
云何不自開,溺彼宮商音。
鄭衛劇淫哇,聽者返如林。
耳根一以蕩,萬劫迷真心。
安得佛之力,與世開群瘖。
神機運帝車,元氣如酌斟。
魚鳥得其性,云淵自飛沉。
不見南風歌,仁聲入人深。
金波玉葉海天陲,春思羈愁兩自知。
蠻嶂更無堅臥地,郵亭況是憶君時。
千聲動壑差蕃疾,萬影當門霧豹窺。
何似草堂雞犬靜,坐移花影步吟詩。